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装配式建筑施工与管理有关思考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蔡丽
[导读] 装配式建筑工程,是我国当前建筑领域的前沿发展趋势,也是促进我国建筑市场健康化发展的核心内容。

        蔡丽
        广东长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装配式建筑工程,是我国当前建筑领域的前沿发展趋势,也是促进我国建筑市场健康化发展的核心内容。本文以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当前装饰式建筑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及笔者多年建筑工程领域的管理经验,为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科学管理,提供行之有效地管理策略和管理办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建筑施工;管理方案
引言
        装配式建筑随着BIM技术的兴起,结合自身的优势,获得更为广泛的运用。而装配式建筑的施行,又进一步提升了生产的效能。BIM技术的崛起,使长此以往的项目合作模式得到变革,施工单位能够在项目实施前介入,更早的获取设计模型,可以使模块的划分更为合理,充裕的时间去采购相应的材料,预留充分的时间进行工厂加工,提高效率。而正因为如此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如何保证施工安全,是装配式建筑实现安全发展的必要条件。

1.1 重要的行业发展趋势
        装配式建筑工程在欧美国际领域中,已经极为成熟和发达,因此对应的工程管理理念以及管理策略,已经建立起一系列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及管理规章。特别是德国的装配式建筑工程领域,成为世界装配式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翘楚,引发世界各国的学习和效仿。我国建筑领域中,虽然装配式建筑工程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前所未有,无论是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还是整体的设备产业链,已经符合国际主流的应用水平。但是,需要警示的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少工程的管理策略相对匮乏,已经成为掣肘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当前我国建筑部门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视和关注,未来装配式建筑工程必然成为我国建筑市场的主流应用形式。
1.2 良好的市场价值
        装配式建筑工程具有极为突出的社会价值。一方面,装配式建筑工程可以实现低污染、低能耗、低成本等具体的施工目标,同时为相关建筑工程项目解决大量的施工难题,优化管理目标的同时,还能够降低其他建筑耗材的使用数量,起到一定的节约耗材、降低施工企业成本的作用。同时,在环保领域,装配式建筑工程同样取得极为明显的突出成就。一方面,借助批量化、工业化的生产模式,不仅降低传统施工模式中的粉尘污染、光污染、噪声污染,还能够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实际影响,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区域的建筑工程,不仅不会遭受周边人群群众的投诉,还能够快速完成对应的建筑工程,保障项目工程的有效推进。
1.3 显著的经济效益
        作为工业化、流水化的建筑产品,当实现相关诉求时,对应的工程部件制作效率快速提升,同时结合量化生产的应用规模,可以有效降低相关构件的制作成本,特别是一些重复性的建筑构件,借助机械化的生产模式,可以实现极为高效的制作效率,优化生产模式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对应的安装速度,特别是相应的水电安装部件、隔热材料、外部装饰等相关环节,可以为施工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无论是施工周期的有效解决,还是施工成本的快速降低,都能满足应用的实际需求。
2 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有效管理的具体实施策略
2.1 重视整体建筑设计的合理性提升
        当前建筑施工人员应该重视整体项目设计,将装配式建筑施工有效应用于整体项目设计工作中。技术人员借助BIM技术的强大性能,在施工设计环节,将施工图纸进行建模仿真,重视对工程技术的有效用,不断提高当前工程施工质量。设计人员能够借助BIM技术的可视化窗口,有效降低建筑工程设计难度。现阶段技术人员应该关注整体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重视对图纸的调整,以便于工程施工阶段,施工人员能够按照施工图纸的需求,圆满完成建筑工程施工。
2.2 注重人才管理,实现监管并存制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需要专业人才管理方可进行科学高效的实施。在原有的财务人员管理的制度下,增加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配合,实现施工成本控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其具体实施方法为:
2.2.1加强监管制度的制定
        人员因素在任何管理工作的实施中都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监管制度的设置可以及时发现施工成本控制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整改措施,同时对管理人员起到监督作用,防止监守自盗的行为发生。


2.2.2管理内容精细化
        因为建筑工程施工复杂且规模大,只有将管理内容细化,才能进一步完善工程管理。在施工现场应将安全管理有效落实,可采取信息化打卡技术,以此提升安全管理标准。至于质量管理方面,应积采取安装监控等手段,对施工质量进行实时监察。例如,某会展中心建筑工程,在全面管理下,与传统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施工产生的废弃物,减少30%、材料损耗约40%,节约用水超过42万立方米,环保效益显著。
2.3 对建筑工程进行风险预估,实现科学控制
        建筑工程的风险预估对施工成本控制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使施工成本控制过程的管理更加准确有效,实现资金与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施工人员包括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具体施工劳务人员等。这些人员有流动性大、不好管理、能力不高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必须建立严格的人员管理制度,对各个工种人员的数量和能力要有具体的评定标准。风险因素主要是安全风险因素。可以针对这些风险因素做好预防措施,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人员伤害,造成的成本支出问题进行成本预估和控制。
2.4 加强对预制件的质量管理
        为全面提高装配式建筑预制件的质量,降低施工单位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各装配式建筑预制件生产厂家与施工单位必须提升自身的质量意识,加强对预制件的质量管理。首先,各装配式建筑预制件生产厂家应加强对预制件市场需求信息的调查研究,根据国内装配式建筑的实际施工需求,对自身的预制件生产技术进行有机的调整,从而保证生产出的预制件质量符合施工单位的实际要求;其次,各装配式建筑预制件生产厂家应及时的维护自身的生产设备,从而避免因设备性能不足对预制件的整体性能造成破坏;最后,装配式建筑施工单位应对到场的预制件进行质量检测,对于质量性能不达标的预制件应予以退回,严禁质量不足的预制件进入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
3.1装配式建筑工程领域的行业发展倡议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有效扶持,同时也急需相关产业的应用和生产,特别是近年来较为先进的智能化生产模式,与以往传统的装配式建筑有所不同,突破传统技术的发展瓶颈,借助3D打印技术、AI加工生产技术,让传统的装配式建筑工程充满活力和动力,同时结合相关科学技术,可以让工程施工作业的效率进一步提升,工程施工质量进一步改善。因此,针对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倡议行业中的相关施工企业,务必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融入新的装配式施工技术,研发新的制造生产工艺,掌握更为先进的安装方案,从而保障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科学施工。众所周知,施工效率的提升,对于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极为明显的改善效应,也是建筑行业生产力提升的重要标志,因此借助装配式建筑工程相关技术的创新发展,相关施工企业务必要努力进取,突破传统,提升技术,优化自身工程施工标准的同时,加速相关产业的融合效应,引入行业的尖端施工人才,从而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产业的常态化发展。
3.2大小梁吊装的安全措施

        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在对大小梁进行装置的过程中,应当用安全带勾住柱头的钢筋,同时,应在装置前,依据规划图纸的要求搭设好支撑架,在对主梁进行吊装前,应当先将安全母索装置到位,边梁则应当装置安全护栏。墙板吊装的安全措施。在对墙板及阳台板等构件进行起吊前,应当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具体内容如下:对钢索进行检查,看外表是否存在破损状况;对吊具、吊点、吊耳进行检查,看是否正常,若是吊点内存在异物应当及时进行铲除。所有墙板在吊装的过程中,均有必要严厉按照标准作业流程进行施工,吊点与侧边的翻转吊点都要坚持孔内清洁,若是板片的体积较大,则应运用配重式平衡杆进行起吊,这样能够防止风力过大引起翻转的状况发生。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不仅要积极关注装配式建筑工程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制定行之有效地管理策略,另一方面,提出一系列可以改善工程施工成效的实践策略,借助多样化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案、管理细则,对工程施工作业内容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保障工程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肖哲. 装配式建筑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J]. 城镇建设,2021(2):244. DOI:10.12254/j.2096-6539.2021.02.203.
[2]杨建宏. 浅谈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特点与安全管理[J]. 中国房地产业,2020(18):123.
[3]安建波.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 装饰装修天地,2020(20):198.
[4]许鹏远. 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与风险管理研究综述[J]. 中国房地产业,2020(17):174.

作者简介:姓名:蔡丽,性别:女,学历:本科,职称:高级路桥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