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 李筱歆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李筱歆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纵深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也随之完善,其中市政道路桥梁作为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了便捷服务的同时,也为城市居民的安全出行提供了支持。
        南宁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市  530000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纵深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也随之完善,其中市政道路桥梁作为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了便捷服务的同时,也为城市居民的安全出行提供了支持。而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期间,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存在而导致工程建设中会出现一些常见病害,进而对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居民安全出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的大背景下,市政建设单位应立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现状,针对工程常见病害,注重施工处理技术的优化使用,才能保证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并从技术层面提出有效应对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工程; 常见病害; 施工处理技术;
        1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
        1.1钢筋腐蚀
        抗裂性与抗拉性构成了钢筋材料必须具备的重要安全性能,并且钢筋材料组成了道路桥梁基础结构中的关键支撑部分。道路桥梁钢筋出现锈蚀的重要根源就是钢筋受到雨水腐蚀、地下水侵蚀或者土壤环境侵蚀,导致钢筋材料固有的安全性能受到减损。此外,某些钢筋施工材料本身没有达到安全使用标准,市政施工单位对于不具备安全使用性能的钢筋结构材料进行了施工使用,从而埋下道路桥梁的本体结构性能安全隐患。
        1.2裂缝
        道路桥梁如果出现了结构裂缝,那么未经处理的道路桥梁裂缝就会逐渐延长,直至造成道路桥梁主体结构坍塌或者倾斜的不良后果。道路桥梁裂缝的关键形成根源就是市政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正确施工流程来进行操作,或者对于振捣浇筑混凝土材料的全过程没有进行准确的控制掌握。在此种情况下,存在裂缝安全隐患的道路桥梁基础结构部位就会威胁到行人与车辆安全,无法保证道路桥梁的最佳施工质量效益实现。
        1.3混凝土浇筑
        浇筑混凝土的关键施工要点应当体现在控制浇筑速度,对于混凝土材料必须要保证达到良好材料质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负责实施浇筑混凝土操作的市政施工人员没有做到合理控制浇筑施工速度,因此就会造成混凝土存在孔洞或者混凝土密度误差。由此可见,错误进行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操作将会直接影响到道路桥梁质量。
        1.4桥梁碱蚀
        碱蚀现象频繁存在于市政道路桥梁的大型工程中,桥梁基础结构部位如果出现了碱蚀现象,那么桥梁结构表面就会出现凹凸点,导致桥梁基础设施的坚固程度受到削弱。市政施工人员对于桥梁基础部位、道路桥梁表面以及桥梁支撑结构部位的碱蚀安全隐患应当能够及时进行处理,有效确保桥梁基础部位与结构的安全性。
        2道路桥梁常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
        2.1混凝土裂缝施工处理技术
        在对道路桥梁进行混凝土裂缝处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对裂缝位置进行精准定位,并对桥体进行全面检查,以保障裂缝处理的全面性。对于细小缝隙以水泥为主要材料进行填补,填补过程需要保障水泥填补的密实性。水泥并非唯一的缝隙填补材料,具体填补材料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对于缝隙较大或者较深的裂缝处理主要以灌浆技术为主,灌浆技术更加科学,其能够将混凝土裂缝充分填补,且能够保障桥梁外观的美观性,灌浆技术所需的成本较高,因此在进行施工处理的选择时,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施工处理。
        2.2钢筋锈蚀施工处理技术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时,施工方需要强化钢筋质量管理,以保障钢筋自身性能。同时工程验收部门需要对桥梁质量进行高水平检测,以保障钢筋施工处理保护技术的应用价值,减少钢筋锈蚀现象的出现。


        钢筋锈蚀一旦出现,需要立即进行施工处理。钢筋锈蚀会导致道路桥梁中的钢筋位置出现混凝土剥落等现象,在进行施工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将混凝土进行清理,在全部清理结束后重新对混凝土缺口进行填补,以保障钢筋锈蚀部位质量。同时在对钢筋锈蚀部位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可在钢筋外围重新安装性能较高的钢筋以提升钢筋结构性能,以此实现对钢筋锈蚀的施工加固处理。
        2.3铰缝施工处理技术
        铰缝是连接两块板梁的基础,属于桥梁工程中预制板梁间的后浇砼。铰缝病害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灌缝质量问题所导致的,但此工作的开展在桥面铺装前进行,在后期的病害处理中存在复杂性。锚喷施工技术作为铰缝施工的主要技术,可通过对锚喷技术的控制,减少后续病害的出现。
        对锚喷技术进行控制,能够强化铰缝灌缝质量,提升施工整体质量。受技术应用的影响,锚喷技术成本较高,因此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应用具有限制性。锚喷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对提升工程质量具有重要价值,为减少道路桥梁病害的出现,施工方可适当采用锚喷技术。
        2.4不均匀沉降处理技术
        不均匀沉降对道路桥梁的影响较大,对不均匀沉降的处理需要以预防为主。作为常见的道路桥梁病害,不均匀沉降会造成桥梁结构变化,影响桥梁安全与稳定性,对此技术人员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不断地完善,以保障施工技术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除却不可控自然因素的影响,不均匀沉降施工处理需要对导致沉降的因素进行查找,有针对性地对沉降病害进行处理。地基质量问题所导致的沉降现象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但导致地基质量问题的因素同样具有多样性,对此施工处理中技术人员要保障工作质量。同时相关部门要定期对桥梁进行检测与养护工作,在问题发生之前,对可能出现的沉降现象进行预防,以减少沉降所导致的桥梁封闭施工处理对道路运输产生的影响。
        2.5端头破损施工处理
        端头施工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受重视程度不足,因此端头施工技术性不强,基本施工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后期破损现象无法预估。在端头出现破损时,施工处理主要以破损修复与混凝土重新浇筑为主。在施工处理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处理质量进行重视,在破损修复时,根据桥梁承压与实际地理环境对修复材料进行选择,以保障端头的修复质量。从混凝土重新浇筑来讲,部分端头破损较为严重,需要在板梁上方重新进行施工,重新施工需要提升混凝土质量,并对桥面铺设材料性能进行优化,保障端头使用质量,提升道路桥梁的使用年限。最后,施工处理需要对端头施工位置进行外观打磨,尽量保障端头与桥梁主体的外观平整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建设对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和经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还能够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极大的便利。但是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期间若出现质量问题,将会威胁城市居民的安全出行,还会对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转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期间,必须正视常见病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针对具体的病害采取有效且科学的施工处理技术,并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管控,才能有效规避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病害问题,以建设优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为城市居民的安全出行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也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嵩.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9):153-154.
        [2]史启明.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讨[J].全面腐蚀控制,2020,34(08):58-59.
        [3]徐豪.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5):201-203.
        [4]侯武魁.探究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J].决策探索(中),2020(06):3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