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丽芳
桂林市绿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 桂林 541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和国家的焦点问题,水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严峻性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相关部门的重视。随着中国的轻工业、重工业技术的发展,在工业生产中经常会排放工业废水,加快中国的水环境污染,为水环境治理增加难度,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用水情况以及身心健康。为改善中国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改善中国的水生态环境,在水环境保护工作中,利用相关检测技术以及治理技术,通过对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深入研究,可以有效地发现对水环境的不良因素。相关部门要根据检测报告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制定可行的改正措施,预防水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已经产生水环境治理问题的扩大,保障居民群众拥有良好的水环境生活状态。本文将阐述我国水资源的现状,简要列举影响水资源环境的因素,并且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给出水环境保护的措施。
关键词: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保护措施
水资源是人类以及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水资源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在我国,人们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与生活区是否有充足的淡水资源息息相关,结合2012年发布的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发展的报告,我们得知,水资源已经涉及到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自从我国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增快,无论是世界化进程还是工业化进程都大幅的提高,这种经济大幅发展的同时我国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国民素质参差不齐,各个部门把控不严,导致水资源过度浪费,这都成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因此,水资源的供需也成为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国家和相关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制定出可行、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办法,并针对水资源污染与浪费现象做出整改措施。
1.我国水资源现状
随着我国的轻工业、重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企业、工厂的建立,大量工业废水的不断排放,在河流中排放了大量的污染废水的同时也向大气排放污染气体,不仅影响了人民群众的饮水健康问题,而且还对土体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水环境破坏给人们带来直观的感受,过去人们可以直接饮用井水生活,现在净水装置已经成为居民生活的必备设备。
综合我国水资源的现存状况,我国的直管部门需要查清水环境污染的源头问题,针对源头制定科学、可行的方案进行水资源污染治理[1]。广义上来讲,水资源的破坏主要是由于水体流水的原因造成的,狭义上来讲,水资源的破坏包含着人为因素的浪费、人员监督不到位等原因造成。因此,在进行水环境治理的时候,需要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根据水资源的现存情况制定治理方案。
2.影响水资源发展的因素
2.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两个影响因素,一方面是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受水土流失的影响造成的。经过研究表明,气候的变化对水环境的影响所占比例不是很大,其主要是由于大气循环造成气候变化,紫外线的强烈照射使地表的温度不断增加,导致水环境蒸发速度加快,使河流地表水也随之减少[2]。水土流失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大,例如沙漠地区,其原因就是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的沙漠化,对比绿植环境较大的地区,土体流失不严重,其水资源也不会造成过多的流失。
2.2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人类各种活动造成的水资源的浪费,除了浪费还包括对水资源的破坏。社会发展的进程加快,生产活动用水量增大,工业生产所排放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包括废气和废水,这些废气和废水中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会对水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废水的排放量也超过水资源的自身净化能力,造成水资源的恶性循环。
由于水资源的匮乏,开采地下水供人们生活,这种做法会导致水资源的不平衡,造成地下水位的下降,影响着水资源的正常供给,更为严重时,引发地表沉降,也会影响水资源的质量,除此之外,地球的物理因素,如地壳运动也会造成水资源的影响,但由于这些因素造成的影响较小,因此我们可以不必计较。
2.3技术因素
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污水废水的排放量不断提升,加之中国对污水处理技术有限,企业生产产生的工业废水没有经过处理或者处理之后没有达到排放标准就进行排放,导致我国的水资源环境不断被破坏。因此,采用科学的污水处理技术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水资源的重要措施[3]。
3.水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3.1加强污水处理及循环利用技术
随着国家政策的改革,对水资源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水污染防治的主题依然是水资源的环境保护问题以及水资源配置的优化问题,在这两个环节中,要保证水资源问题处理的效果和效率,保证污染水源的处置以及污染水源的排放要求。在保护水资源的措施中,要重视对已经污染的水资源进行二次利用,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对水资源进行分析,并做好数据监测与剖析,根据已经收集的水资源参数,确定水资源处置的有效方式。针对生活废水的排放,要呼吁人民群众节约用水,进行废水的二次利用,尽量做到重复利用,杜绝浪费。
3.2优化水资源的配置使用
要优化水资源的配置问题,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配合,首先应该对受污染区域的水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掌握受污染区域的水资源具体情况,为完善水资源的后期配置工作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水资源分析技术对水资源划分保护区域,以此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为因素对水资源的破坏,并且在必要时,运用法律制度对水资源实现有效的管理,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除此之外,有关部门还应该加强管控水资源的开采力度,尽量加强水资源的再次利用力度,减少对地下的开采[4]。
3.3加强部门监督管理的力度
建立健全污水处理机制是现阶段我国治理生态环境刻不容缓的任务,因此,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加大人力物力健全污水处理机制,加大对污水处理管理机制的资金计划,引进专业人才提供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合理的处理在完善污水处理机制工程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针对难题进行描述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制定相应的措施[5]。除此之外,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大力宣传水资源的保护管理办法,引起居民群众对水资源保护的高度重视,提升人民群众对污水处理的意识,从源头上制止不达标的工业废水乱排乱放,鼓励市民群众参与到污水处理这一举措中,呼吁市民从自身做起减少生活废水的排放,节约用水,鼓励市民为废水处理提出意见和建议,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对违法排放废水工厂进行严厉打击,对有效措施提出人进行奖励。
4.结束语
随着改革开放稳定发展,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要辩证的看待问题,既要看到经济进步的良好发展趋势,也要看到经济发展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水资源的污染与水环境质量恶化的问题。积极推进水资源的健康发展是建设经济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要求,但是,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并不是依靠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完成,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高效配合,需要人民群众有较高的水资源保护意识,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监督管理部门,更需要人们和企业担负起保护生态环境与水资源环境的责任与担当,共同为水资源的健康持续与人类共同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贾钰蓉. 关于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探讨[J]. 农村实用技术,2020(2):183-184.
[2]裴忠萍. 关于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分析[J]. 区域治理,2020(11):137.
[3]唐剑津. 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措施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20(4):130-131.
[4]陈林. 生态修复技术在水环境保护中的治理应用[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7):53.
[5]梁花. 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措施探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8):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