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野下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的几点探讨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6期   作者:蔡俊
[导读] 本文先简单阐述了城乡规划发展的现状,又对如何完善生态文明角度下的城乡规划发展提出了建议。

        蔡俊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
        摘要: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让人耳目一新,作为我国重要战略选择的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此背景下,展开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研究就有着很强的必要性。本文先简单阐述了城乡规划发展的现状,又对如何完善生态文明角度下的城乡规划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乡规划;转型发展
        一、城乡规划发展的现状
        1、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近年来,我国在城乡建设过程中,环境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很多地方一味的去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导致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并且,为了加快当地的经济发展,促进城乡之间的快速发展,创立大量的工业、化工厂等等。这样不仅不利于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还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环境问题影响了我国城乡建设的进度,更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其次,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城市地区有很多不合理规划的地方,道路规划布局不合理,造成道路拥挤或更严重的造成车祸等等。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2、资源紧张
        在我国推进城乡规划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宏观政策的指导不充分以及城乡对构建生态文明城市的认识不到位等原因,依然存在很多的实际问题。首先就是由于规划不合理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资源匮乏现象日益严峻。这个问题是当前国内城市推进城乡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一些地方急于求成,忽视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盲目的扩张城市用地,将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
        3、盲目规划发展
        城乡规划转型发展依旧存在盲目性比较大的问题。目前,我国在城乡规划转型过程中,村庄合并已经成为其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从理论上来说,村庄合并可以有效整合现有土地资源,方便对村民进行统一管理。但事实上由于在合并村庄之前并未对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充分深入的调查了解,因而导致在村庄合并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拆迁补助和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等各种问题。
        二、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策略
        1、转变规划理念,重视生态保护
        要做好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首先就需要转变规划理念,重视生态保护,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解决当前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在进行城乡转型发展的规划时,科学合理的规划理念将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建设,从而对城乡的规划发展产生反哺作用。而且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了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在坚持绿色环保和保护环境的原则下推进城乡的融合发展。因此必须要在生态文明的理念下进行城乡的统筹规划发展,始终坚持保护自然和尊重自然的设计原则,将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规划过程中,并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作为转型的目标。具体来说就是要结合城乡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规划,
切忌盲目的照搬其他城市建设的方法,要有针对性的对村镇周围的绿地和生态环境进行保护,除了要保持农村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之外,还要对原有的优势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发展,着力解决之前城乡发展的遗留环境问题,加强对绿化植被恢复工作的重视,坚决贯彻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野重要内容的要求,将这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事业做到最好。


        2、完善规划程序
        在渗透生态文明规划理念的基础上,确保城乡规划程序的完善发展。文明是一种公认的思想,它能保证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结合,并以此为产品。要实现生态文明理念的严格渗透,特别是在城乡规划中,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建设。在具体工作中,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促进清洁能源的有效利用,避免对城乡的巨大污染,确保生态城市的稳定建设,建设低碳经济。为保证规划程序的完善,城乡规划应合理编制和批准实施程序,程序透明、灵活,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城乡规划过程,实现科学思维。观众的需要。在城乡规划中,还可以增加环境影响评价,在建设的前期和后期进行环境评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避免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在这种实施条件下,不仅可以避免对环境的破坏,而且可以实现对项目的有效制约。
        3、优化规划内容
        在现阶段的城乡规划当中涉及的领域和内容众多,在立足于生态文明的前提下,需要在保障城市具有较高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之上,将城市环境口与生态环境的有机整合定为规划目标,优化现有的城乡规划内容。譬如,在建筑方面应当致力于建设更多的“绿色建筑”,对单位面积内的建筑耗能进行有效控制,同时需要注重提高新建建筑当中绿色建筑的占比。而在绿地规划设计当中,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种植更多的本土绿色植被,同时秉持着因地制宜、优势造型的原则,在车水马龙的公路之外搭配种植颜色各异的花卉苗木,在有效提高植林地比例的同时,使得人们在城区当中也可以仿佛置身在森林当中。此外还可以通过充分利用“海绵城市”这一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通过安装雨水回收装置,并运用一系列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实现对雨水资源的净化和“二次处理”,使得城市能够化身为一大块具有极强吸水能力的“海绵”,在有效收集雨水资源提升其利用率的基础之上,为植被、农田灌溉和道路清洗等提供充足用水。而在城市交通的规划当中,可以将公交站点的半径覆盖率缩小至500m,并通过修建立交桥、快速道路等方式合理规戈峨市交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增加电动汽车混合汽车等,从而有效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等问题。不仅如此,对于城市小区则可以统一采用地下停车的方式,而针对商贸中心、购物广场等人流量比较庞大的区域,在管理停车位时可以通过规划设计更多的立体停车场,以有效解决城市停车场预留的问题。
        4、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城乡规划建设
        对于我国城乡规划建设而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其有利处也有弊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虽然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但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也必须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最重要的是还是怎样去利用科学的技术,进行城乡规划建设。首先,我们应该针对于不同地区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方式,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去规划和建设城乡,不仅可以有效的保障建设需求,还能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比如:我们应该加强使用太阳能,减少煤炭资源的使用等等。
        5、创新规划方法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比较晚,建设体系也不够健全。生态文明视野下,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的重点在于创新规划方式和技术,充分利用各个资源的作用,让城市和生态环境和平相处,创新生态文明的方式和技术要不断的灌输到人们的心中,改变传统的城乡规划建设方式,其次,创新规划技术是实现生态文明城乡建设的重要因素。应该把水资源循环利用、绿色交通、合理使用土地资源等各种方式,大力的宣传和推广并且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当中。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和探讨,在生态文明视野下,绿色生态发展已成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核心要素。在城乡规划中,积极渗透生态文明理念,促进各方面的完善,既能保证城市的稳定实施,又能实现整体健康有效的实施。为了保证城市功能的发挥和实现,维护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和谐进步,实现在一定要求下的全面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刚刚.浅论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J].民营科技,2018(12):239.
[2]曹宇舒.基于生态文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07):2.
[3] 李磊.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分析[J].中国房地产 业,2019,(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