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电气火灾原因的调查及防范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第5期   作者:刘艳军
[导读] 本文重点针对民用建筑电气火灾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针对性的提出了防范策略,以供参考。

        刘艳军
        身份证号:22022119680425****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对民用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大,民用建筑的实际面积、结构型式较之以前也有了很大的不同。再加上家用电器的增多,实际用电量的增大,民用建筑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几率居高不下。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民用建筑电气火灾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针对性的提出了防范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用建筑;电气火灾;原因;防范对策
        引言
        据初步统计,2020年全国范围内火灾25万余起,而电气火灾占三分之一左右,近年来,民用建筑获得了快速发展,其内部结构与功能愈加复杂,建筑物内部需要用电的设备与装置不断增多,用电量持续上升,电气火灾的风险性持续增大,同时也对于电气防火设计有了更多的要求。从民用建筑的建设来看,必须在电气防火方面进行合理设计,严守安装质量关,以降低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并且要在发生火灾时提供必要的供电保障,确保各种消防设备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正常运行,为疏散人群、控制火势提供保障。因此,从民用建筑的建设来看,电气防火设计较为关键,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1建筑电气火灾监控工作原理
        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过程中,建筑电气火灾监控的使用被愈发重视,不仅仅是为确保建筑使用的安全,避免火灾带来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也是从构建和谐社会角度出发而进行的考量。建筑电气火灾监控属于预报警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实时监控、区域监控、网络监控、预报警等,不同功能共同作用意在避免电气火灾的发生,从而避免火灾发生造成重大损失及人员伤亡。在具体应用当中,一套完善的建筑电气防火火灾监控系统应由监控设备、剩余电流互感器与温度传感器三部分组成,只有这三部分共同作用才能实现建筑电气火灾监控的良好运转。在具体工作时,剩余电流互感器与温度传感器会对建筑电气设备电流、温度等异常状态进行信息的捕捉,异常信息的采集主要是基于电磁感应、温度效应等原理,也正是因为基于这些科学原理而进行工作,才使得建筑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运行具有科学性与准确性。信息捕捉采集后,会经A/D转换、CPU等进行幅值分析并与设定的报警值比较,超出报警值的信息会被传输至监控设备,再由监控设备进行是否能够发生火灾的识别判定,确认有可能发生火灾后启动警报,点亮指示灯并发出报警声,并将具体信息进行屏幕显示,以便于相关人员对故障预警位置进行先期处置。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当警报响起、指示灯亮起时,证明存在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大,而不是火灾已经发生,这就起到了预判风险,并给躲避防范、化解风险预留了充足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一方面要组织逃生疏散,另一方面要及时对火灾隐患进行排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
        2民用建筑电气火灾的常见原因调查
        2.1电气施工不规范
        从电气火灾的占比看,全年因违反电气安装使用规定引发的火灾8.5万起,占电气火灾的33.6%,在民用建筑建设的过程中,电气安装作为重要的施工环节,电气设计是整个电气安装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因此,在电气设计的过程中,应结合民用建筑所在的地区、楼层、周边环境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以避免电气设计裕度不够而引起的火灾隐患。电气火灾有68%左右是线路问题引起,电气施工要严把质量关,严禁线路线径不够以及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严防施工穿线过程中对导线的绝缘保护的破坏,并且保护开关要和线路负荷相匹配,做好上下级保护的分配,要充分考虑用电负荷增加对线路的危害以及火灾危险性,做好统计和告知工作。
        2.2超负荷
        导线在超负荷状态下会使导线本体发热,绝缘层加速老化,在到达一定程度后会使绝缘层遭到破坏,导致绝缘出现裂口或损坏,导电体对地或者相间放电,产生放电火花,从而引燃绝缘层或引燃导线附近可燃物造成火灾。严重的超负荷长时间运行,会使导线严重发热,引燃导线绝缘而发生火灾。

为此,建筑电气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规范,严格选取合格材料,科学使用,避免出现超负荷运行的情况,超负荷不仅会造成设备故障,严重者会引发火灾。
        2.3电气线路短路
        造成民用建筑电气火灾事故的电气线路短路问题主要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相间短路,另一种是线对地短路。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会伴随有很大的电流和瞬时高温现象,可以将附近的可燃物质直接烤燃,引起严重的火灾事故。另外,有些线路的绝缘材料遇到高温环境会产生有毒、易燃或具有腐蚀性的气体,对人身和设备造成潜在的损害,也有可能引起严重的电气线路火灾事故。
        3民用建筑电气火灾事故的防范策略
        3.1消防电源及配电方面的设计要求
        从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来看,对消防电源及其配电方面的设计要求,首先需要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国家关于建筑电气防火规范的要求,对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电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同时需要对消防配电装置、供电线路进行合理的设计,可以为火灾期间设备的持续供电提供可靠的保障。对于一类民用建筑,在消防设施的用电负荷方面需要保证为一级用电负荷,利用主电源与备用电源提供双电源双回路热备供电,确保每一线路均可承担全部的一级负荷,并能够通过树干式这种方法实现供电。对于最末的一级消防配电箱的设计,需要安装自动切换装置;对应急照明配电箱的设计,需要按照防火分区,采用末端双电源自动切换配电箱,或者是以自带备用电源的应急灯具以确保该区域的备用照明与疏散照明。
        3.2事故的应急救援系统
        首先,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可以实现火灾事故的即时响应,这主要体现在火灾发生的初期,系统就会马上发出警报,火灾管理人员就可以根据警报在火灾没有发生或即将发生的阶段,就将其尽快扑灭和消除,从而最大程度降低火灾所带来的危害;其次,制定出应急应对措施,这主要是通过利用系统对周边环境可能出现的火灾隐患进行预测,明确火灾的影响范围,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事故的损失。
        3.3电气火灾监控安装布线
        电气火灾监控在建筑电气防火中应用时,对于设备安装布线的要求较高,合理的进行安装布线能够有效提升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布局的合理性,提高使用效率。通常情况下,对于新建建筑可将探测器安装于专设配电柜当中,安装时要尽量远离导电母线,避免干扰,同时确保剩余电流互感器牢固安装在横担支架上,采用导线屏蔽的方式进行探测器与互感器之间的连线。在进行火灾监控安装布线时,要特别注意对零线和保护地线进行区分,剩余电流保护和报警装置线路的安装中相线与零线穿过剩余电流互感器时要保持同时同向,保护地线不得穿过。穿过剩余电流互感器的下游线路要保持独立状态,不能出现与上游线路的共零状态,更不能与其它电器相连,避免出现零线和保护地线重复接地,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故障和误报的问题,影响到正常功能的发挥。对于通讯线规格的控制要严格,主要使用截面大于1.5mm2的阻燃或者是耐火双绞线,这也是现阶段市场内主流的通讯线规格,在质量标准、规范等方面相对过硬。
        结语
        综上所述,民用建筑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节约了土地资源。民用建筑结构复杂、功能复杂,极易发生火灾事故,须对民用建筑进行合理的电气防火设计,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须立足我国国情,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合理地进行电气防火设计,对消防系统进行严格的管理与布置,以增强民用建筑的安全性,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宁世坚.探讨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存在的火灾隐患[J].科学与财富,2017,(14):274-274.
        [2]张东胜,王锦凯.高层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电气防火措施与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9):2651-26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