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强度现场施工检测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 孙杨
[导读] 混凝土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若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无法满足规范的标准要求,就会威胁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不利于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
        孙杨
        身份证号码:32128419890928****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混凝土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若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无法满足规范的标准要求,就会威胁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不利于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建筑混凝土施工阶段,强度指标反映出的是物料的硬性特征,严禁出现任何的违背性操作,否则可能会导致混凝土自身质量降低,对建筑工程施工效果形成明显的不良影响,甚至诱发生产安全事故。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
        引言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施工阶段的常用基础物料之一,其关系着工程建设质量及效益。在新能源、新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混凝土施工项目及其自身的技术性能、结构特征均出现较明显的改变,强度是混凝土的关键指标之一,规范化的落实检测与测评工作,将会协助施工方降低加固与处理费用,强化工程的可靠性,规避质量安全隐患。但是当下部分人员未能深入了解混凝土强度现场施工检测的内涵,在技术方法应用方面暴露出一定不足,这是令人担忧的,鉴于此文章对混凝土强度检测的含义、技术要点及优化措施展开研究。
        1建筑混凝土强度现场施工检测的含义
        在当下的建筑工程施工领域,混凝土强度指标的检测,已表现为一项硬性要求,并要选用一些技术含量较好的体系辅助完成,严禁出现任何漏洞。对现场施工技术自身而言,其并不是单纯的采用经验作业模式落实的,而是采用一些较先进的技术方法去实现综合处理,观察评估混凝土强度是否符合项目设计要求,否则需要作出相关改进。纵观当下混凝土强度检测实况,不难发现其是基于多样化技术手段进行的,比如采用超声波、射线及成像技术等,通过检测强度分析混凝土的现实应用、拌和、配比及成型情况等,观察各项数据的改变情况,若强度检测结果和设计要求存在出入,则要采用相关补救措施,或再制作。大部分工况下,至少会采用两种现场施工检测技术去完成,一方面维护检测过程的健全性,另一方面使检测结果更加权威。
        2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要点
        2.1回弹法
        回弹法是检测建筑混凝土强度的一种间接方式,这主要是因该种物料的抗压性能和回弹值之间存在较大关联性,基于此能够推导出混凝土的抗压程度,在业内以上这种检测方式被称之为表面硬度法,但是其只限于在混凝土表面进行检测,要想明确混凝土内部构造是否和设计要求间存在较大出入或有质量缺陷,,利用表面硬度法很难检测出来。历经数年间的实践历程,笔者发现造成检测结果出现偏差的原因并不唯一,比如回弹仪的类型与质量、水泥的掺合料、外加剂、检测角度、养护时间、浇筑面的形状、碳化程度以及检测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等。采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为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度,一定要重视检测仪器的适用性。
        2.2钻芯法
        该项现场检测技术的原理是利用钻芯机从混凝土内部抽取样本,而后在专门的仪器设施协助下定性检测试样,核算混凝土的强度值。在钻芯工作阶段,参与人员要事前设定钻芯的方位和深度,借此方式将钻芯设备对建筑构造形成的影响降至最低。从理论层面上分析,应将混凝土构造较简单或受结构应力偏小的部位作为钻芯取样的具体部位。钻芯阶段要加强直径指标的控制,最好是骨料粒直径的两倍,进而从基础环节保证试样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回弹法进行对比,钻芯法能进一步提升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的精准度,但可能对其内部构造完整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且钻芯法的局限性较高,采用该法仅能对部分混凝土进行抽检,若拓展钻芯处理的应用范畴,则会对建筑构造的安全性构成威胁,短缩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2.3超声回弹综合法
        该法的应用原理是有机结合回弹法与超声波法,将两种技术方法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缺点互补,等同于检测混凝土构件内超声波的声速值(V),并利用回弹法检测回弹值(R),参照V、R去估算混凝土强度(fcu)。在现实工程项目中,可以在混凝土的同个区域检测声时值与回弹值,而后参照前期建立起来的fcu-V-R关系式去预测推算混凝土构件的强度,还能更为整体的呈现出混凝土构件的抗压能力。
        2.4超声脉冲法
        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需要有介质的参数,但是不同介质对超声波形成的影响有差别,会因介质而引起折射或反射现象,进而影响超声波传播的速度与波形。超声波传播速度和混凝土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为使超声波加速传播,可以通过增强混凝土强度的方法去实现。故而,在实践中,检测人员可以通过检测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从而测求出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值。为使混凝土强度检出值的科学性有所保障,推荐超声脉冲法检测阶段将传播频率控制在20KHz~500KHz之间。并且对检测部位也提出一定要求,规定选用混凝土建筑结构的侧面,且各检测面的长、宽、高均要>20cm,各检测平面也要维持较好的清洁度与干燥度。
        3提升混凝土强度现场施工检测技术的策略
        3.1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检测人员的职业素养
        检测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样关系到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为此,检测部门需在检测前对检测人员开展系统培训,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并依据检测结果合理掌控检测过程,完善检测人员的职业素养。与此同时,为增强混凝土检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检测人员也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在建筑材料检测中始终秉承谨慎、认真的态度,减少检测中的误差。不仅如此,检测部门还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与技术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能力,从而使检测人员准确把握现阶段最为先进和完善的建筑材料检测技术。
        3.2引入先进技术及设备
        检测设备对建筑材料检测具有显著的影响,滞后的检测设备不利于维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影响了检测人员的科学决策,出现了检测人员判断失误等情况。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材料检测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全新的检测技术也广泛地应用在建筑材料检测中。科技的进步促使自动化检测成为当前市场主流的发展趋势,自动化检测的应用在提高检测精度的同时,也可改进检测效率。因此,为增强混凝土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检测部门要积极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应用新式智能检测系统做好混凝土检测工作,以此全面优化混凝土检测水平,为后续作业打下基础。
        3.3建筑企业要及时规范取样标准
        在混凝土检测工作中,检测部门一方面要选择代表性较强的样本,另一方面也需合理把控取样的频率,进而优化混凝土性能。因此,混凝土取样的合理性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检测部门应制定明确且规范的建筑材料取样标准。如检测人员需提前制定混凝土检测取样计划,之后依照计划要求做好取样工作,从而增强取样的代表性,促进混凝土检测工作的顺利完成。为此,检测部门可向检测人员公布取样标准,最大限度地规避建筑材料检测中存在的误差。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建筑行业也随之发展,工程质量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为全面改进建筑施工质量,检测部门需要确保建筑材料的性能。本文围绕混凝土强度现场施工检测技术展开讨论,合理应用该项技术,能为精确检测出混凝土强度值提供可靠支持。当下,检测技术应用过程较为理想化,施工人员在多个方面均进行了优化处理,进一步提升检测技术实施过程的可靠性,获得更多高精度信息,提升工作质效。
        参考文献
        [1] 张双居.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J].科学之友(学术版), 2006(04):5- 7.
        [2]董泽华.混凝土材料性能检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视界,2015(12):103+114.
        [3]万能.建筑混凝土钢筋锈蚀原因及检测分析[J].江西建材,2020,17(8):37+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