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智程
辽宁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
摘要:文章立足于实际,在分析自发地理信息数据特点的基础上,对天地图构建过程中自发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进行了研究,希望论述之后可以给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自发地理信息;天地图;应用
0引言
新时期背景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发地理信息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地学研究领域中热议的一个话题。在天地图构建的过程中,自发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各种问题解决,对推进天地图构建的工作有着很重要的帮助,因此对自发地理信息应用要点进行研究,是天地图构建过程中值得研究的一个话题。
1自发地理信息数据的特点
VGI有如下特点:①数据精度难以有效的控制。VGI通常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人员都不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所以获取的各项数据信息精度无法有效的控制,且设备质量、性能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容易产生数据偏差严重的情况。②现势性高。对于发达程度较高的城市来说,会进行实时数据信息类型的分析,然后可以选择确定出不同形式的VGI数据资料,这是很多采集方式所不具备的。在具体的操作环节,可以应用在线编辑的工作实现VGI数据的实施更新,所以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服务器的运行压力。③成本非常低。与传统的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有着很大的差异,传统采集方式需要有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专业的设备来实现,而VGI数据一般是通过主动或者被动的移动设备来实现数据的形成,并不是专门的采集环节,且很多公众都会选择将自己所掌握的各项VGI数据分享使用,实现资源共享。④数据不均衡。VGI数据在有些地区内都不能实现事实的跟新,且人员分布密集性较高的区域范围内,会存在着大量的更新。⑤数据安全性无法切实的保证。很多情况下,VGI数据并不能实现全面的脱密处理,所以很多情况下安全性比较差,隐私泄露的危险性比较高。
2“天地图·昆明”的模型分析
2.1“天地图·昆明”的逻辑结构
“天地图·昆明”是“天地图·云南”节点同时也是当前我国非常重要的天地图的组成模型系统,可以直接给昆明和全国范围内提供必要的地图服务。从平台运行的实际情况分析,且主要具备权威性、一体化、高效性的要求,可以完全的实现地理信息服务的开展,可以从目前的公共服务性平台整体性框架方面出发,按照“天地图”的相应建设标准和规范开展具体的工作,结合当前的昆明市地理信息资源形式,实现节点的建设,并且实现协同化的服务,达到聚合性的要求。通过数据库作为处理的主要系统,并且采取最为先进的中间节点技术,可以在系统内创建SOA框架。根据需要在服务器中结合系统要求发布DLG、DOM、DEM、遥感影像等空间数据,然后应用数据库的方式实现数据的全面存储与管理,可以做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保证各个空间数据信息都能够完全的掌握和管理,达到操纵性的要求。从服务器端进行分析,根据系统运行的要求实现全面性数据的分析和使用,达到数据快速浏览、查询以及空间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标准,构成了服务器模型,保证地理信息服务可以有效的开展,在系统内就会独立完成索引、获取、实时查询以及高效分析等工作。通过进行空间数据服务分部和使用,可以了解到信息系统的配置方面的功能。从客户端分析发现,结合系统的实际使用的需要,总结出不同的功能性,用户结合自身的需要进行系统信息的浏览、查询以及应用分析,可以结合使用的需要实现JavascriptAPI及相关API的二次开发功能。在服务器的运行中,利用和国家天地图完全相同的数据组织方式开展工作,可以在客户端上快速的掌握相关的数据信息,提高分辨率,空间浏览数据是否非常大的,完成查询、浏览和分析的要求,最终可以保证各项服务都能够有效的实现。
2.2“天地图·昆明”的传输模型
从当前的逻辑架构组成方面进行分析,数据制作以及维护方面工作的开展,都是通过专业人员来组织进行的,用户不会直接进行数据制作以及维护处理,这就是单向信息传输和使用。柯拉斯尼是当前比较常见的传输模型,通过点对点的数据分享和使用,其主要的过程如图1所示。
图1柯拉斯尼模型线性模型
2.3自发地理信息用于“天地图·昆明”的传输模型
自发地理信息一般都会直接在天地图中使用,此时的信息流动已经不仅仅是单向传输的模式,制图者和应用者之间的界限已经不那么明显,可以进行信息的修改和创建处理,然后从多个方向进行船舶,最终形成了图2模型。
图2各向传输模型
经过上述模型的分析,各个角色间并未存在明显的界限,此时用户仅仅可以利用地图信息就能够完成地理信息的制作,也能够让其从单向信息传递实现了双向性的循环,保证用户传递效果得到很大的提升。其中个体的制图以及使用者的环境都是相同的。在用图者不会制图时,这样就会使得各个向的传输模型继续转变成成为单向信息传输模型。因此,单向新词传输模型为各项传输模型的分类。
3自发地理信息用于天地图的模式
3.1自发地理信息用于天地图的基础数据更新
各项基础数据更新环节,并不是把图内的各项地理数据信息实现全面性的更新,而是进行各项地理要素的改变。专业制图者在具体的工作环节可以直接在网络上获取相关的VGI数据信息,然后利用投影性的系统,坐标基准转换能够实现信息更新和处理。通过分析与整理工作的开展,能够达到专题数据的合理整理使用,进而可以达到GPS轨道数据的挖掘和使用,随时进行各个交通情况的预测与分析。对于突发的情况,能够利用天地网及时的发布出去。注册用户及时进行轨道数据的上传、影像数据分析等,如有可能,还能够进行投影系统设置、基准确定等等。在全面的审查系统管理后,可以把数据实现融合与应用,地理基础数据信息使用也更加的广泛。
3.2基础地理数据的更新与纠正
从当前的分析发现,因为所应用的VGI数据可靠性还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在数据分析前端会独立的建立图层以完成各项信息的存储,此时用户可以直接注册使用。天地图的应用环节,会了解到各个点标注方面的偏差和问题,很有可能是因为自身存在标注失误的情况,也可能没有及时的进行更新处理,容易导致编辑上的错误问题,应该通过文字做好标记。
3.3自发地理信息通过天地图提供的接口使用
有些用户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应该采取多种接口使用以达到要求。用户应用天地图接口,直接调取相关的地理信息,满足自身的使用需要。根据挖掘和使用的需要,进行各个专题信息的整理和使用,直接反应到天地图中。不同用户的需求也会明显的不同,所以要达到信息准确性的要求。
4结束语
天地图为国家测绘局作为主导单位开展的测绘工作,其给公众提供非常完善的服务信息,根据需要构建出国、省、市多层次的平台。可以天地图的应用更具优势性,成本也比较低,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的传输和使用,但是容易导致格式错误、数据质量不足等问题,还要加强研究,消除这些问题促进总体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炤,肖强,赵国成,等.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持续更新模式分析[J].测绘工程,2014,(1).12-16,20.
[2]张庆全,林富明,周源.基于“天地图”的位置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8).98-102,106.
[3]余旭,郭海军,孔爱婷.地理信息共享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趋势[J].测绘工程,2013,(6).14-17,21.
[4]单杰,秦昆,黄长青,等.众源地理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4).390-396.
[5]王明,李清泉,胡庆武,等.面向众源开放街道地图空间数据的质量评价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3,(12).1490-1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