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的病害防治刍议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陈建标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货物运输在交通运输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且这一比例具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交通运输行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陈建标
        东莞市公路事务中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货物运输在交通运输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且这一比例具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交通运输行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本文首先介绍了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点,然后介绍了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中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关键词:过渡路段;路面病害防治
        路桥工程建设当中,路桥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一直是路桥工程的重点内容。近年来,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病害问题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在威胁路桥运输安全性的同时,也为路桥工程施工企业敲响了警钟。目前,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已经成为了衡量路桥施工企业施工质量的重要标准,提升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水平,对于路桥施工企业来说非常必要。
1 路桥过渡段概述
        路桥过渡段作为刚性桥台与柔性路堤的结合部位,在结构上是塑性变形和刚度的突变体。过渡段是路基与结构物等衔接时需特殊处理的地段,是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的关键。从过渡段的地基条件、软基处理方法、填料选择、压实标准、质量检测上采取措施,以减少两者之间的塑性变形差,实现平稳过渡。由于两种结构物刚度不同,会引起轨道竖向刚度的突变。
2 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病害原因
2.1 常见病害
        在路桥过渡段中,比较常见的病害包括路基下沉、路面不平、积水、路面沉降、裂缝、错台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行车稳定性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情况严重时,还会影响到生命财产的损失。
2.2 压实不足引起不均匀沉降
        在路桥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中,最常见的病害是路基不均匀沉降,其出现是由于路面压实度不足而引起的。目前,在我国路基压实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是由于部分路桥过渡段的施工位置比较独特,很多高规格的路面压实机械设备受到空间环境影响,无法完成压实工作,取而代之的是小型机械设备,但是由于小型机械设备的压实强度有限,所以无论小型机械设备反复碾压多少遍,都无法达到路桥过渡段的设计要求,进而导致路桥过渡段出现不均匀沉降。
2.3 桥头引道软土地基处理不当
        在路桥施工环节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是最为重要的环节,桥头引道过渡段的软土地基处理更是重点中的关键,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必然会引起路桥工程的病害出现。从当下的桥头引道软土地基处理情况来看,仍有很大一部分施工人员对其重视度不足,在紧张的施工工期影响下,施工企业为了按期交付工程,在软土地基处理时都存在不够彻底的情况,具体表现为钻孔数量偏少、钻孔深度不够等。
2.4 路桥过渡段结构设计不合理
        不同的路桥过渡段有不同的施工设计方法和规格,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却存在施工企业重视路桥整体设计,忽视过渡段设计的情况,这使得路桥过渡段在按照设计完成施工后,仍会出现不均匀沉降、桥头跳车,甚至桥头断裂等病害现象,这对于路桥功能的发挥及交通安全来说,都是严重威胁。
3 病害防治措施
3.1 选择高质量路堤填料
        高质量的路堤填料是保证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根本,路桥过渡段作为整个路桥施工环节当中的重点,更是需要高质量的路堤填料来保证其基本的施工质量。施工企业在选择路堤填料时,必须要根据路桥建设的实际设计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路堤填料。在保证路堤填料选择正确的基础上,施工企业要对路堤填料进行压实试验,通过压实试验来选择最佳的压实次数,保证过渡段路基既可以有良好的松铺厚度,又能够得到充分的压实。在选择路基填料时,施工企业要注意骨料级配和二灰碎石混合料之间的配合比把握,尽量减少胶结材料的使用,减少填料的收缩几率。


3.2 科学采用过渡性路面
        对路桥过渡段易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关键部位,要提高其施工质量,降低其不均匀沉降的出现几率,可选择过渡性路面进行施工。如台背填土处可以将其铺筑条石铺砌、沥青过渡层或半刚性过渡层等类型的过渡性路面,实现对其承载力的提升。此外,还可采用半刚性沥青材料对过渡层进行铺筑,此种做法可以在过渡段出现沉降时,及时在沉降处铺设一层沥青混凝土,以确保车辆能够正常行驶,最大限度减少交通行驶过程中车辆的颠簸现象。
        对于可能发生二次沉降的台背填土要设置过渡性路面。一般过渡性路面会选择条石铺砌或者沥青过度层等类型,目前最为常用的是沥青过渡层类型,其优点在于路面或路基出现沉降时,可利用沥青混凝土对沉降路面迅速的进行铺设补充,对车辆的正常同行基本无影响,车辆跳车次数明显降低。
3.4 变刚度路面结构
        设置变刚度路面结构可以理解为是设置了一种梯形搭板,并且将合适的柔性路面材料铺设与梯形搭板中,使路面的结构符合刚度的标准要求,最终达到顺坡的目的。
3.5 充分压实过渡段路基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环境调查,做科学的压实设计,并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设计来进行压实,最大限度提升路桥工程的压实质量。在压实过程中,路桥施工企业为保证压实质量,必须要做好几个方面工作:①为了保证路堤与桥头之间的有效连接,应在压实施工过程中,同时对桥台的台背路堤与护坡同时施工,使两者更为紧密、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保证衔接的可靠性。②在进行路堤分层填土时,为了保证每一层的压实质量,需在每一层填土完全覆盖铺设面之后,再进行压实,这样可以保证压实的整体性,避免出现不均匀压实的情况。③在进行分层压实时,施工企业要根据路桥过渡段的实际施工设计来计算每层松铺土厚度,之后在进行压实,这样能够保证压实的充分性。通常情况下,每层松铺土的厚度可以控制在15cm这一标准上。④在进路堤压实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施工顺序的正确性,保证施工行为与施工设计的一致性,提升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正确的施工顺序为卸土、平土、洒水、晾晒、压路机压实、压实度检测6个环节依次进行。
3.6 多级过渡段和固结灌浆
        固结灌浆主要是在已经完成填筑的路基上钻下小孔,然后利用注浆的设备,将水泥材料在注浆管的作用下分层的注入到路基内部,浆液在内部会发生渗透以及填充,以此排除原材料颗粒之间存在的水分和空气,让路基内部的空隙变得越来越小,在经过养护以后,水泥浆在原来颗粒胶结的作用下也会形成一个整体,以此创造出新的结构,增进路基的防水性能,达到加固路基的目的和作用。在一些软土路基的地段,可以使用桩处理办法,一般通过置换以及挤密,不断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增强路基的整体刚度。
3.7 设置可以起吊的活动搭板
        一些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时间及进度有限制,桥头路基的填土较高,为了减少路桥通车后车辆在行驶途中跳车现象的发生,可以将桥头搭板设计并施工成可以起吊的活动搭板,日后如果车辆在正常行驶的过程中发生跳车现象,此时就可以把活动搭板吊起来,并对其高度进行适当的调节,再将搭板放置到原位即可,此种方法非常简便,是较为常用的防治病害的措施之一。
3.8 不设置搭板
        在路桥设置的搭板如果发生损害,就会给行驶的车辆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并且其后续的维修费用也比较高。假如路桥部位不设置搭板,就必须要将台后填筑设计好,同时对路桥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以确保施工质量。
4 结束语
        近年来,很多路桥施工企业在路桥施工过程中,已积累了许多的施工经验,这对路桥过路段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的病害防治水平,必然会成熟起来,在对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病害的问题的治理上,也一定能够得到更有效的方案和更优的措施。
参考文献:
[1]王秉旺.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施工与病害防治研究[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5(5).
[2]马鹤欣.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J].桥梁隧道,2010(19).
[3]代微微.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J].交通标准化,2014(9).
[4]韩小燕.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与病害防治[J].建设科技,2015,24:123-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