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专业学校化学教学有效途径探讨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7期   作者:撒依拉·群泰
[导读] 一般来说,中等专业学校中的学生都是中考成绩较低,不能进入普通高中学习的学生,学生本身在学习方面的自信心相对较弱,同时在知识基础和学习态度等方面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撒依拉·群泰
        新疆阿勒泰地区师范学校   836500
        一般来说,中等专业学校中的学生都是中考成绩较低,不能进入普通高中学习的学生,学生本身在学习方面的自信心相对较弱,同时在知识基础和学习态度等方面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很多人入学之初也并不是抱着好好学习的态度来到中等专业学校的。基于此,就要求教师应付出更大的耐心,运用更具针对性的方式方法来教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念,端正学习态度。
一、丰富授课形式,创新授课手段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很多中等专业学校的化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多的就是黑板板书教学形式,往往一节课下来,黑板上写满枯燥的公式,让本就化学基础有限的学生“望而生畏”,再加上教师教学的内容死板枯燥,缺乏与学生间的良好互动,使得学生无法提起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影响教学效果。针对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展开更具针对性的教学。首先,教师要不断去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善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收集资料,让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多元。其次,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起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借助于演示文稿的形式让知识的呈现更加生动,具有吸引力。最后,也要注重提升学生使用化学器具的安全意识,例如可通过多媒体演示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改变传统的板书教学,在课堂上融入新媒体,在让课堂更加生动,更具吸引力的前提下切实改善教学效率。
(二)合理使用教具
        化学学科是需要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教师要善用教具,通过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的形式,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和趣味。例如,学习 “银镜反应”相关知识时,可借助于实验。准备硝酸银、氢氧化钠、稀氨水和乙醛这四种必备溶液,先在干净的试管中加入 2%浓度的硝酸银溶液1ml,然后加入 10%浓度的氢氧化钠水溶液 2ml,振荡试管,使溶液充分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物。再缓慢滴入 2%的稀氨水,直至最初产生的白色沉淀完全溶解后停止加稀氨水。最后滴入 3 ml乙醛,振荡试管使溶液融合后将试管放入热水中加热。然后便能够看到试管内壁被加热的地方附着一层光亮的金属银。利用这种实际操作的形式将想要传递给学生的知识展示出来,不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更为集中,充满兴趣,同时也更能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注重理论和现实生活的结合
        实际上,化学反应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水垢的形成,灯泡用久了会发黑,海水中为何出现“赤潮”,青虾煮熟之后会变色……很多日常随处可见的问题都能够通过化学知识进行解答。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学科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例如,教学金属材质辨课程时,可在课前收集好各种金属材质物品,在课上展示。还可在课上穿插教授一些生活技巧,如不慎打破水银体温计该如何处理、银器发暗后如何处理、干冰起雾等。在课堂上适当的加入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知识,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作用,提高化学学习兴趣。
(二)学生参与化学演示实验
        对于化学教学而言,教师的主要责任在于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学习,而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主体,对最终教学效果的优劣起着决定性作用。若学生能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有较为良好的掌握,则意味着教学效果较好;反之,则意味着教学效果不佳。通过让学生参与化学演示实验的形式,既能够提高化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改善学生动手操作水平,也能够锻炼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三、定期检验授课效果
        理论知识考核,即围绕化学中的基础概念和必须掌握的公式进行书面考试。例如,教师可采用课堂测验形式,在课上安排速记任务给予学生一定时间背诵后进行测试,帮助学生牢记当堂所学重点;还可通过考试形式,单独利用一堂课进行考试。其中考试也要注重知识的灵活性和与实践的结合性的考查,帮助学生加深知识印象,密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如单纯考查理论知识而不涉及实际操作的考查,则容易造成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因此,对实际操作的考查也十分有必要。例如,对“银镜反应”实验操作的考查,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添加溶液的顺序和剂量。常常会出现学生溶液添加顺序错误,或溶液剂量与要求不符等问题。甚至会出现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打翻实验器具的状况。考查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既是对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一种考查,同时也是对学生应对突发情况能力的一种体现。
        结语
        综上所述,中等专业学校想要有效开展化学教学,首先就要实施开放课堂,丰富授课形式,优化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善用多媒体技术和基础教具;其次对化学教师制定恰当的考核制度,定期检验授课效果,从而切实改善化学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取得更大的收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