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土地工程技术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覃明典
[导读] 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在城镇土地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城镇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如何将土地工程技术应用于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

        覃明典
        上林县自然资源局   广西  上林   530500
        摘要:土地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在城镇土地规划的进程中,人们对于土地的规划合理性尚且有待提高。因此,应当运用合理手段对城市城镇土地进行生态整治。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在城镇土地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城镇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如何将土地工程技术应用于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
关键词:土地工程技术;生态整治;城镇土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于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城镇化是目前的必然趋势。土地工程技术是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城镇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应当利用土地工程技术对城镇土地进行合理的生态整治,使得城镇土地得到最有效地利用,同时尽量减少污染,方便人们的生产生活。
1城镇土地生态整治现状简析
        城镇的建设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进行城镇土地生态整治的进程中,必然会与多方面有牵扯。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的进程中,应当因地制宜,对于城镇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变化,以及经济发展进度进行充分地考量,对当前的土地利用方式进行优化和改进,调整当下的景观功能以及结构,使其达到更优效果[1]。
        在进行城镇土地生态整治的过程中,应当对城镇土地实行合理高效的规划。一方面,能够提高城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减少土地浪费;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推动城市化进程,为城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土地工程技术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合理运用,具备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
2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现有土地规划合理性有待提高
        由于部分地区在进行土地规划时眼光不够长远,考虑欠妥当,在进行城镇化扩张的过程中一味追求扩张速度,在城镇土地规划过程中,存在着土地利用率不高,土地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因此,以当下的眼光来看,现有的土地规划合理性有待进一步的提高[2]。
2.2 土地规划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同时对土地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在进行土地利用时由于部分地区过于重视经济发展,而对于生态环境保护重视性不足,会导致土地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一方面对土地、地下水、植被造成不可磨灭的严重影响,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污染日积月累,倘若不加以控制和改善,最终会导致可用土地资源逐渐减少。
3土地工程技术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主要应用
3.1完善科学高效的城镇土地规划
        城镇土地规划牵涉广泛,影响巨大,直接影响着城市命脉,建设经济发达的城镇必须依靠完善的城镇土地规划。城镇化进程逐步发展的今天,应当完善科学高效的城镇土地规划,加强管理和控制,减少环境受到的危害,使城镇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步齐驱,共同推进。政府应当制定科学、高效、合理的规划,不能盲目跃进,也不能畏缩不前,不能由于经济的推动“揠苗助长”,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不能因为过于注重环境保护而“因噎废食”,阻碍城镇发展。
        在推进高度城市化的同时,应当注重生态建设。例如,以低碳、绿色理念为核心,发掘城镇蕴含的特色和文化,打造多元化生态文明新城市。这不仅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运用,开拓了城镇生态整治的新局面;还整合了城镇多方面的资源,成为了城镇经济发展的强效推动力,有利于城镇从传统农业、工业为核心转型为农业建设、工业建设、生态建设多方并举、齐头并进的新型经济模式[3]。


3.2加大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力度
        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过程中,合理运用土地工程技术,能够有效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政府应当加大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力度,针对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加以完善,对于低污染低排放的企业予以政策、税收等优惠。在土地开发的进程中,企业应当对环境保护给予更高的重视,奉行绿色低碳理念,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土地开发建设导致环境污染,尽最大努力保护环境。
3.3优化河道治理技术
        在城镇土地规划中,应当重视对河道的治理。河道作为城镇土地规划中的重要一环,在城镇土地规划中通常具有提供灌溉水源、作为生态景观等功能。进行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应当对其功能给予充分的结合,选择恰当、有效的治理方式。对于河道断面应当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在进行河道断面的规划时,应当坚持以环境保护为重要理念,避免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当前大多运用土体重构这一模式,防止土地污染发生迁移以及转化。
        由于河道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采取单一途径进行治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目前可以采取物理、生物以及化学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采取物理方法,如运用机械设备进行河道清淤,清除藻类以及河底淤泥,清淤之后还可以引用水源进行河道冲刷治理。河底淤泥中往往富含有机成分,容易成为藻类植物滋生的温床,使水体发生污染。可以采用化学方法进行处理,例如在河道中喷洒除藻药剂,去除水体中污染成分。但是由于水体污染成分复杂,采用化学手段处理不完善不彻底,水体容易复发污染。此外,喷洒的化学药剂还容易对水体造成进一步的污染,难以处理。采用生物手段是当下应用的新型技术,成本低,对环境的污染较小,但是也具有人们普遍认知度低、推广面小、应用不够广泛等缺点。运用以上多种手段,多管齐下,将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3.4土壤治理技术
        在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土地规划不够合理,利用率低等问题。在进行城镇建设用地的整治时,应当运用合理手段进行土壤治理。
        进行土壤治理,应当要进行土地的平整。由于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城镇用地日益紧缺。尤其在一些地理环境多为丘陵、山地的城镇,地理因素严重制约着城镇规模扩大和城市化发展进程。因此,应当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地区特点,对土壤进行平整处理。进行土地平整之前应当进行工程量的计算,而后再进行工程建设,进行土方挖填,使土地平整。进行计算工程量时应当结合地区特点,例如地理条件、运输条件、气候变化等因素的限制,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避免由于计算不准确导致后期工程建设进度发生延误[4]。
3.5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由于城市化规模逐渐扩大,部分城镇的扩张脚步逐渐稳步向周边推进。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势千变万化,繁杂多样,对于一些复杂的地理环境例如山地、丘陵、沼泽等,应当因地制宜,对其地理特点充分了解并加以利用[5]。可以采取削平、填平等方式将宝贵的土地面积另作他用。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应当注重尽量避免破坏其周围生态环境,使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减小。还可以采取开拓穿山隧道的方式,防止地理因素限制城市交通规划网的布局。如需要对山体植被进行挪移或者处理,应当审慎进行,防止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结束语
        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合理应用土地工程技术可以有效推动城镇土地生态建设,有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城镇未来的高速发展。应当加强对土地工程技术的重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建设规范,相信在未来,土地工程技术还具有着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1]郁清波. 土地工程技术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应用[J]. 新商务周刊,2020(4):294.
[2]李立雪.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综合整治的有效措施探究[J].南方农业,2019,13(32):115-116+119.
[3]胡英鑫.土地工程技术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23):135-136.
[4]黄晓芳.土地规划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运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9(11):127.
[5]马继良.土地工程技术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9,10(02):150-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