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勇
四川省富顺县东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43200
各类心脏疾病发病率近年来不断升高,而我国冠心病发病率更是持续突破新高。冠心病对于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患者群体中中老年人占比相对较大,其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因而其受冠心病影响更甚。冠心病临床症状相对较多,而心绞痛则是冠心病的典型临床症状。绝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在病发时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心绞痛症状,其疼痛部位主要是胸骨中部以及稍微偏向左上方的位置,当然心绞痛可引起比较广泛的放射性疼痛,其疼痛范围可能比较广一些,患者可放射至左上肢,一些患者则可表现为下颌部或类似于牙痛的症状。心绞痛治疗方面主要针对冠心病病情进行治疗,整体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中医治疗心脏病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心脏病患者,通过传统中医治疗手段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不少冠心病患者通过中药治疗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降低,这说明中医治疗方案能够在心绞痛治疗中展现较好的治疗效果。中医在各类疾病诊治工作中讲求辨证施治,本文将针对中医心绞痛辨证诊断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中医理论中没有心绞痛这一病名,心绞痛在中医理论中属于胸痹、真心痛范畴,改变在中医理论中属本虚标实证,虚症主要是指患者存在气血亏虚的情况,而标实则是指患者存在气血瘀滞、痰凝阻塞的问题。中医根据各心绞痛患者不同临床症状以及其他临床表现将冠心病分为不同辨证类型,而不同辩证类型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所采取的治疗原则也不尽相同,根据辨证类型对症用药,同时针对患者个体差异,采取加减用药的方式来进一步提升治疗针对性。根据当前临床工作实际情况来看,中药辨证施治心绞痛,临床疗效较好。下面我们将对冠心病辨证类型及其相关症候表现进行详细介绍。
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相对较多,各类患者症候表现不尽相同,目前主要从痰浊内阻、气滞血瘀以及阴阳两虚这几个角度来对心绞痛患者进行辨证分析。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心绞痛辨证分型共有7种。
首先是心血瘀阻型,此类患者从临床症状上来看,有明显的血脉淤堵特征,患者胸痛剧烈、频发,且疼痛位置相对比较固定,患者胸痛发作时胸闷症状比较明显,且该辩证类型的心绞痛患者其心痛症状与患者自身情志关系密切,患者很少在平息状态下发病,多因愤怒、焦躁等不利情志而诱发胸痛。舌诊可见患者舌质暗红、发紫,诊其脉发现患者脉象弦涩。
第二是痰浊内阻型,此类心绞痛患者胸痛症状同样剧烈,且在胸痛发作时患者气短胸闷症状尤甚,日常生活中患者自觉乏力、痰多、呼吸不畅,观患者身形可见患者虚胖,询问其饮食可知患者日常生活中食欲较差,平素时常有纳差、恶心等症状。患者主诉晨起肢体酸麻沉重,严重时不能长久活动。此类患者观其舌苔可见其舌苔厚而浊,诊其脉发现患者脉象发滑。
第三种是阴寒凝滞型心绞痛,此类患者除心绞痛常见的胸骨中部及左上方疼痛以外,患者病情与气温和日常接触物体的温度有较大关系,患者在天气寒冷时易发胸痛,而且气温较低时症状较严重,天气温暖时发病次数比较少。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长时间接触比较凉的物体会感到周身不适。另外,此类患者手脚冰凉,衣物被褥无法暖之。观察其舌苔可见其舌质淡红,诊其脉发现此类患者脉象沉细。
第四种是气滞血瘀型心绞痛,该辩证类型的心绞痛患者病情变化相对比较大,症状不稳定,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不固定,每次发作时疼痛剧烈程度也不同,但该型心绞痛患者其胸痛症状与劳动有关,患者运动量稍大或者做一些体力劳动很容易发病,患者本身疲乏感比较强,有心悸气短的问题。观察其舌苔发现其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诊其脉可发现患者脉细弱无力。
第五种是气阴同虚型心绞痛,此类患者病情相对比较严重,患者日常生活中即使没有胸痛症状也频发胸闷气短,而且患者疲乏感比较强,日常比较倦怠。患者在突然起身时会有比较明显的眩晕感受。夜间患者睡眠质量不佳,时长做梦,部分患者存在夜梦繁多、失眠的症状。另外,患者胸痛症状同样起伏比较大,病情稳定性差。患者舌苔发红,脉象细弱搏动乏力。
第六种是心肾阴虚型心绞痛,此类患者除比较典型的心绞痛症状以外还存在一些更贴近于肾虚的症状,比如耳鸣、乏力、腰膝酸软等。而且患者日常生活中时常感到心神不宁,容易出现焦虑、躁动的情况。此类患者观其舌苔可发现其舌苔薄而红,通过号脉可发现患者脉象发沉,脉象无力。
第七种是心肾阳虚型心绞痛,此类患者同样有比较明显的胸痛症状,除此之外,患者病情发作时波及范围比较广,往往存在胸背同时刺痛的症状。患者畏寒,遇冷发病率增加且症状加重。日常生活中患者有心悸、盗汗的症状,体虚之症比较明显,通过舌诊可发现患者舌质发白,舌下发紫,患者脉象沉细无力。
.png)
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多,需辨证治疗
明确了各个辨证分型的具体情况我们就可以结合每位患者的临床实际情况来进行辩证诊断,明确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基础,针对不同患者的辩证类型遵照相应的治疗原则可获良好治疗效果。希望广大读者朋友们阅读本文后能够加深对心绞痛辩证诊断的认识,重视冠心病或其他心脏疾病引起的心绞痛症状,如果日常生活中存在相应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