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中的细节问题与建议 靳宝佳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靳宝佳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对市政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对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
        身份证号码:21072719920224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对市政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对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施工单位要将提高道桥工程施工人员的管理水平、技术能力和质量控制等充分重视起来,推动完善市政道桥工程的施工技术与控制要点。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细节问题;建议
        1道路与桥梁施工概况
        道路与桥梁施工即道桥施工,是现阶段道路建设施工中最为常见的施工,道桥施工技术一般被应用在水利道路建设领域中的情况比较多,同时也是我国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发展进程中的重点项目之一。道路桥梁工程在施工时,因为主要是对整个道路桥梁进行施工,所以施工的工程量非常大,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给予重视,通过对道路与桥梁施工有效的管理,才可以更好地保证道路与桥梁施工的正常进行。相关的施工人员需要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对施工项目的管理,如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施工的所有环节和程序要按照相关的预定规范来进行。此外,在道路与桥梁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的科学有效的技术,控制施工要点,保证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这样才可以保证道桥施工完成后,整个工程项目可以投入使用。
        2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
        2.1道路桥梁结构性裂缝
        裂缝通常分为干缩裂缝、温差裂缝等。常见的结构性裂缝类型,裂缝宽度较小,裂缝的间隔距离并不大,而且每一组裂缝的分布较为均匀。如果竖直裂缝的宽度过大,则说明桥梁结构正截面承载力严重不足。另外,由于设计失误或者施工技术选择不当,也会产生结构性裂缝。
        2.2桩基不均匀沉降
        产生桩基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质条件或者施工设计图纸出现问题。另外在设计阶段,由于设计人员事先并未收集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象条件等信息,导致设计方案与桥梁实际情况出现冲突,进而造成桩基不均匀沉降。
        2.3钢筋锈蚀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本身存在大量的孔隙与气泡,这些气泡无法完全消除,当气泡与钢筋接触以后,钢筋会被空气和水侵蚀,出现锈蚀现象。由此可以看出,钢筋锈蚀的必要条件是钝化膜被破坏,即混凝土中的碳元素与氯离子覆盖在钢筋表面后,钢筋表面的碱性钝化膜遭到破坏,钢筋体积膨胀,钢筋表面将产生许多纵向裂缝。在这种情况之下,钢筋自身的承载力下降,当钢筋膨胀时产生的压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承载力极限,混凝土结构就会开裂,桥梁的安全性也将降低。
        2.4桥梁局部受损
        桥梁主要由桥台、桥身、桥墩、基础、支撑构件以及衔接构件组成,由于长时间受到外界荷载作用,桥梁的附属构件或者局部区域会出现变形、断裂等现象,这主要与施工材料的选择以及外界荷载存在直接关联。因此,施工单位应及时对桥梁的受损部位进行勘验,以确定补救处理措施,避免影响桥梁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3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要点
        3.1地基处理技术
        道桥施工中最重要的工程之一就是地基处理。对于桥头软土地基的施工,若出现深厚的软土层则施工过程中应采用桩基础加强地基的强度来增加阻力,避免因回填土的不稳定造成位移的现象。深厚软土层修建高填方路堤时回填材料的侧向位移也会对施工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通过加固基桩合并基础土来降低这种影响。以上两种方式的效果非常有效,在实际施工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3.2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中,首先要按标准要求设计混凝土配合比,从源头上杜绝混凝土质量问题;其次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合站的原材料质量,上料、搅拌时间、以及添加剂添加数量及标准的偏差。施工前必须编制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操作工人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循混凝土浇筑的工艺要求,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在模板的安装时,要保证模板结构稳定、密封严密不漏浆。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浇筑的高度(一般情况下应控制在1.5m左右)。混凝土施工完成之后,要做好养护工作,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3.3现浇箱梁支架施工技术
        箱梁现浇支架通常采用满堂式支架、钢管立柱式支架及组合式支架。满堂式支架的施工方法:地基处理完成后浇筑混凝土基础;拼装满堂式支架(拼装完成后进行验收)、搭设纵横分配梁、安装模板、进行预压,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箱梁施工。钢管立柱式支架:施工桩基础(包括地系梁)或扩大基础,安装立柱、桁架、分配梁系统,进行验收,安装模板系统、进行预压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箱梁施工。组合式支架是在同一支架系统中同时组合使用满堂式支架、钢管立柱式支架施工方法同上。
        3.4预应力施工技术
        预应力技术是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技术的简称,在道路桥梁施工设计中使用预应力技术能够有效减少箱梁自重、调节结构的强度,从而达到增强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结构跨度更大、结构更轻、承载能力更强,发挥了预应力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施工前,要根据设计图纸给出的设计参数,复核每一束钢绞线的伸长量。施工时严格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定位波纹管道并加固,避免管道弯折、扭曲或烧蚀出漏洞,在施工中严禁野蛮作业,加强对预应力钢筋施工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管,保持其线形圆滑顺直。张拉应力的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施工中施工人员要持证上岗,严格保证张拉应力,按张拉工艺对称张拉,张拉力和伸长值双控,减少应力损失。灌浆时严格把握好水泥浆的配合比,保证搅拌充分、水泥浆均匀、压浆饱满。
        3.5桥梁台后填筑技术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因为桥梁两端路堤的沉降致使路面、路基和地基压缩变形而造成桥梁两端出现沉降现象。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就需要在施工时基础压缩变形过程中不能出现较大的差异沉降,保证甲板和板具有相同的表面结构和厚度,最大可能的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桥梁的使用寿命。地基处理必须要达到设计要求,台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时,方可进行回填,台背填土的填料中不应含有机物、草皮、树根等杂物及生活垃圾等杂物。台背回填必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横坡满足设计要求,边坡坡面平顺稳定,不得亏坡现象,曲线边坡应圆顺。对进场的料石品种、规格、颜色验收时要严格把关,不符合要求时拒绝进场。砌筑时各砌层的石块应砂浆饱满、粘结牢固,底浆应铺满。砌筑上层砌块时,尽量避免振动下层砌块。
        结束语:综上所述,充分应用已经成熟的科技成果,改进传统项目管理方法,建立基于BIM应用的施工管理模式和协同工作机制,明确各施工分部的协同工作流程和成果提交内容,明确人员职责,制定管理制度。推广视频监控、工艺监测、安全预警、隐蔽工程数据采集等设施设备在施工管理中的集成应用,推行“智慧工地”。
        参考文献:
        [1]于倩.道路与桥梁施工建设管理的技术要点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1):90-91.
        [2]陈忠良,王方斌.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3):252-253.
        [3]杨超.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分析[J].交通世界,2019(27):30-31.
        [4]王云海.道路与桥梁施工建设管理的技术要点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9):118.
        [5]宋娜.探究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中国房地产业,2020(21):2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