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邦燕
重庆市酉阳第一中学校
摘要:创新能力作为感知能力、联想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的基础,推进思维发散,知识应用,是人类社会的宝贵本领。创新能力也是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不竭动力。为此高中化学教学中,一定要全面把握好化学学科的教学特征,本着为学生的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展开化学教学,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此,以下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策略分析
引言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出现明显的多层分化。部分学生认为化学学习非常有趣,化学现象变化,化学题目解答都有很强的挑战欲望;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不高,对于比较简单的内容有较强的理解兴趣,一旦学习遇到困难,学生就会退缩接触,对于教师出示的一些学习任务也不能认真完成;另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较强的被动心理,不能掌握化学实验有效方法,也不知道如何灵活变通。
一、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每一名学生在思维创新领域都具有无尽的潜力,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却因为兴趣问题而自甘封闭思维,不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因此,教师必须始终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理念,尽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活跃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营造充满情趣又富于竞赛规则的“渔猎场”,为其想象力的自由翱翔开辟广阔的空间,激发学生对化学现象的探索欲望。化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将充满趣味的化学实验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突破口,组织学生在实验室大量的实验以及生活化实验中,近距离感受化学现象所带来的独特魅力。比如说,在为学生讲解“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用途”等模块的内容时,教师既可以为学生现场展示奇妙的灯火实验,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为学生呈现二氧化碳一些神奇的用途,从而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在化学领域的发展进步埋下一颗创新的种子。
二、构建高中化学实验课堂的创新性模式
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是重要阵地。立足高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师要积极创新实验教学展开模式,为学生主动学习预留空间,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推动学生自主创新,有效尝试。在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正式开展之前,教师可以借助实验指导,让学生自主确定实验展开的方式和方法。另外,教师要为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在实验落实落实过程中提出自己的创新性策略。譬如可以更换其中一个实验用具,用另一种器材来代替。也可以换一个药品,或调整其中一个环节,让学生提出自己的一些创新性方案。如二氧化碳的检测,除了可以通入石灰水中,让学生们主动思考,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创新?另外,在实验课程组织模式方面,教师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创新。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预留一些小任务,除了让学生在实验室中完成一些实验探究之外,可以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器材来有效探究。鼓励学生课外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自主进行一些创新性小实验,更好地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要能够主动为学生创建相应的情景,让学生可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探究。以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为学生创造创新奠基。
三、改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突破学习思维定式
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对于传统的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需要转变,最重要的是学校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应该有支持的态度,为教师提供重要的条件,例如: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现有的教师探讨化学,邀请一些专家讲授公开课。在信息时代,教师应该不断促进教学创新和改革,比如:利用互联网以及多媒体等。倘若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完全照搬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样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枯燥乏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创新,将一些新元素融入教学中,以多样化的方法呈现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而且可以加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与原来的黑板板书完全不一样,在现代化社会,在教学中引进科技,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方法之一。例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设备,可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将手绘很难表达的信息都直观表达出来。此外,与原来的说教也不一样,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可以开展有趣的课内小活动,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比如:定期开展知识竞赛或者进行小组探讨等,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下了解新知识,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知识,将自身的能力全面展现出来。毋庸置疑,这样必定可以获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四、推动教学观念转变
在侧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坚决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如此才能真正推动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对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教师应注意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实质标准,提高自己的信息化素养,凭借多媒体技术手段以及微课视频等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推动教学方式的创新完善,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做好表率作用。其次,教师要注重加强化学学科教学中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的有机结合,尽可能多地利用学生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行动中,在多元的化学实验活动中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相对完善的基础知识体系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由于部分化学实验可能会涉及一些危险物品的应用,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教师必须发动自己的创新思维,以生活现象的分析和还原为切入点,使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为学生设置替代实验,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一,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再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引导学生面对不懂的问题,必须要大胆地提出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将个人的观点表达出来,不能完全听从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不能直接依赖教材,这些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都是非常不利的。并且教师应该尽可能为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教学气氛,学会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探索,站在理性的角度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如果学生有新的观点,教师必须要及时地肯定,如果学生对课本知识有疑问,教师也不能直接将其否定,应该利用验证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其实质,这样可以使学生有全方位的思维认识,不会陷入学习误区中。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学习和成长,从多个角度鼓励学生积极创新。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也要关注他们有效解答,为学生合作探究创造空间,让他们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交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实验创新意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各类问题,打造灵动活跃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赵玉琼.探究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策略[J].内蒙古教育,2020(17):87-88.
[2]张红亮.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策略[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12):42-43.
[3]高海新.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J].中华少年,2019(11):242.
[4]段菊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1):43.
[5]郭伶俐.浅谈高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20(4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