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盾构施工技术问题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李想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交通行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盛况,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的发展,它具有便利和快捷的特点。

        李想
        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5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交通行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盛况,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的发展,它具有便利和快捷的特点。基于此,如今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盾构的技术在地下管道施工中得到广泛运用,并由此成为城市交通的组成部分,然而其施工的关键技术也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盾构施工
        1、盾构技术优点
        盾构施工技术自1823年由布鲁诺尔首创于英国伦敦的泰晤土河的水底隧道工程以来,已有170余年的历史。在这170余年的风风雨雨中,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盾构法己从一种只能在极少数欧美发达国家中才见应用的特殊技术,发展成为在发达国家中极为普通,在发展中国家中亦逐渐得到应用的隧道施工技术。盾构法具有以下优点:(1)对城市的正常功能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除竖井施工外,施工作业均在地下进行,无需拆迁,不影响地面交通,因而对城市的商业、交通、住居影响很小。还可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噪声和振动影响;(2)盾构推进、出土、拼装衬砌等主要工序循环进行,施工易于管理,施工人员也比较少;土方量少;可以在深部穿越地上建筑物、河流,穿越河道时不影响航运;施工不受风雨等气候条件的影响;在地质条件差、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建设埋深较大的隧道,盾构法有较高的技术经济优越性;(3)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机械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施工精度高,隧道形状准确,安全可靠,减少了在地下人工掘进隧道时的风险,劳动强度低,进度快;(4)质量好,盾构施工采用机械化施工,在质量上可以做到经久耐用;在地下穿过各种埋设物和已有隧道而不对其产生不良影响。施工一般不需要采取地下水降水等措施,地下水位可保持,可根据施工隧道的断面大小、埋深条件等施工隧道特点和地基围岩的基本条件进行设计、制造或改造盾构机,所以此法是适合于某一区间的专有方法。
        2、工程概况
        某处轨道交通工程区间地形起伏较大,影响范围内房屋及管线征迁工作均已完成。明挖区间最大开挖深度约为25.73m,座落在中风化泥岩上,基坑开挖宽度为34.9~46.0m,后期根据设计场坪高程进行回填,且顶板以上覆土厚度≥2m;盾构工作井最大开挖深度约为15.44m,设计开挖尺寸为21.2m×28.6m×15.15m(长×宽×深),后期回填至设计场坪高程,覆土厚度为2.5m。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工作井及区间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风井围护结构为钻孔灌注桩结合内支撑体系、明挖段采用放坡+土钉墙的支护结构形式,基坑保护等级在桩+内支撑及钻孔桩段为一级,放坡+土钉墙段为二级。
        3、盾构施工技术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1)加固不牢固。在施工初始阶段,出现频率最多的问题是端头土体施工不牢固,其主要的解决办法是考查端头土体的实际状态,针对性地选用合适的加固技术,在加固位置和始发井间会有孔隙,要采用其他的方法解决。
        2)打开洞门时有土体坍塌。打开洞门时,经常发生土体塌陷以及流失,如果出现问题的面积小,则可以先破坏洞门混凝土,同时用喷素混凝土将土体临空面紧密封闭起来。
        3)开始时盾构工具出现“叩头”现象。在开始的时候,盾构工具接触掌子面、离开加固位置时就会发生盾构工具“叩头”的问题。所以,一般在开始时,要将盾构工具的位置提高,用科学的方法设置始发导轨,加快运行速度,这样就可以防止“叩头”或缓解“叩头”造成的危害。
        4)支撑系统不平衡。在某些条件下,因为盾构机在施工中出现推力或扭动幅度突然变大,致使其失去平衡,就会致使所有的始发工作前功尽弃。要预防支撑系统出现失去平衡的情况,另外,在开始环节及时检查支撑系统状态。
        4、盾构挖掘时问题的解决办法
        4.1盾构挖掘施工中刀具设备的维护和修理
        4.1.1维护刀具设备的办法
        1)利用合适的掘进推力:按照所用滚刀的数量以及每把刀能够承受的径向力的极值,计算出刀盘所具有的最大承受力,辅助上土压反作用力、摩擦力、拖力及尾刷所受阻力等能够计算油缸所受的最大推力,依据获得最大推力,避免刀具设备过载。


        2)按照盾构机贯入度计算理论公式即Pe=V/n,可知贯入度和刀具受力呈正比关系,在100MPa以上的岩石地层掘进时,贯入度要控制≤4mm。在软质的岩石掘进时,贯入度要控制在≤25mm。
        3)要定期更新功能性变差的刀具:其中一个滚刀出现故障,附近的刀具也会随之遭到影响,所以,应该积极主动定期检查以及更新滚刀、切削刀具,布置过渡刀时,距离刀具控制≤5mm。
        4)保证碴土改善效果以及使添加剂产生的效果变好,提高碴土的流动速度,避免形成泥饼,降低刀具被泥饼包裹的频率。
        4.1.2维修或更新刀具
        如果出现掘进速度减慢、推进的阻力变大、温度升高等现象,说明刀盘刀具已经出现了损坏,一定不要继续掘进工作。需暂停工作,仔细检查刀具。防止因为强行掘进致使刀盘出现损坏。如果发现刀盘很大程度上磨损了,一定要及时修复或更换。维修工作中的主要危险源是地质危险,地质出现涌水涌沙现象,威胁工作人员和机器、设备,而且对基本定型的隧道结构和与之相连接的车站结构带来损坏。
        当在土仓前进行施工时,既要保持原地层处于稳定状态,还要在开挖到修复的整个过程,土体一定处于稳态。开仓工作的前期工作是操作人员要了解开仓任务和性质,然后确定地层稳定状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施工中盾构修复刀盘方面:①使刀盘的整体结构变回原样,调整刀盘对施工颗粒的大小制约,使变形的盾壳复原;②对整个刀盘开展加固工作。将每个辐条和辐板焊在一起,在刀盘的每个开口位置设置钢板,最后构成环形圆箍。如果刀具磨损程度大,不能进行修复工作,就要换新刀具。
        4.2解决地表下沉的办法
        1)科学地设置土压力标准值,凭借经验和计算公式确定土压力标准值,根据施工的具体条件,利用针对性强的计算方法。
        2)受到的土水压力不均衡:要改变推进速度和螺旋机转速,保证舱压力和受到的土水压力保持一致。另外,根据具体施工需要,选择合适的辅助方法使围岩处于稳定状态。
        3)降低围岩扰动的办法:旨在降低盾构和围岩之间存在的摩擦力,解决办法就是尽量降低盾构发生偏转及横向偏移,避免出现蛇形。
        4)避免出现盾尾缝隙下沉和壁后注浆出现地基隆起的办法:按照围岩具体情况,利用合适的注浆材料,其具备渗透性好、凝聚力大的特点,壁后注浆要和盾构推进保持同步。避免因为二次注浆所发生的下沉,尤其是对于黏性土,一定要注意因为二次注浆所导致的地基隆起现象。
        5)避免开始衬砌出现变形的方法:要利用形状保持工具稳定,提高管片的拼装精度,同步操作并进一步拧紧接头螺栓。
        4.3温度失衡问题解决办法
        1)合理增加仓内的水量。盾构工作时,增加含水量,可以湿润渣土,缩短刀盘冷却时间,结果良好。
        2)严格把关进口冷却水水温。控制冷却水温度在标准范围内。
        3)根据施工环境不断改善原有盾构机的通风效果。本工程主要利用机内安装抽风式盾构机,因为天气等原因致使机内抽风力度不强,操作室温度很高。要及时修理,将其改为机内压风。
        结语
        开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工作,合理选择的盾构施工技术较多。在选择盾构施工法时,要从施工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多个方面入手,做好全面的技术分析,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洪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盾构施工技术问题分析[J].四川建材,2018,44(11):174-175.
        [2]李俊威.地铁盾构法施工中盾构机转接始发技术研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5):208-209+212.
        [3]付振江.饱和砂土中盾构掘进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规律研究[D].郑州大学,2018.
        [4]齐强.地铁盾构法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居舍,2018(23):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