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交通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6期   作者:尹宏森
[导读]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交通业发展迅速,交通工程管理受到有关部门重视。

        尹宏森
        山东九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淄博市255000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交通业发展迅速,交通工程管理受到有关部门重视。在交通工程发展的过程中,项目管理的模式,也产生了诸多的变革,呈现出了集成化、科学化的发展特征。在本文的分析过程中,着重对交通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交通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交通工程的现场管理内容,不仅非常繁多,而且十分复杂。因此在实际管理中,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忽视质量管控、制度体系缺失等等,都将影响着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因此就要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详细深入的分析,然后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充分发挥现场管理的功能,实现合理高效应用。
        1问题的提出
        从目前的形势上看,不管道路运输还是水路运输,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公路、水运码头以及航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历程中,需要结合工程项目建设的需要,分析对应的进程效率与质量。在公路水运交通建设的过程中,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施工的质量。从目前的形势上看,在一些县域级的地区当中,公路水运交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经常遭到外界各类因素的干扰。如果不能及时进行问题的发现,那么就无法进一步保证交通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与安全,严重者甚至还会造成交通事故。鉴于此,如何在交通工程建设过程当中构建一套完整的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体系?其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哪些?如何保证整个交通工程安全稳定开展?就成为了目前形势下,需要探究的重点。
        2交通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和质量控制模式缺乏合理性
        现阶段我国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模式缺乏合理性和严谨性,施工管理专业水平不高,质量需要提高,风险管理意识薄弱,致使运输工程项目的施工速度、质量和进度被忽视,实际情况没有及时得到严格控制。同时,缺乏成本控制意识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大量的建材浪费、非计划性支出,影响整个工程的收益。
        2.2监管力度不足
        在监督管理工作中,政府和监理单位都应发挥好相应的作用。但在当前的交通工程监管工作中,政府在整个工程项目中很难发挥实质性的监管作用,这也导致在工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自行管理中很容易出现质量方面的监测欠缺问题;另外,在政府监管中,不同部门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在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也导致具体的监管工作很难完全落实,出现规划不合理的现象;当前受委派的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自身在进行监督检查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相关人员在施工现场的具体监管上,自检、复检、和专检过程都存在力度欠缺的现象,很难做到检验标准的严格要求,同时,监管技术方面不够先进和经费投入的欠缺,也制约着监管作用的有效发挥。
        2.3交通工程管理机构的不合理
        在我国现阶段的交通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中,由于没有较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构,使得在开展工程项目的过程中能够,基本上都是从另一些部门当中,进行工作人员的调配,并且在完成该项目之后,再将其机构进行解散,将原本调配来的工作人员回到自己的管理机构当中。这样的工作模式下,使得交通工程管理机构上,十分缺乏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同时,在工程项目进展到后期阶段的时候,其管理人员也会由于出现不同程度问题,因此严重制约了工程项目的进展,无法形成良好有效的管理工作。甚至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一些交通工程项目部门,会由于经济利益方面的牵连,使得需要对项目,进行规模以及进程的变化,以此这对于工程项目而言,缺乏了良好的管理效果。


        3交通工程项目管理优化措施
        3.1提高项目相关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
        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具有高风险的特点,风险因素广泛存在于混凝土施工环节中,例如:工程建设中经常出现地基坍塌、隧道塌方等事故问题。因此,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规避风险,保护经济免受损失,保护有关施工人员的生命和健康。有关部门应提高工程有关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完善安全责任制度,建立严格地执行标准,使所有与工程有关的工作人员在深层次的思想意识中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同时,有关部门还应积极开发和创新施工新技术、新设备。
        3.2优化和完善管理模式及管理体制建设
        在当前交通工程的管理工作中,想要高效的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就要对内部进行不断改革。在具体的改革工作中,首先应在管理体制方面加强改革力度,在这方面要重点进行组织架构的优化完善,要通过借鉴和科学研究,合理地进行架构设计,以确保每个管理机构都能发挥相应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权责和岗位职责划分;对管理部门相关机构进行日常事务内容和办事流程的优化完善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确保能让管理工作的实施更高效落实;在管理体制改革中,还要对原有的管理制度、相关管理办法、基本管理原则等进行优化完善,不仅可以方便管理工作的严格有效开展,也可促进交通领域更好地实现转型发展。
        其次,应在管理模式的优化完善上进行创新,以更好地提高管理工作的环境适应性,除了在我国传统的交通工程管理模式上进行优化完善外,还可推行新的管理模式。比如,精益生产管理与六西格玛管理,这两管理模式都是当前管理界认定的比较先进的模式,可以很好地实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减少风险,并能够做到提升生产效率,进而实现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具体的模式选择上要确保人性化、制度化和系统化的同时保持,还要明确个人和组织的具体工作任务,以更好地实现建设出业主和居民满意的工程。
        3.3完善交通工程管理机构设置
        对于负责交通工程项目的相关部门而言,在开展工程项目的过程中,还需要继续进行项目投资的提升,同时还需要进行人才的大力引进,以此能够对其交通工程项目的管理部门,进行良好的发展。在引入了专业人才之后,需要积极的对人才进行培训,以此能够明确出项目工程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的具体优化途径。这样在工作人员管理的过程中,可以依靠自身较高的管理水平,指导着工程项目的顺利进展。并且,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的引进一些先进的外国管理理念,使得能够在管理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针对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机构,以及一些组织机构进行合理的优化。在开展的管理工作当中,充分的发挥出相应的管理效果。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还需要积极的参与到交通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当中,进而可以在接下来的管理工作当中,对其代建机制,进行合理的优化,以此能够符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并且,在交通工程市场的代建机制建立过程中,一旦形成了良好的管理效果,就需要在全国的范围内,进行大面积的推广,进而能够有效的推动我国交通运输工程项目的高效率进展。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交通工程现场管理的内容、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希望为后续的现场管理,提供相应的参考与依据。那么在今后的现场管理中,就可以通过重视质量管理、健全制度体系等策略,来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为施工方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真正的造福于社会大众。
        参考文献
        [1]李明峰.交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人民交通,2020(05):60.
        [2]曾浪.轨道交通工程弱电系统专业化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J].建设监理,2019(10):29-31+58.
        [3]王海,王延年.PPP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项目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6):168-169.
        [4]杜进华,冯红艳,梁岩.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训练教学模式——以郑州大学交通工程专业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20(07).
        [5]王振华.我国交通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导刊.2019(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