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路生
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南市250300
身份证号码:37012319710208****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装配式建筑被广泛应用。装配式建筑工程,是我国当前建筑领域的前沿发展趋势,也是促进我国建筑市场健康化发展的核心内容。本文以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当前装饰式建筑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及笔者多年建筑工程领域的管理经验,为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科学管理,提供行之有效地管理策略和管理办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发展问题
引言
建筑行业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在建筑产业不断发展的今天,装配式建筑形式也不断增多。装配式建筑在国际发达国家应用十分广泛,但我国装配式建筑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近些年装配式建筑工程数量增多,其工程管理影响因素也不断增多,影响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益。整体来看,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在市场中取得了不错反响,新型工艺层出不穷,局部地区已经大面积推广装配式建筑。相对于钢混现场施工工艺,装配式建筑具有污染小、效率高、精度高等优势。为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效益,全面应对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有着重要作用。
1装配式建筑的概述分析
简单来讲,装配式建筑就是将房屋建筑的各个部分提前加工完成,而后利用运输车运载到施工现场,工人开动机器进行拼接处理。装配式建筑相较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无论是整体环保性、节能性还是安全性均有着相当显著的提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逐渐转变为制造产品,建造周期日渐缩短,在整个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联合建筑数据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建筑构件工作,包括建筑所需要利用的骨架、墙体、地板等,成批量地完成生产并将其运输到实际施工现场,施工现场的工作者只需要结合前期设计图纸进行拼接安装即可,有效地完成装配工作。在此过程中,由于几乎全程应用机械设备操作,因而施工准确度更高,施工效率也更高,建筑安全效果更为良好,这样便能够切实地降低人力资源的投入,此外建筑残留垃圾的数量也将会有效减少,施工速度将会因此而飞速增加,由于装配式建筑所具备的诸多优势,完全可以说装配式建筑的出现是对传统的建筑结构的颠覆。
2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有效管理的重要原因
2.1施工阶段的影响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中,相关施工企业需要对施工项目构建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施工预案,尤其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领域中,务必要建立行之有效地规划措施,同时针对施工场地中施工材料存放、施工配件的衔接以及施工方案等一系列内容,都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方案,强化工程项目的各项准备事项,同时保障工程可以按照既定的施工需求有序开展,确保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方案按部就班开展和推进。最后,在施工准备期间,对工程可以产生的风险性问题构建相应的解决预案和紧急助力预案,保障工程问题发生时,相关影响因素的有效控制。
2.2作业人员储备不足
对于装配式建筑而言,其相应的生产工艺与一般建筑工程存在十分典型的区别。对于一般建筑工程而言,其多采用专业知识匮乏人员进行作业,确保相应工程技能,而对于装配式建筑而言,其对施工人员专业技能要求较高,无法在较短时间内对从业人员实施集中培训以使其符合实际工程需求,就该问题而言,目前装配式建筑领域中,作业人员储配明显不足。
2.3材料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材料费用占据了整体预算的绝大部分,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获得更加优异的经济利润,会采用不同种类的材料,但有些材料自身的参数并不能满足工程的质量要求,并且在施工现场中,如果不借助各种现代化仪器进行检测,工作人员无法仔细辨别出材料的优劣,导致材料不合格情况下所生产出的构件很容易出现质量不均衡的问题,随着结构物的持续使用,建筑物出现开裂等严重问题,对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产生不良影响。
3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有效管理的具体实施策略
3.1完善装配式建筑不同施工阶段的注意细则
装配式建筑工程,需要在不同施工阶段,开展不同的施工准备预案,特别是在施工准备阶段,需要针对装配式部件的设计、组装、运输、存放等一系列环节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设计,另外针对不同工种的施工作业人员,需要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技能培训,让施工人员详细了解相应的施工方案以及施工方式,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可以按照既定的施工作业预案开展相关施工内容,保障施工效率的同时,提升安装作业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另外,在装配式构件到达施工现场后,相应的存放需求以及存放管理事项,也要按照不同的施工材料进行有效存放,不少施工企业对于装配式构件,认识程度不足,进而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差异化的施工问题,特别是施工材料存放不当,导致施工作业时忙中出错,引发施工质量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增加施工成本的同时,还可能会受到相关管理部门的惩罚和警告。
3.2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深度应用
建筑行业可以说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之一,拥有大量数据和信息,时至今日,建筑行业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融合仍旧不够密切具体,许多来自建筑行业当中的信息数据仍旧没有被充分地利用起来。BIM技术可以说是建筑行业当中的崭新信息化技术方案,其所依据的是装配式建筑的生命周期,借助于对各种数据内容的总结分类探析,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化模型,最终将其贯穿落实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当中。装配式建筑的全寿命主要包含前期设计、中期生产、运输和安装以及后期维护管理等,这就要求相关单位能够借助物联网的优势,对各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作出科学合理的调配处理,保证满足库存清零和施工及时化的要求。
3.3加强人员培训
人员是建筑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装配式建筑使用先进的技术,但是仍然离不开指挥人员和施工人员。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装配式建筑的了解,增加专业知识,以减少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并提高项目质量。施工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和教育,以增强专业知识,提高管理技能,及时发现施工现场的问题,并加以解决。通过定期培训工人,提高施工水平,以提高项目质量并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数量。
3.4加大构件生产质量管理力度
严格控制预制构件生产环节的管理,避免构件生产流程、操作失误,如构件尺寸、密度、重量等都要严格检测,确保和工程装配标准契合,对于不合格构件严禁进入施工场地。加大PC构件安装环节管理力度,装配式建筑技术核心在于装配,预制墙体、门窗、楼梯等都离不开拼装作业。PC构件在车间中生产完成后,要加强装车、运输、卸车管理,避免出现质量问题。拼接中,管理人员要按照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规定提前设定安全网、护栏,并对这些防护措施展开严格的安全检查,确保在装配中不会产生安全问题。管理人员还要对施工现场危险源进行排查,防止安全隐患演变为安全事故,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行之有效的工程管理措施。
结语
装配式建筑是基于生态概念的现代建筑形式,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缺陷。因此,必须合理化控制整个过程,以从源头上确保建筑的质量,并严格按照一定的原则施工,进行良好的管理和控制,为整个建筑业的健康和长期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吴晓涛.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2):181-182.
[2]张哲,王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9):40-41.
[3]邢建,刘少博.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