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龙
广州市第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让信息技术融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部分建筑企业也逐渐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它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促进企业稳健发展的重要技术,将信息技术融入建筑施工管理中已经确有必要。本文从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管理;信息技术;应用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施工管理的作用是为帮助建筑企业的建筑项目达到相关验收标准和实施标准,对推动建筑工程的建筑进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相较于传统的施工管理来说,在施工管理中融入信息技术,能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完全避免了人为管理时所存在的弊端,帮助管理人员实时获取施工信息,当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能快速准确的找到问题所在,帮助管理人员解决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信息化的建筑施工管理能推动建筑项目顺利进行,保障建筑质量,促进建筑企业的稳健发展。
1、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存在意义
1.1保障建筑施工质量
在日新月异的建筑领域中,建筑项目的质量是直接影响建筑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据调查显示,我国现阶段部分建筑工程的质量并不符合相关标准,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究其原因是,施工单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监管建筑施工,对建筑施工的管理存在问题,常见于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不负责任的态度,不过更多的是建筑施工的管理模式过于落后。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建筑企业解决这个问题,将信息技术融入建筑施工管理中,能让建筑施工管理更加透明化、程序化以及智能化,能帮助建筑企业及时准确的找到建筑施工中的问题,彻底消除影响建筑质量的隐患,并优化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达到降低建筑成本的目的。
1.2减少建筑施工资源的浪费
从根本上来说,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效益,而获取效益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减少建筑成本。建筑施工资源作为建筑企业的建筑成本,其是否被合理利用,直接关系着建筑企业能否最大化的节约成本,获得经济效益。而信息技术的出现就能实现这个目标。在建筑施工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对建筑施工资源有效管控,比如:能清楚的知道建筑施工中每个环节的实际建筑资源用料,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规划,与人工分配资源相比,分配更为准确,能降低建筑企业的支出。
1.3快速查找建筑施工隐患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施工的安全是建筑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特别是一些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物。传统的建筑施工管理方式是人工监管,这种方式会受各个因素的影响,导致在进行安全检查时,出现风险因素被遗漏的情况,从而引发安全事故。信息化的建筑施工管理则不同,它所获取的数据无论是在准确度上,还是在获取速度上,都高于人工监管,能从根本上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保障。比如,在进行隐蔽性的建筑区域施工时,人工并不能全面的监控施工进展,这时监管人员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化模型的方式,来向施工人员展示建筑空间,并详细讲解建筑施工的要点,防止隐蔽区域被施工人员遗漏,督促施工人员做好隐蔽建筑区域的施工。
2、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从根本上来说,信息化技术的作用主要是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和数据实时接收。所以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建筑施工的管理中,可以帮助监管人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整改。但事实上,受各个因素的影响,部分建筑企业的建筑施工管理并没有实际运用到信息技术,下文中将对在建筑施工管理中融合信息技术做出阐述。
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隐蔽性的建筑区域,这些区域并不方便实施监管,很容易被施工人员所遗漏。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建立立体直观的建筑施工模型。这个模型能动态的展示建筑工程的完整结构,在一定程度程度上,可以帮助监管人员快速找到建筑施工中缺陷的地方,从而达到节约监理资源的效果。
比如,在建筑领域中,建筑企业可以用BIM立体建筑模型,来展示建筑中的实际场景。BIM立体建筑模型能够动态的展示建筑工程的全部结构,包括一些隐蔽性的区域,能提高施工人员对建筑工程进度的整体把控能力。并且三维模型还能帮助施工人员及时纠正在建筑施工中不易发现的问题,弥补了传统人工监管模式的弊端。
3、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3.1加强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
建筑行业日新月异,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下,生存并发展下去,首先必须抛弃传统的观念,抓住新时代下发展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建筑施工管理中。其次,建筑企业应定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员工积极参与,培养员工的信息化意识,同时,还应鼓励员工学习先进的信息化知识的,对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促成员工的学习习惯,提高员工的综合素养。最后,建筑企业应侧重将资金投入信息化的建设中,不断研发新的信息化管理软件,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综合管理实力。
3.2建立信息化的网络管理平台
现目前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施工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主要体现在建立信息化的网络管理平台上。这个平台主要是通过专业的技术,即BIM技术,建立的网络平台,其作用是有效分析并处理建筑施工中的全部数据,使得建筑施工中所有环节的数据都能实时传输,实现资源共享,帮助监管人员综合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能根据数据信息,快速发现建筑施工的现场问题。
3.3提高监管人员的能力
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监管人员作为监管工作的主体,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能否最大化的发挥信息化管理技术,因此,必须全面提高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监管人员应对计算机技术充分了解,能将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到建筑施工管理的工作中,其次,监管人员是建筑施工的领导者,必须对建筑施工技术全面掌握,能及时发现施工人员在建筑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建议。最后,施工单位应该重点培养高素质的监管人员,为其提供免费的外出学习机会,保证监管人员的知识、技术储备与时俱进。
3.4加快信息化管理软件的研发进度
在互联网普及的大环境下,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建筑施工管理中,首先必须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加强对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软件的研发。在研制过程中需满足两点要求,其一是,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功能应该符合现目前建筑施工的相关技术管理要求,其二是,要学会引进国外先进的信息技术,因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领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相对较弱,需要注意的是,引进的先进技术需要结合我国建筑行情,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研制出来的信息化管理软件适应性更强。
4、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施工管理是非常关键的,它对推进建筑正常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建筑领域的发展愈来愈好,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愈来愈多,导致在实际的建筑项目上,建筑施工管理非常复杂,传统的人工监管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建筑施工管理中确有必要,推动建筑施工管理模式从复杂化向简单化演变,从根本上实现建筑施工的动态管理,实现资源和数据的共享,提高了监管人员的监管效率,节约了监管成本,对促进企业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王道家.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5):1772.
[2]赵雅松.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862.
[3]李彦杰.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J].居业,2018(5):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