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淡晨
身份证号码:33022619890421****
摘要: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民对于住房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建筑企业的工作人员便需要充分的认识到时代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的需求变化对于相关工作产生的影响,从而更好推动建筑项目顺利开展。在建筑项目开展的过程中,从业人员应该根据实际的工程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举措,对于其中的结构设计方法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调整,从而帮助企业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从另一方面来看,施工质量的提高还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社会信誉度,使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关键词:民用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引言
我国快速发展、技术创新,推动了民用建筑结构设计进步,人们对居住质量也提出了更高需求,设计标准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设计水平。结构设计对民用建筑工程质量起决定性作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存在设计问题,会影响到房屋的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
1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应该坚持的原则
1.1功能性
民用建筑不仅要满足人类的居住需求,还需要具备其他的功能。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不断地提升,对于住宅的居住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当中满足功能性要求也是基本原则之一,这样才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良好的居住体验。
1.2经济性
建筑结构设计涉及的内容是非常多的,设计活动、施工活动都需要相应地原料以及技术组成,所以对建筑结构设计方法进行优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浪费,节约成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民用建筑施工的成本也在提高,在设计施工中很容易因为成本问题产生矛盾,无法很好地满足项目所需的各种条件,所以工程项目的设计人员必须对经济问题多加考虑,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管控成本,对资金支出问题进行严格地控制,做好预算规划等,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如期进行。
1.3安全性
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当中安全是最基本的,房屋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居住的舒适性,关系着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等,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方法的优化过程中坚持安全性是基础。在民用建筑设计当中影响因素是很多的,部分不当因素的出现必然会给房屋施工埋下安全隐患,发生安全性的问题。所以,为了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加强安全管理,重视安全教育,多考虑安全性的因素。同时,还需要考虑建材的节约性、环保性等问题,严格避免资源浪费,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
2民用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2.1设计方案制定
结构设计设计是民用建筑后期建设施工的重要基础,如果结构设计阶段出现了问题,无法形成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则无法为后期的具体施工提供科学的指引。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会出现设计人员考虑不够全面,导致所形成的设计方案存在不合理之处,而根据设计方案所完成的民用建筑耐久性较差,无法体现建筑功能。为此,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需要对整个民用建筑项目进行全面的评估,然后明确建筑结构方面的实际要求,然后再着手进行设计。
所形成的初步方案,还应该与参与建筑施工的人员进行相互讨论,然后查找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改进,为了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设计人员还可以请专门的设计公司对其方案进行评估,并形成最终设计方案,这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民用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并为后期的建筑施工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引,以此确保民用建筑质量。
2.2基础设计选型及埋设情况
第一,对于多层民用建筑来说,应用最多的基础形式是独立基础,此种基础结构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同时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能较好地适应地基变形情况。但是,对于某些地基土质均匀性较差、无法满足地基承载力的区域来说,盲目选用独立基础并不合适,更多采取的是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此种基础不但能作为地下室结构筏板,而且可以作为地下室底板结构。此种基础的优势是施工便利、具有较强的承载性能。在基础设计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基础高度、最小配筋率等指标,同时要充分考虑抗浮设计对于基础配筋的影响。此外,箱形或者筏形基础采取的是大体积混凝土形式,一旦施工控制不当,就会引发温度裂缝等问题,所以进行基础设计时需要加强后浇带设置,有效降低温度变化的影响,一般宽度需要控制在800~1000mm。第二,对于处在天然基础上的民用建筑筏形或者箱形基础来说,为了确保其具有足够强度的抗倾覆及抗滑移性能,要控制其埋置深度达到相应标准。近些年我国城镇化推进速度加快,土地资源越发紧张,民用建筑规模逐渐增加,在此种建筑中设置地下室不但可以增加建筑的使用功能,而且可以有效改善软土地基的性能,大大提升整个基础的稳定性,因此往往会在民用建筑中设置地下室。对于城市居民区来说,这些区域的新旧建筑物距离相对较近,一旦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超过原有建筑物基础埋深,那么新建的建筑物必然会对已有建筑物稳定性造成影响,严重情况下危害原有建筑物的安全。为了防止出现此方面问题,在新建筑基础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保证与原有建筑物具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值要参考相应指标来确定,主要包括新旧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地基变形、地基稳定性等。一般影响建筑物相邻距离的因素主要包括新建建筑物沉降量、原有建筑物刚度等,其中新建建筑物沉降量主要是由所在地地基土压缩性能、建筑物荷载等因素决定的,而原有建筑物的刚度则是由其结构类型、尺寸、地基土性质等因素决定的。
2.3综合性能的满足
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要能够考虑到民用建筑的综合性能,只有满足建筑的综合性能,所开展的结构设计工作才有意义。具体而言,综合性能满足视角下的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确保建筑结构的延性设计的合理性,这一方面考虑主要是针对民用建筑长期使用中的变形问题,尤其是在地震、大风等巨大外力作用下的变形,确保延性设计的合理性,则能够使民用建筑有效应对巨大外力作用下说发生的变形问题。第二,确保民用建筑的水平荷载力。由于民用建筑的特殊性,其受到水平方向荷载力的影响较为明显,如大风,为此,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中必须确保民用建筑具有良好的水平荷载力。第三,确保民用建筑安全性,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要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比如,逃生通道的合理设计,确保建筑在出现火灾、地震等情况时,建筑内人员能够尽快逃离,将此类灾害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结语
总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影响到了整个民用建筑结构的合理性,影响到了整个民用建筑整体施工质量,施工成本以及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等。因此,对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进行分析,从上述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实施,对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效果,提升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减少成本支出,更好地满足现代人的居住需求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洁.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3):86-87.
[2]孙慧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8):7-8.
[3]郭炜.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20(7):47-48.
[4]邓辉.简要探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36):126-127.
[5]梅江红.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1):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