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施工的安全管理要点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王峰
[导读] 虽说钢结构以其特有的优势有很大的利用空间,但是在利用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其存在的弊端,最明显的就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王峰
        身份证号码:37028419870910****  山东省青岛市
        摘要:虽说钢结构以其特有的优势有很大的利用空间,但是在利用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其存在的弊端,最明显的就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如果钢材长期的暴露在空气中,或者被放置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其表面就很容易被腐蚀,对于钢材的质量造成影响。那么,如果相关人员没有注意到这一问题,就会将其运用在建筑工程中,严重破化了其内部的应力平衡结构,对于整体工程的质量造成了影响。因此,研究现代建筑钢结构安装施工及其安全防护有着积极的社会效益,也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情。
        关键词:钢结构;安全管理;要点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建筑业的转型升级,我国大力发展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随着钢结构工程朝着高度更高、跨度更大、施工速度更快的方向发展,其技术难度越来越大、工种越来越多,安全管理越来越难、安全风险越来越难以控制,钢结构安装工程中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越来越高。
        1钢结构施工主要安全风险
        (1)高空作业的安全风险。钢结构安装施工经常需要进行高空作业,较容易引发作业风险。据IPAF统计可知,每年因高空作业而坠落引发的安全事故中,有将近60%的死亡概率,并且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有3/4以上的工程事故都是由高空坠落引起的。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中的安全措施检查不到位,未有效落实各类安全设备的维护和巡查工作,造成工程中的较大安全隐患。除此以外,没有全面检查施工前的作业环境,也是引发高空作业事故的原因之一。(2)重物起吊风险。进行钢结构施工的吊运和安装作业时,物体构件多具有大尺寸、大重量的特点,并且起吊频率非常高,作业时需要大量人员参与,一旦出现吊车侧翻、钢丝断裂、吊车配重摆动、吊运物体滑落等问题,必然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是吊车超载、支架设置不规范、钢丝绳检查不到位、施工现场安全协调不规范等,究其根本在于施工管理和作业人员缺乏责任和安全意识,没有提前对设备、设施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规划和管理。(3)高空坠物风险。在钢结构安装施工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高层和低层结构都会同时作业,如果缺少防坠物措施,比如未设置防坠网等设施,一旦出现高空坠物,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4)临时支撑风险。进行跨度较大的钢结构施工时,为了便于施工和保证施工安全,需要设置临时性的支架或支撑,起到辅助承载的作用。如果支架或支撑的设计不够合理科学,承载力或者稳定性不足,都会引发安全事故。对于上述各类安全风险,除了提高安全管理的工作力度外,还需提升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水平,需要充分发挥安全教育的重要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使所有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能够规范自身行为,在施工过程中发挥技术和管理的重要作用,实现钢结构工程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
        2钢结构施工安全管理要点
        2.1钢柱结构施工安全管理要点
        在钢材质结构施工过程中,钢材质立柱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层数高度,以及建筑总体高度数据的竖立方向的结构零部件,尤其在实际制作和生产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应的制作标准,并且以此作为基础,满足我国对建筑行业材料的数据规范。同时,钢柱零部件在实际进行生产和技术加工时,并且根据模具进行翻样、下料中,应充分考虑钢材质零部件焊接产生的焊缝,时机的收缩形变数据,以及在竖方向核定载重作用力下,产生的材质压缩形变。

因此,在进行钢材质立柱翻模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下料的整体长度,不能直接等于方案设计的数据长度,即使所产生的数据仅仅有几毫米,也不能有所忽略,并且在上下的两层结构钢材质立柱的横截面,在完全相同时,也不能进行数据之间的互换,同时,需要技术人员要求针对每个节点的钢材质立柱,根据其使用的规格、参数进行相应的数字编号,进行区别,以此实现正确模式下的钢材质结构安装。并且在进行钢材质结构安装过程中,利用矩形模式以及方形的钢材质立柱,并且在实际进行安装和材质生产过程中,应该按照现有的生产规范和标准,使用熔嘴电渣焊,不能在箱板上直接开孔,或者使用槽塞焊等方式。
        2.2框架施工安全管理要点
        为了有效地保证钢材质结构施工过程中,结构框架的主梁与钢材质立柱的连接位置上,其节点领域具备一定较好的延展性能以及连接处的稳定性,最终保证整体楼层的层高准确性,在工厂进行建筑原材料制造时,需要技术人员在建筑结构的框架支撑梁位置中,设置悬挂方式的手臂梁,并且需要将悬空方式下,臂梁的双翼边缘上层以及下层,与钢材质立柱进行相互连接,在实际连接过程中,需要使用剖口熔透焊缝技术,其结构中的腹板需要使用贴角焊缝技术。而在实际的建筑焊接和制造时,需要使用相应的专业设备和仪器,保证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在实际进行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其结构框架梁的整体翻样与下料的长度,需要等于方案设计长度,并且在实际考虑焊接后,材料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收缩和变形后,其结构焊接的收缩和变形数据需要利用现有的计算公式,按照实际的材料加工数据进行计算和校对,以此确定钢材质结构的翻样精准长度。在针对钢材质结构方案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框架梁上层与下层的双翼边缘,可以使用高强度螺栓进行相互连接,或者使用焊点进行连接,现阶段,大多数的钢材质建筑工程中,普遍使用带衬板模式的全熔解式的透焊技术进行结构焊接。所以,在实际施工时,技术人员应该首先焊接下层翼边缘部分,然后,进行结构端点的定位,随后在焊接另外一端。而腹板区域的连接,则需要使用高强度的螺栓零部件进行相互连接,在实际连接时,技术人员还要充分地了解和认识钢材质结构的整体设计理念,并且以此作为基础,在常见的螺栓连接方式中,选择适合的模式,比如,摩擦型、承压型的高强度螺栓零部件。如果使用摩擦型的高强度螺栓零部件时,其摩擦的相关系数应该选择相对比较合理、科学的连接方式,以此保证钢材质结构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而选择高强度螺栓零部件,群体连接模式时,其内部结构的孔洞位置精准程度十分重要。现阶段,孔洞的制作应该使用标准规格的模板进行翻版,并且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多轴线数字控制钻孔技术,两者相比,多轴线数字控制钻孔技术精准程度较高,因此,在实际结构建设时,应该重视和使用。如果在钢材质结构制作时,利用模板技术进行孔洞的直走,应高保障整体模板制作的精准程度,以此保证高强度螺栓组装孔洞位置,以及工地实际安装孔洞位置的精准度需求。如果孔洞的位置出现了数据偏差,只允许利用物理性的绞刀进行孔洞的扩张,禁止使用高速气体进行扩张,否则,需要按照重大的质量故障进行相关处理。
        结语
        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高层建筑物的主要施工模式,需要依靠钢材质结构进行基础支撑。加上钢材质结构施工建设的优势较为明显,比如,自身结构重量较轻、结构强度较高、抗震性能较好等,致使其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高层建筑流程中。所以,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且实现在建筑结构工程的顺利开展,技术人员应该积极提升和完善钢材质结构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李建朋.关于钢结构施工中安全管理控制的研究[J].智能城市,2018,4(0(5)):P.146-147.
        [2]刘玉成.钢结构变电站工程施工安全管控[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000(024):36-37.
        [3]渠乐.钢结构吊装工程的施工监理及安全管理探讨[J].山西建筑,2018,044(033):195-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