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徐智慧 孙国权
[导读] 介绍了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徐智慧  孙国权  
        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310007
        
        摘要:介绍了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首先就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特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其次,对循环管理模式的各个环节应用到施工的全过程中进行了说明,并对保证安全施工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以期能为同行产生几点启发。
        
        关键词: PDCA循环模式工程建设;安全管理
        
        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在后续的工作中,减少犯同样错误的概率,对于新发现的问题也能在下一次循环中得到解决,如此往复循环,保证了系统管理的水平能上一个新台阶,保证了安全施工的可靠性。注意在落实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关键环节的落实到位。
        
        1 PDCA循环管理 模式的运行基础
        
        PDCA循环管理模式,每个字母代表的具体含义各不相同,其中P代表计划; D代表实施;C代表检查; A代表处理[1]。通过各个环节对工作效果的反馈,并施加在循环过程中,能对整体的工作成效产生良性的循环反应。
        
        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特征:
        
         ( 1) 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多,解决的问题会就来越多。
        每一次系统的运转,都会反馈出一些问题。问题解决后,再开始下一个循环,不断的发现新问题,并不断的去解决。循环次数的不断增加,体系的工作质量水平也就向前进了一步。长此以往,不断循环,直至所有的问题都被解决[2]。
        
        (2)循环的次数是无限的。
        从计划开始,直到处理结果的全过程,通过一次循环的运作,计划阶段设定的部分问题就会得到解决。对于还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可以转入下一个循环过程当中去得到解决,对于新发现问题也是如此,这个体系的每一次循环,均能解决一些问题。
        
        (3)大环套小环。
        PDCA通过大环套小环,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模型。其中每-一个小环中均有一个大环包含着,每个小环也可以近乎无限的分解,根据分类体系和目标的不同。划分出符合实际需求的管理系统。根据问题所处层次的不同,在循环的过程中依次将问题得到解决。
        
        2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1)循环第一阶段:制定对策。任何管理体系的开端均是计划。制定出计划,实际管理才有明确的方向。对于施工安全管理来说,循环的初始阶段可以称为安全决策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的规划任务是制定出施工的最终目标和施工安全保障方案的编写。另外,对安全管理有直接权利的现场施工经理来说,这时则要集中注意力在施工安全计划的编写当中去。与投标文件中的安全规范进行对比,划清好工作的责任范围以及最终的任务目标。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要确保安全
        
        生产管理责任制深人到每位施工人员的心中。项目的总承包方应对进场施工的队伍进行严格把关,并进行岗前培训,岗前考核。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制定出内容完善,条例简洁的各项制度。例如,培训制度,责任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安全技术交底技术等等。将以上的内容都要编写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当中去。为了保证制度具有法律效力,能贯彻实行下去,应当及时的与各参建单位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内容中将双方约定的内容写清楚,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则要完全的说明,对于没有履行约定的,没有按照安全生产施工的赔偿条款要书写明确,减少后期的纠纷[3]。另外,对于施工人员自身安全的保障方面,也应当予以积极的培训。

在施工间期结合以往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讲解,培训,让施工人员的时刻保持着对安全事故的警觉意识。技术培训方面可以派专家来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的指导。对于国家记录的危险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另外,为了能让总承包方能自觉的履行安全管理条例,可采用工程款的附加条款来监督制度的执行,以上措施实现了安全管理从人员上,制度上的全方位保障。
        
        (2)循环第二阶段:组织实施。当方案,人员,管理制度均到位后,可以开展循环的第二阶段:计划实践。安全措施,安全规范并不是一纸空文,只有将制度落到实处时,安全管理才有其本身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要去建设方应当对所有参与施工的相关单位进行全面的监督,最大程度的保证安全不是在各个环节均得到落实。在安全措施开展过程中,也不能故步自封,适合的工作方式才是最好的,根据施工人员自身的施工经验,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灵活的工作方法。PDCA循环只要满足计划,实践,检查,处理这四个环节,均可在各个施工过程中建立新的循环模式。类似于大圈套小圈的模式,这种全体上下,层层落实的安全管理模式,从宏观上来看,层级感与计划性兼具,且在实际的应用中有着良好的效果[4]。这时,管理人员要整合分析各施工班组,分包部门所上传的不安全因素。以便为下一次循环过程中实施的环节进行整改,分析,协调等。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安全施工生产情况进行巡查,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放入下一个循环中去解决[4]。
        
        (3)循环第三阶段:检查。这一阶段是上一阶段实践阶段的验收阶段。根据第一阶段所制定的内容,计划与目标。对实际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验收。这一阶段不但能验证计划的可行性,也能对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经验进行学习和总结归纳,并应用到下一次循环实践过程中。检查结果也就是每周监理例会上重要的会议内容。参会人员包括参与施工工程的所有领导人员,并由每位领导上报未来一周的安全工作计划,以及现阶段要开展的整改内容。作为安全生产的证据记录在监理日报中。双方约定好整改的期限,进行检查时,对整改不到位的,应当用经济手段保证整改的进行,情节严重的可以依照合同中的内容进行赔款处罚。整改过程需要资金,整改过程的专项资金一定要落实到位,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整改也会变成一纸空文[5]。
        
        (4)循环第四阶段:处理。这一环节是循环的最后阶段即整合,汇总,分析阶段。这一阶段是前三个环节的整合,是整个循环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个环节落实到位将会大幅度的提高安全水平以及改进安全措施。在这一阶段中,工程总承包方项目负责人应当召集所有的安全领导人员,对前三个阶段进行分析,探讨其中出现的问题,总结获得的经验教训。同样将会议上的内容记载到监理日报中。项目的总承包方是否对PDCA循环及整改情况落实到位,对安全管理到推进影响是最大的。所以应用各种手段促使项目总承包方对安全生产引起重视,对于不履行规定的,也可以用工程款支付手段,合同条款来监督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
        
        3结束语
        
        施工项目管理有四大主要目标,与经济收益相关有质量、工期和成本;与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的安全。PDCA循环模式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效果是不错的,但是仍然有发展的空间,例如,应当继续加大力度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强化其安全意识;施工安全保障设施的专项资金投人力度要加大;责任化管理,网格化管理,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对于有明确规定必须持证上岗的必须要严格的控制。所有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后方可上岗。通过循环管理模式的多次运行,可以有效地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苗鹏. 关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应用分析[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 000(017):284-286.
        [2]杨乐. 论PDCA循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 河南建材, 2020, 000(004):156-157.
        [3]王恬, 张新培. 水处理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J]. 生态环境与保护, 2020, 3(7):129-130.
        [4]李田邦. 浅谈PDCA循环模式在港口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9, 000(008):245-246.
        [5]苗鹏. 关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应用分析[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 000(017):284-2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