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分析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5期   作者: 徐广宽
[导读] 随着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建设进程逐渐加快,为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
        徐广宽
        山东华夏高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建设进程逐渐加快,为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条件。工程具有管理项目多、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等特征。因此,需要落实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才可保障项目的综合效益。为保障工程顺利建设,有必要就造价管理和控制方面加以研究,促使城市交通不断发展。
        关键词:轨道交通;造价;分析
        一、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介绍
        (一)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包括建设环节消耗的成本以及工程承发包的价格。因此,工程的造价管理也分为两方面:其一,工程建设环节消耗的资金管理;其二,项目实施整个过程的所有费用的管理和控制。
        (二)造价管理
        工程的造价管理主要指指整个施工过程中,对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以及其他费用成本等展开管理、监督的过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工程效益更高。在城市中,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主要目的是便于人们出行,同时缓解当前城市面临的交通压力。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从初始阶段展开造价管理,重点控制各个建设流程的造价。通过对建设环节产生的变更内容加以分析,制定出科学的管理方案控制造价,降低工程实际造价,进而提升其经济效益。
        (三)二者关系
        在轨道交通工程中,造价管理和造价控制工作的作用相似,在管理过程中,一旦管理者存在概念上的认知问题,可能混淆二者之间的实际差别。轨道交通工程的造价管理、造价控制存在的目的不同,造价管理主要目标是降低工程建设环节施工成本投入;造价控制主要是保障工程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二者在管理周期方面也存在差异性,造价控制的管理周期较长。在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环节,只有区分二者区别、找出联系,使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才可确保工程顺利建设。
        二、城市轨道交通造价管理和全程控制策略
        (一)决策阶段的控制
        在以往的城市轨道交通造价管理工作模式中,对于决策环节造价的控制并不重视,这边极易致使此项工程的实际造价管理工作以及随后的实际施工环节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在决策环节控制造价,对于此类工程的整体造价管理和控制工作意义深远,其能够帮助相关部门对此类工程的各项投资决定以及可行性等展开全面分析,研究其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最终保证此类工程的后期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二)工程设计阶段控制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其设计环节的实际费用仅占据工程整体投资的很小部分,但是各部门人员应当注意,设计环节对于整体工程的造价拥有极大影响。所以,此时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需要对设计环节的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在本工程的设计环节,为了确保造价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相关人员选择的控制方法如下:
        1、将责任制度充分落实到设计环节中,确保设计人员能够为设计图纸以及施工方案的精准性、可行性以及深度提供可靠保障,并在确保设计整体质量的基础上,使此项工程的整体投资得到合理节约。
        2、招标设计规划,同时在实际的招标环节,相关人员借助价值工程理论筛选方案,确保筛选出最优规划。
        3、对设计进行“限额”,使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已获批准的预算方案开展初始设计,同时通过设计相关的概算
        4、方案开展初始设计,同时通过设计相关的概算控制设计图纸的制定。


        除此之外,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还在本工程设计环节中,以“控制造价”为主题组织各相关部门举办了审核会议,从而让各方专家深入分析、评估筛选出来的设计方案;同时为了确保会议得以顺利进行,对专家展开分组,讨论的内容分别为交通、土建、经济相关内容,并由综合组进行总结、归纳和最终探讨。
        (三)合同管理阶段控制
        对合同展开科学管理,应当从招、投标环节开始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有关人员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展开相应工作:
        1、招标控制价的确定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而言,其施工周期较长、工程量较大,且涉及到的专业范围极广,如果造价管理人员不能对招标价进行科学控制,则会导致投标单位把关于风险预防的费用算到招标方,最终使投标价发生“虚高”的现象,使最终的价格比设计预算高。因此,有关人员应当对招标价格进行科学管控,这就要求造价工作人员对报价上限进行合理控制,避免“虚高”现象发生,从而使投标单位提升自身防控风险的能力。
        2、合同拟定
        在对合同进行拟定的环节里,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严谨地分析合同细节,明确合同中关于各方的权利以及责任,从而借助有关合同条款科学地控制工程整体造价。
        在本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相关合同内对于综合合价以及综合单价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使得各方可以一同对合同风险进行全面承担。
        (四)施工阶段控制
        项目施工阶段,在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中,相关人员应明确施工承包合同的具体内容,对合同中各项条款仔细分析,进而实现对项目造价的科学有效管理。以上海轨道交通工程某施工标段为例,建设方拟对本标段工程中的车站及相邻区间进行建设施工,因工程建设周期长、施工工艺复杂等原因,其中涉及建筑材料的价格差调整问题,建筑材料包括混凝土和钢筋。造价人员应根据施工承包合同的具体要求,对相关的变化因素进行合理控制,避免日后工作中产生纠纷、发生索赔问题。该项目承包合同明确规定“合同存续期间,当期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混凝土、钢筋价格与投标期拟定价格变动幅度在±5%以内的部分,由乙方即施工单位自行承担。”
        因此,建设方造价管理人员在项目施工管理阶段,应适度调整造价控制方案,使其符合施工合同的具体要求。项目建设期间,项目总承包单位还应对比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差值,并合理调整施工进度,避免因工期延长,增加造价成本。此外,本项目还采取了监理制度,通过监理人员对项目的工程质量及造价的有效控制,提升造价管理水平。
        (五)结算(含中期结算)阶段控制
        在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在竣工阶段会涉及到结算管理工作,企业通过对这一阶段的项目造价控制,具有事后总结的性质,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最终环节,以上海轨道交通某在建工程为例,因地铁项目建设周期较长的特点,其施工承包合同规定,对于超过乙方自行承担的施工材料造价差额,应按照逐月计提的方式,12个月结算一次,不足部分应在项目竣工阶段给予结算。在这一阶段造价人员应提高管理工作水平、避免对工程造价进行盲目高估,应按照项目的实际花费,进行核算。同时为保证轨道交通项目造价控制的有效性,造价控制人员还需要对项目中涉及的综合单机进行合理调整,进而实现工程造价控制在结算阶段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实现施工承包企业最优的成本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轨道交通工程在建数量逐渐增加。工程的建设便于人们的日常出行,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轨道交通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控制关乎着工程的经济效益。本文简述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管理、以及管理、控制二者关系,分别从决策、设计、合同管理、施工、结算等方面阐述造价控制策略。
        参考文献
        [1]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快慢车开行方案精细性优化建模研究[J].万浩纯,丁小兵,刘志钢,黄秋瑜,王靖.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0(11)
        [2]《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7年总目次[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7(12)
        [3]对城市轨道交通机电安装技术的探讨[J].刘明林.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5)
        [4]《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年总目次[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