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林
身份证号码:32128219881118****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建筑施工项目的数量开始大幅增长,桩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随之凸显。桩基的科学设计能够将建筑荷载转移到持力层,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尤其在软弱土层施工,科学合理地设置桩基础能够实现对地基的加固作用,有利于提升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希望通过本次的分析,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桩基施工技术良好应用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桩基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城市中的高楼大厦和高架桥随处可见,这些建筑工程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但近年来却经常发生一些施工事故,让人们对自己身处的环境充满担忧。由此可见,提升施工质量刻不容缓。工程的桩基作为基础支柱,对于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只有提高桩基质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然而,经调查发现,由于很多灌注桩在施工的过程中较为隐蔽,导致很多工作人员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就需要对灌注桩的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进行详细研究,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保证桩基的质量,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1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概述
1.1桩基技术
桩基施工的质量对整体建筑工程项目具有重要影响。灌注桩是应用广泛的桩基技术,具体作业程序是直接在设计桩位上开孔作业,得到截面为圆形的成孔,放入预制钢筋笼,然后灌注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具有复杂性、隐蔽性特征,可在施工现场直接实施作业,成本投入较低、结构简单、机械化程度高,这些优势特点使灌注桩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这项技术对施工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人为因素对实际施工产生较大影响作用,作业疏忽会造成缩颈、断桩等质量问题,同时也会使工程受到经济损失。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应确保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在作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施工地的地质结构、水文环境等影响因素,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具有特殊性的施工场所,可采取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作业方式,保证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符合设计要求。另外,还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避免发生桩体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等缺陷问题,实施严格的质量检验保证灌注桩的施工质量,为后续工序的施工奠定基础。
1.2建筑工程桩基础的类型
桩基础按照承载性质不同可分为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按照工艺类型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按照材料性能可分为普通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等等类型。从桩基础的特性分析,预制桩的承载力较强、施工速度快,但容易受施工环境的影响,若在饱和土层使用预制桩,容易因挤土效应产生位移;钻孔灌注桩几乎不会受地面土层的影响,具有穿越各种硬夹层、嵌岩和进入各类硬持力层的能力,桩基础的尺寸和单个桩都可调节,具有较强的承载力,这是钻孔灌注桩得以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不同类型的桩基础具有的不同特性决定施工方法存在较大的区别。为了保证桩基础的施工效果和质量,成桩过程中,需特别注意桩基础的施工要点。制定施工方案时,要根据桩基础的施工条件和施工特点,选择符合项目施工要求的桩基础类型,保证桩基础施工质量达到设计目标。
2桩基础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2.1桩位测放
在桩基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的误差,这是因为施工设备的微小晃动或施工人员的些许偏差都有可能导致桩位发生位移。因此,为了避免误差对实际施工造成不利的影响,需要对桩位进行测放。除此之外,施工人员需要使用四个钢筋进行定位,从而使得十字线的中点与钢筋重合,以此确保桩基位置的精确度。
2.2钢护筒安放
经过调查发现,由于土体扰动,很多施工企业在桩基施工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塌孔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时,施工人员应首先对桩基周围进行挖掘和清理,然后在合理的位置安放钢护筒。为了保证钢护筒对桩基位置起到支撑作用,施工人员在选用钢护筒时需要选择较厚的钢板,这样能够有效防止钢护筒发生变形。不仅如此,当施工人员将钢护筒安放在合适的位置后,应对其位置进行校验,一旦位置出现偏差则及时进行调整。值得注意的是,施工人员在后续的回填土过程中也要尽量避免接触钢护筒,防止钢护筒位置发生偏移。
2.3桩位及桩径校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施工人员可以使用先进的仪器对桩位进行校验,较为常用的测量方式有两种,即GPS测量和全站仪测量。经过调查发现,施工人员使用GPS测量的方式对桩位进行校验时,如果距离偏差指向钢护筒中心且与钢护筒直径相等,则桩位放置无误;如果施工人员使用全站仪测量的方式对桩位进行校验,那么可以直接通过仪器来读取偏差。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主要使用钢尺对桩径进行校验。
2.4捞渣、清孔
在施工人员进行开孔钻进的过程中,对孔深有较高的要求,否则无法进行捞渣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在清孔处理结束后,以及在灌注混凝土的工作前,施工人员应对该程序进行严格处理,按照相关规定指标执行,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2.5混凝土浇筑
当施工人员将钢筋笼安装固定好后,需要对孔底沉渣的厚度进行二次检查。在这个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不符合要求的钻孔进行再次清理,并在清孔结束后立刻进行混凝土的灌注工作。混凝土灌注操作前,为了保证最终混凝土的质量,施工人员需要对坍落度进行检测,以保证桩体质量。另外,如果施工人员没能在初凝时间内完成相应的灌注工作,则需要加入缓凝剂。值得注意的是,施工人员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连续进行,还要随时测量混凝土的液面高度。
2.6加强材料控制
桩基工程会使用大量的建筑材料,材料是桩基工程建设的基础,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极为重要。因此在施工现场应提高材料质量的检测力度,指派专人负责材料检验和管控工作。例如,在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若想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达到项目要求,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比,在灌注施工前对混凝土材料样品进行测试,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设计标准再投入使用,有效的质量控制可以保证灌注桩的施工质量。钢筋笼的制作质量也会对桩基工程产生影响,为确保钢筋笼的质量符合标准,应提前做好钢筋的选择、检验、存放等工作,并进行必要的防锈和防水处理,在焊接过程中确保钢筋的顺直度,保证钢筋笼的强度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7对质量不合格的桩基妥善处理
施工很难确保桩基没有任何瑕疵,如果桩基施工不能达到质量要求,会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及整体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也会增加工程项目的投资预算,所以对质量不合格的桩基应妥善处理。比如,为防止桩基位置超出偏差范围,在桩基开挖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加强质量控制,同时确保在桩基工程的重要施工工序实施有效监督,发现桩位偏差及时整改,避免因拖延造成更大的工程经济损失。在处理过程中做好相关记录,尤其是隐蔽工程的工程记录,为后续工作提供数据依据。
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良好的桩基建设效果,应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升技术实施质量,避免意外问题的产生。同时,需要注重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增强警惕意识,使桩基可以发挥应有的效果,提升建筑的稳定性,为以后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田超.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20(03):83.
[2]郑名然.油田建筑工程中的桩基施工技术探讨[J].化工管理,2020(03):154.
[3]刘锋.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2):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