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环境的结合,贯彻守护绿水青山理念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   夏宇翔
[导读] 近年来市政设计工作“繁琐程度”相较于以前来自各方面的要求确实越来越高,在设计与环境的结合,贯彻守护绿水青山理念方面,设计人本身需多方位全面思考。
        夏宇翔
        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分公司  重庆 401120
        引言:10年前的设计工作优先注重道路实用性,往往忽略了与环境的结合,设计人主要考虑道路桥梁本身市政设施设计,不过多考虑是否还建施工破坏的绿化景观、步道等,道路设施也往往忽略美观性。近年来市政设计工作“繁琐程度”相较于以前来自各方面的要求确实越来越高,在设计与环境的结合,贯彻守护绿水青山理念方面,设计人本身需多方位全面思考。
        一、结合项目需求,使道路桥梁本身融入更多景观元素
        市政桥梁设计往往不做桥梁涂装、景观栏杆设计,栏杆形式选用通用大样图,故市民所见路桥千篇一律,欠缺特色。
        在进行鱼复园区双溪公租房东侧道路设计时,结合周边公园,对项目桥梁进行景观喷漆、添加景观照明灯及景观栏杆等设计,光是人行道栏杆都进行了方案比选,最终使业主满意。本项目桥梁栏杆景观就多次受到园区领导关注,使得整条路能成为园区景观示范项目。

双溪公租房东侧道路栏杆方案
        二、除项目本身外,更多思考本项目与周边环境的结合
        市政设计往往忽略如何恢复因项目施工破坏的周边绿化景观、步道等,导致道路与周边结合较差,让人诟病。
        在接到九龙坡区华岩片区福园路连通工程方案研究工作后,设计项目组多次踏勘现场,了解到道路平面与现状跳蹬河景观步道存在重叠,现状景观步道作为九龙坡区示范项目,新建福园路需与之有效衔接,并满足景观要求,设计人在本身福园路本身设计之外,对步道合理改线、对未来道路与跳蹬河及周边景观进行了统筹考虑。

福园路与跳蹬河步道有效衔接
        三、尊重原有地形特质,减少项目填挖
        在兴塘立交(江南隧道与六纵线相交立交节点)方案规划研究工作中,通过分析地形与周边地块,节点东侧为开发用地,东侧放坡均为临时边坡,故立交方案填挖对比主要集中于西侧绿化用地。分析得出蝶形立交已经能满足交通需求,但为了避免对西南象限山体开挖较大,舍弃该象限设置环线匝道的设计,采用了结构物更多的半涡轮形立交,既能更好维持原状山体,又能减少项目总投资。

兴塘立交蝶形立交推荐方案
        四、贯彻守护绿水青山理念
        在两江协同创新区交通规划方案选线工作中,分层分级、独立成网、依山就势、顺势而为,打造高效低冲击的生态路网体系。
        一是分层分级、独立成网方面:构建外围“井”字型过境通道、减少穿越型交通、实现宁静化园区,园区内构建“3横3纵”的次干路系统,总长17公里,联系园区内外,保障高效疏散,构建“1环4横4纵多联络”的支路、公园路系统,总长28公里,实现短距离交通的 “门到门”式服务;
        二是依山就势、顺势而为方面:内部次支路布线、提倡顺应地形、蜿蜒曲折,减少土方填挖,保护自然地貌,总体路网密度达到10.4公里/平方公里。
        结语:市政设计工作将突破仅考虑满足本身市政设施功能的基本要求,需更加注重道路沿线周边环境,充分尊重原有地形特质、突出生态特色,满足景观述求,呼应各种因素和契合项目区人群的使用需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