郑州和敬中图时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3
摘要:现代测量工作在具体展开中,要想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需要多测合一模式合理应用其中。由于多测合一模式在具体应用时,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要保证多测合一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同时要保证联合测绘市场的规范化管理。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多测合一在具体实施时的技术水平有所提升,为整个现在测量行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多测合一;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研究
引言
所谓“联合测绘”是指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阶段涉及规划、土地、房产、人防、消防等审批以及不动产登记的各项测绘中介服务,由一家具备相应测绘资质的中介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测绘中介服务机构”)提供。显然,“联合测绘”这种把多家需要测绘的任务合而为一进行测绘作业,与我们所称的“多测合一”是一个意思。
1多测合一的概念
多测合一主要指多个测绘工作全部都集中在一起,构建成一个综合性的联合测量项目,可以实现一次委托等目标。多测合一模式在具体展开中,能够针对传统重复测绘等一系列问题起到良好的处理效果,保证测绘单位在日常工作时的质量和效率有所提升。对整个测绘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为测绘领域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作为支持。多测合一模式的使用背景下,测绘工作具体开展中,自身的技术内涵相对比较良好,能够保证其自身工作计划实施效果的强化,避免测绘成果自身利用价值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干扰影响,
2国内先进城市改革现状
现在各地都在推行“多测合一”,将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竣工规划条件核实测量、用地符合验收测量、防空地下室建筑面积测量、绿地率及市政配套核实测量、消防测量及产权办理阶段的房产测绘、地籍测绘等七个测量项目,整合成为一个综合性联合测量项目。既可减少业主单位的委托次数,又能共用部分基础性测绘成果,达到简化办事手续,缩短测绘时间、节约测绘成本。竣工验收合格证明的出具需要一定时间,房屋测绘机构无法确定是否完成竣工验收,测绘单位无法掌控是否可以即时出具实测成果。据了解真正开展“多测合一”的建设项目不多,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各项测量的时间段客观存在先后顺序,强制一次测绘拉长建设项目的整体验收时间,导致项目成本增加。二是目前各测绘复核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仍然存在,有些城市国土、规划、市政等仍保留着各种测绘队伍,测绘业务市场化程度较低,增加了推行“多测合一“难度”。三是联合测绘对测绘单位、建设单位的协调统筹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多年的惯性操作使得相关单位产生抵触情绪。
3“多测合一”改革工作制度设计
3.1加大联合测绘改革力度
多测合一在具体实施中,要遵循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紧跟形势变化,对联合测绘的改革提出更多的意见,不断在实践中加大改革力度,这样才能实现测绘成果的高效利用。首先要在整个项目建设准备阶段,对土地的勘测定界以及规划定向放样等相关工作进行确定,将这些环节作为出发点,对整个联合测绘改革范围进行确定。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对策,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改革力度在实践中的不断强化,实现多测合一的具体实施质量方面的有效提升[3]。要对联合测量改革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加大日常的宣传力度,保证不同测绘单位对于多测合一整体认知水平的提高,保证多测合一作为改革工作在实践中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不断加大措施改革力度,保证应用效果的强化,实现联合测绘领域的稳定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要从竣工测量的核实以及土地复核验收测绘等各方面着手,为联合测绘改革工作的具体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作为支持,促使多测合一在整个实践中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3.2推行竣工验收阶段测绘成果审核告知承诺制
为进一步压缩审批事项,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参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告知承诺制,推行竣工验收阶段测绘成果审核告知承诺制。
将竣工验收测量成果审核按项目类型采用审核制和告知承诺制,审核制取消建设单位申请环节,调整为线下限时审核后推送给后续部门使用,告知承诺制项目则只需提供承诺,无需审核,转为后续抽查批后监管。目前教育、文化、体育、环卫、社会福利共5类财政投融资项目竣工测量成果审核试行告知承诺制。
3.3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测绘中介服务机构应当加强技术质量管理,强化技术质量意识,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对提交的“多测合一”成果报告负责。县级以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引导培育本行政区域现有测绘机构,通过自愿重组、引进人才或增加设备等方式,达到从事“多测合一”所需的测绘资质。各相关部门要按各自职能加强对测绘中介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技术业务能力的培训和指导。进一步转变监管理念,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统一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模式,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于实行告知承诺制的审批事项,审批部门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对承诺人履行承诺的情况进行检查,承诺人未履行承诺的,审批部门要依法撤销行政审批决定并追究承诺人的相应责任。
3.4规划指标审查核验
规划指标审查的管控,从早期的“松”到中期的“严”,再到现在的“自控”,不同时段的管控有不同的审查标准。早期规划指标审查主要是把控总平图上的相关指标,单体计算很少去复核,因此,不乏有单位计算漏算面积,严重的甚至导致设计单位漏算一层面积,或绿地率指标未计算就标注上限定比率;中期的“严”又把控的太细琐,要求以施工图进行细致计算,对规范标准的理解一般也是从严要求,虽然杜绝了一些“偷面积”情况,但使建筑创造性受到一定限制,房地产开发商往往为了面积利用最大化,宁可建筑造型呆板点。现在的“自控”则要求申报人自己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核算指标,规划管理部门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抽查复核部分工程项目指标,在工程竣工规划核实中按“多测合一”标准测量计算工程指标,对超出规划指标的工程企业进行严肃处罚处理。
3.5多测合一”成果质量评价公平公正
“多测合一”的成果是专业性很强的测绘产品,对产品质量的评价在机构信用评级中尤为重要,也是测绘中介服务机构技术力量的关键体现。这种专业产品的质量评价必须由专业的机构来完成,为了在制度上保障成果评价的公平公正,这种检测机构是交由市场化的第三方来做,还是政府牵头组建权威部门,目前仍是“多测合一”改革探索的方向。
结束语
“多测合一”改革是一项推进建设工程审批制度改革的大举措,其“一次委托、统一测绘、成果共享”确实是解决多头测量而造成的时限冗长及资源浪费等问题,为后续的联合竣工验收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多测合一”也是建设工程审批制度改革的难点及痛点,其涉及各部门测量业务的融合,测量内容的精简,对相关部门、建设单位、测绘单位的协调配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全国审批制度改革的试点城市和领跑城市,其对于“多测合一”改革探索也在路上,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熊思桥,曲冠晨,薛翻琴,赵占一.“多测合一”数据综合生产管理系统建设[J].北京测绘,2020,34(12):1694-1698.
[2]卢杰.“多测合一、联合测绘”之发展趋势[J].中国房地产,2020(25):60-61.
[3]郑伟,田家宽,栾永强,朱明水.“多测合一”背景下测绘企业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探讨[J].城市勘测,2020(04):178-181.
[4]凌晓春.多测合一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研究[J].北京测绘,2020,34(06):750-755.
[5]杨震澎.“多测合一”蓄势待发相关单位该如何应对[J].中国测绘,2019(11):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