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亚帅
天津泰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在信息时代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已然成为国民生活中极为重要的存在,不仅能够满足国民的生活需求,同时还能够对我国社会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正因如此,本文就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此来确保我国国民的生活质量能够因此得到较为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工程;问题对策
前言
信息技术是人类文明新时代下的产物,被广泛应用在行业发展之中,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极高的促进作用。而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的立国之本,发展基石自然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通过这一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缩短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提升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支出,以此来确保建筑施工质量能够因此得到有效提升。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建筑行业在通过信息化及时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对其进行处理与解决。
1.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作用
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会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工程质量发生变化,而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能够有效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而将信息化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从内容上讲,建筑工程管理一般会分为四大环节,也就是勘察环节、设计环节、施工过程以及验收工作,这四大工作本身需要相应的连接措施才能够顺利运行[1]。而在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资料以及图纸都是以纸质为基础,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一定程度的问题,整个资料整理与分类工作不仅在工作量上相对较大,在想要进行资料使用的过程中还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寻找,从而导致整个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所能够起到的效果无法满足相关需求。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将原本纸质的资料与文件与运行中心相结合,这种电子版的文件既能够有效提升安全管理的强度,同时还能够对建筑工程进行全动态化管理,降低管理中所面临的风险问题,以此来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够因此得到较为有效的保障与提升。
2.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人员综合水平不足
就目前来看,部分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水平不足的情况,很多管理人员缺乏对信息管理的重视程度,并且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导致自身所具备的信息技术水平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在进行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一旦发生问题便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只会推卸责任,从而导致整个建筑工程管理所起到的作用相对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我国信息技术工程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限制作用。而导致这一情况发生的原因除了缺乏重视程度外还有就是施工单位并没有对员工进行先进技术的培养,以至于即便有较为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应用,这才导致企业经济效益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2]。
2.2信息管理系统不够完善
信息管理系统不够完善是当前施工单位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问题,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作业中为了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提升成本利益,选择使用较为落后的信息管理系统,这种系统在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大面积计算误差情况,甚至还会自行吞并部分重要文件,对施工单位造成难以预计的损失[3]。此外,还有部分施工单位并没有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便盲目进行系统的选择,以至于所使用的信息系统并不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从而导致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与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正因如此,施工单位在进行信息管理系统的引进与应用过程中需要先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确认其能够满足自身管理需求后才能够使用,以此来确保自身的经济效益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2.3缺乏认知
建筑项目管理工作对于信息化技术有着极高的依赖性,而信息化技术也贯彻在整个建筑项目管理之中,并且起到较为有效的作用。正是因为其本身所具备极高的综合性,以至于施工单位在对其进行管理方面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归纳,从而来确保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能够得到较为有效的保障。但是,当前我国部分建筑企业在进行日常施工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认识程度不足的情况,企业自上而下都没有对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之间的关系有所了解。单一地认为信息化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的某一环节,需要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操作,这种想法本身是错误的,长期以往,施工人员对于信息化建设越不加重视,这一技术本身所能够起到的作用也会随之变化,以至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无法得到较为有效的保障与提升。
3.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处理措施
3.1培养高素质人才
无论对任何企业来说,人才都是尤为重要的,而在新时代发展下,具有信息化技术的人才无疑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市场。对于施工单位而言,想要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就要加强对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在这一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和一些专科院校进行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技术实践的场地,从而对人才进行发现与引进。在内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对人才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行较为有效的培养与提升,将教学时间由一个月一次调整为一周一次,并定期对人员进行能力上的考核,员工能够凭借着自身的学习成果与能力获得相应的奖励,以此来提升员工对于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在施工作业时也能够进行规范化管理,从而确保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能够因此得到较为有效的保障与提升。
3.2加强软件开发力度
对于施工单位而言,不同规模的企业所要使用的信息工程软件是不一样的,没有人能够明确所使用的软件能够满足施工单位的发展需要,而在这一背景下,施工单位可以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专属于企业自身的管理软件进行开发与设计,这种软件相比于市场中其他的先进系统,或许在功能方面有所欠缺,但是在企业工程契合度上面要远高于其他软件。在进行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先明确建筑工程管理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应的功能开发,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与企业的规模发展,再对软件的功能进行优化与调整,这样能够确保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作业中通过自主研发的软件能够有效提升管理效率与质量,从根本上降低工程风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3.3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
与其他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建筑行业的管理水平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因而为了避免这一情况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对信息化管理体制进行完善,提升员工对于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以此来确保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落实在整个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之中。信息化技术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施工单位可以结合当前发展需要进行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不影响数据分享的前提下正常开展建筑工程信息化工作,以此来确保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能够因此得到较为有效的保障。
结论
综上所述,信息化技术对于建筑工程管理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新时代的机遇,也是一种风险极大的挑战,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施工单位想要有效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技术方面的优化与创新,提升对高端人才与专业人员的培养,完善当前存在问题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以此来确保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能够得到较为有效的保障与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彬祥. 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 房地产导刊, 2015, 000(027):392.
[2] 李伟. 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建筑与装饰, 2019, 000(006):71-71.
[3] 曾潇. 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 中外企业家, 2019, No.651(25):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