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进
成都市新都区斑竹园街道卫生院 610506
头痛(headache)及时临床常非常多见的病症,同时也是生活中困扰大部分人的多发病正之一。在这一病症发生后,一般会在头颅上半部出现明显的疼痛感,疼痛部位包含眉弓、耳轮上缘以及枕外隆突连线以上等多个部位。而会导致头痛发生的因素很多,诸如神经痛、脑血管病症、颅内感染、颅外头面部疾病,甚至急性感染以及中毒等全身性疾病也会诱发头痛。而且头痛在青年、中年、老年群体中均可发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存在极大的威胁。那么头痛有哪些类型呢?在投融发生后又该采取何种措施治疗呢?这些知识你都了解吗?
1、头痛知识简介
结合头痛发生的病因不同,在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制定的“头痛疾患的国际分类(ICHD-II)”中,将头痛分成了以下三种:第一为原发性头痛,其主要包含偏头痛、丛集性头痛以及紧张型头痛等;第二为继发性头痛,主要包含由于头颈部外伤引发的头痛、颅内感染引发的头痛、精神性因素引发的头痛等;第三为其他类型头痛,即由于颅神经痛、原发性面痛、其它其他颜面部结构病变引发的头痛等。
在头痛发作时,不同患者的头痛程度、疼痛形式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而且疼痛持续时间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从疼痛形式来说,一般存在胀痛感、撕裂样痛感、闷痛感、电击样痛感、针刺痛感等;同时部分患者还会伴有紧箍感、血管搏动感等,并可能合并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反应。此外,在继发性头痛发生后,患者还可能会合并其他多种系统性病症及体征,例如感染性病症易出现发热症状;血管病变则多会引发失语、偏瘫等症状。
2、头痛的治疗
在头痛的治疗中,一般可从中西医两方面加以救治,具体如下:
从西医角度来说:
首先为保守治疗。这一疗法是颈源性头痛治疗的首选方案,一般可采用口服药物或物理疗法干预。在治疗药物选用中,一般可选用NSID对乙酰氨基酚进行止痛;选用卡马西平、普瑞巴林等药物进行抗惊厥治疗;选择阿米替林进行抗抑郁治疗;选择补钙、甲钴胺等药物进行预防等。此外,西比灵、尼莫地平、倍他乐克等也是头痛治疗中的常见药物。
其次为微创神经阻滞注射治疗。该疗法针对保守治疗无效(效果不理想)的情况是较好的治疗方案。
再次为硬膜外腔神经松解术+连续硬膜外腔注射治疗。这一疗法主要针对上述治疗干预无效的患者选用。而在这一疗法也无效的情况下,则可考虑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予以颈椎开放性手术治疗干预。
除了上述治疗措施外,在病症治疗中还需嘱咐患者适当补钙,并需尽量减少工作量,降低颈部运动强度,适当做颈椎操等,以缓解不适感,减轻疼痛。
从中医角度来说:一般以辨证施治为主,在治疗中需要全面把握患者的病程、疼痛部位、疼痛性质、发作时间、症状、诱因等因素予以对症治疗。具体辩证疗法及相关用药方案如下:
首先,辨六经。
其一为太阳经,主要表现为头痛连项背,同时有发热症状。治疗中可以葛防败毒散为主要组方,其包含如下药物:葛根20g;麻黄9g;桂枝、荆芥、防风、柴胡、羌活、前胡、桔梗、白芷、茯苓各为12g;独活、枳壳、川芎各为15g;甘草6g;取上述药材经水煎后服用即可。同时,为了用哟啊方便还可选择中成药荆防丸、玉屏丸口服治疗。
其二为少阳经,主要表现为疼痛部位分散在头部两侧,同时合并寒热、口苦、胁痛等症状。此时在治疗中需以和解少阳为主,方剂可选择柴胡汤,组方如下:柴胡、黄芩、香附、佛手、枳壳、郁金各为12g;半夏、菊花、白芷各为10g;葛根15g;生姜3g;人参、甘草、大枣各为6克;经水煎后服用。同时也可选择柴胡丸或头痛片进行口服治疗。
其三,阳明经,主要表现为疼痛部位在前额或眉心,同时合并胃热口渴之症。在治疗中需以清胃火为主,故可选择清胃汤治疗,组方如下:石膏、连翘各30g;知母、虎杖各15g;黄芩、菊花、丹皮、竹叶各12g;黄连、甘草各6g;生地、蒲公英各20g;以水煎后服用。同时可选用清胃丸或栀子丸口服治疗。
其四为太阴经,主要表现为头部疼痛(无特点部位),伴有食少、大便溏薄等症;此症治疗中需以温中补脾为主,故可选择健中汤治疗,组方如下:人参10g;白术、桂枝、苍术、厚朴、白芷、藳本各12g;黄芪20g;茯苓、扁豆、莲子各15g;干姜、甘草各6g,以水煎后服用。同时也可选择参茯丸、丹珍丸治疗。
其五为少阴经,主要表现为头部疼痛(无特点部位),同时伴有四肢逆冷之症,故在治疗中需以温经扶阳为主,药物选择可以细辛止痛汤为主,组方如下:附子、麻黄、干姜各10g;桂枝、白芷、蔓荆子、白术各12g;党参、丹参2、鸡血藤各20g;细辛、甘草各6g;水煎服。此外也可选择附桂丸、六经丸口服治疗。
其次,辨五官。
针对头痛伴耳鸣(耳疼)实证者需从少阳经治,予以柴胡汤加减治疗;虚证者则从肾治,予以补肾汤治疗。补肾汤组方如下:枸杞子、菊花、生地、山萸肉、茯苓、川断、寄生各15g;丹皮、泽泻、茺蔚子、补骨脂、覆盆子各12g;山药20g;鸡血藤30g;甘草6g;经水煎后服用。
针对头痛同时合并目赤多垢者,则一般为感风热外邪所致,因而在治疗中可选择桑菊饮。针对合并目赤、便秘等症者,则一般是由于肝火邪热上冲所致,可采取清肝泻火疗法,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组方如下:胆草、丹皮、竹叶、草决明、菊花各15g;黄芩、郁金、香附、黄柏、虎杖、泽泻、桑叶各12g;生地、连翘各30g;甘草6g,以水煎后服用。
针对头痛合并鼻塞、咽痛者则需以清散风寒为主进行治疗,可选择苍耳散进行治疗,组方如下: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桑叶、柴胡各12g;桔梗15g;葛根、连翘各为20g;苏叶10g;麻黄及甘草各6g;水煎服。
针对头痛同时合并牙齿痛者,在治疗中则需以清胃泻火为主,在治疗中可选择清胃止痛汤,组方如下:石膏、生地、连翘各30g;知母、牛膝各为15克;黄连10g;黄柏、黄芩、菊花、虎杖各为12g;地丁20g;甘草6g;以水煎服。
总体而言,在我们的生活中,头痛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病症,但在头痛发生后,仅考虑头痛医头是不对的。从中医角度来说,需结合疾病的起因、症状、疼痛程度及部位予以辩证施治;而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也需综合考虑引发头痛的实际病因,如高血压、贫血及神经衰弱等,进而予以对症干预,缓解疼痛,改善疼痛带来的不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