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毅
12010519800213****
摘要:经济效益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生存和长久发展,因此成本管理和造价控制对施工企业有着重大的意义,从业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成本管理和造价控制起到有效的作用,提高成本管理和造价控制的水平,增加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就如何有效的进行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和造价控制展开了深入剖析,以供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起到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企业;成本管理;造价控制
1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和造价控制的意义
首先在施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成本管理和造价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造价控制中可以对施工的材料进行比选,节约相应的人工支出,保证工程资金管理的精细化,有效的节约项目开展中的人材机的投入,提高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其次通过对工程项目的投标和报价内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工程造价是影响建设工程施工的重要因素,其造价控制的水平直接体现了施工企业的综合实力,可见通过成本管理和造价控制可以强化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建筑企业在良好的环境下展现自身的优势,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通过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和造价控制效果的分析,要针对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和权衡造价、进度、质量之间的协调关系,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采取最小的成本来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促进企业的稳步发展。
2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与造价控制的相应措施
众所周知,在建设工程项目中,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占据了工程造价组成的主要部分,因此在成本管理和造价控制时,以人材机为主要控制对象,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有效的实现施工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2.1人工费的成本管理和造价控制措施
施工企业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为有效保证人工费的成本管理和造价控制,应从以下几个阶段进行人工费的控制。首先在招标阶段,在选择劳务队伍时采用招标方式,合理低价中标的方式来选择劳务队伍,施工企业可委派项目部来进行劳务队伍的招标工作,可以在已有的劳务队伍中招标,也可以通过推荐或者优选引进其他口碑较好的劳务班组来参与招标,在招标过程中,要参照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拟定的详细的合同条款,并编写详细的工程量清单,将项目特征及工作内容描述全面、准确,能量化全部予以量化,以减少劳务班组索赔的机会;通过严格、详细的招标文件条款和严谨的招标流程选择出价格低、信誉好、水平优的劳务班组,为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在招标完成后要严格按照招投标的要求签订相应的人工费合同,后续严格按照合同办事。要对施工企业进行详细的合同交底,并要求项目部的施工员、造价员及班组成员等对合同内容进行全面了解并掌握,相应管理人员按照合同内容要求,施工班组按照合同内容进行执行,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降低施工质量,或者盲目的增加用工量等,从而通过合同的签订切实落实好人工费的成本管理和造价控制。再次,加强各种原始凭证管理。对于现场管理人员来说,不但要记录好施工日记,而且要记录好自己每月开了多少量给班组。在每月计量时,应采用一式四份,且签字齐全的形式,一份施工员留,一份班组留,一份预算员留,一份劳资留。对于工程量超过什么情况下应进行现场收方时必须在合同中予以明确,如土方开挖超过 10m3等,并签证齐全后由班组保存。
对于计时工签证,更是应该由施工员填写发生计时工的具体部位、原因、数量等内容,若超过一定数量(如5个)时必须由分管生产的领导签字,且原则上应随发生,随签发 ,签发时间最多不超过 2d,签证齐全后由班组保存[1]。应加强计算机技术在人工费计量中的应用,如拥有电子版本施工图时,施工员应在 CAD工程图上将每月进度如数标出,既准确,又快捷,且不容易重复计量,也便于预算 、劳资复核.
2.2材料费的成本管理和造价控制措施
材料费用在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组成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材料费用上的控制水平能够更加有效的体现整个项目的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首先规范采购环节的管理活动,结合工程量清单的实际内容做好材料的预算工作,并制定严谨的材料采购计划。加强材料的入场抽检管理,验收的内容包括材料的种类、数量、型号、质量等,同时必要时要进行抽样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到工程当中。其次控制材料的价格,为实现工程效益目标需强化材料采购的成本控制,全面了解市场信息,争取将材料的成本控制到最低。合理运用市场要素和选取合理的采购方式,在相同材料、相同价格时要考虑运输成本,优选距离施工现场近的地点采购材料,并一次性采购到位,避免二次采购运输费用。强化材料的成本核算和分析,加强对材料的成本核算分析重视程度,结合材料管理的实际需求,落实材料核算手段与目标,以此作为材料管理的重点环节之一,确保材料管理过程的信息及时性、有效性,更好地为工程项目进展提供决策依据,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应对材料管理过程存在的各种问题,确保工程资金的合理流动与安排[2]。最后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管质量管理,这就要求必须树立质量至上的质量管理意识,坚决针对材料执行全过程、全员、全方位的三全管理。要对项目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的每一道工序都要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并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不仅要监督和管理分部、分项工程的材料管理质量,还要细致做好每个材料检验批的质量,从而切实保证材料的质量,避免由于质量问题而引发工程造价的增加。
2.3机械费的成本管理和造价控制措施
随着施工企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机械使用费在施工成本中的比例也越来越高,所以对于机械费的控制对造价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可以通过机械的管理、配置和使用三个层面来进行相应的控制,在机械的管理上通过批量采购或者批量租赁来降低机械的成本费用;在配置上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机械的数量配置,力争做到不窝工又能保证施工需求,合理发挥机械的最大利用价值;在机械的使用过程中尽可能的做好维修和保养工作,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和使用寿命,降低机械的使用费,促进造价成本的降低。
3结束语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施工企业要想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在成本管理上下功夫,在造价控制上做研究,通过在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多个费用方面进行优化和降低,提高管理水平,切实将成本管理的水平提升,加强造价的控制,有效的保证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施工企业的稳步、快速发展,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大春.如何加强施工项目的材料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15:145.
[2]顾亚梅.浅析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6
[3]王敏,何勇.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5:186.
[4]杨林.浅谈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J].价值工程,201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