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宋雪
北方水资源(大连)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 大连 116600
摘要:现场采样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首要环节,该环节容易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和结果的准确、全面、真实,首先需要控制所采集的样品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质量要求。一旦此环节出现质量问题,在后续的监测分析过程中,无论应用多么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都于事无补。
关键词: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控措施
引言
在实际的环境监测现场,工作人员通常比较关注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工作而忽视现场采样环节的质量控制,导致现场采样质量控制不够完善,容易在有效性和系统性方面出现缺陷。加上采样工作比较繁重、监测人员配置数量不足或分配不合理等,难以发挥现场采样的独立性和监督性,容易造成现场采样中的差错进而影响整体环境监测质量。
一、当前环境监测现场采样中容易产生的问题
(一)采样作业前没有做好充足准备
在开展采样作业前需要明确监测目标,结合现场情况来选择具体的采样方法,并确定具体采样作业方案,在方案中明确规定所应使用的监测仪器设备等。但部分监测机构开展监测工作之前,通常没有严格按照程序开展上述准备工作,对后续各项工作开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以及人员管理存在问题
当前监测工作中,由于监测部门监测人员有限,监测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造成在现场监测工作开展时容易出现所配置监测人员数量不足或者专业水平较差的问题。未根据具体现场情况做好监测作业人员的合理分工,一人身兼数职,由他人代理完成监测工作,由非专业人员开展现场采样工作等问题层出不穷,难以获取准确数据,更谈不上通过数据监测发挥质量监管工作应有的作用。导致最终所采集的样本缺乏代表性和真实性等问题,影响最终结果的准确性。环境监测工作具有较高专业性的特点,如果监测作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较差,没有结合不断更新的监测技术和设备做好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也容易由于工作人员专业性问题或者态度不够端正等问题而影响正常监测工作的开展,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三)没有科学设置监测点位置
由于监测结果受到监测点位置因素的影响较大,而监测作业环境复杂多变,如果没有进行仔细勘察而随意设置监测点,容易因监测点不够合理而导致监测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在实际监测作业中没有结合现场情况对监测位置进行科学分析和详细监测计划的制订,导致监测点位置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监测环境要求,会造成最终监测结果不可靠,难以真实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情况。
二、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
(一)采样方案编制阶段的质控措施
(1)方案编制
在采样方案编制阶段,按照监测标准、规范及技术要求,基于采样工作的目的进行采样方案的编制。该方案由项目负责人带领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编制,而且在编制并审核通过之后对方案的具体执行流程进行细化分解,确保采样工作以及现场管理工作等落实到个人,明确每个岗位和个人的具体工作内容以及管理工作目标等。结合采样方案要求,明确具体的采样目标,即掌握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主要目的,明确每个采样作业环节的目的和具体操作要求,结合上述内容以及监测工作需要进行采样清单明细的编制。
(2)选择和确立采样团队
选择熟悉环境监测工作,熟悉采样现场质量管理工作要求和具体流程等内容,并熟练掌握国家相关操作规范和要求的管理者同时也具有丰富的团队领导经验和较强的领导能力的人作为项目负责人。在项目负责人的领导下选择技术能力和工作经历符合要求的工作人员组建团队,结合所组建团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由团队成员结合采样方案内容,针对所要采集的样本,确立样本采集任务,开展后续的采样工作,并进行资料表的建立和整理归纳,保证采样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质量。
(3)建立质控方案
为了做好采样方案编制的质量控制工作,需要建立质量控制方案,通过制定具体质量控制指导书,明确采样阶段每个具体工作流程和要求,明确可能会对最终的采样和监测结果造成影响的空白样、平行样、质控样以及现场质量监测预案等因素。
(二)采样准备阶段的质控措施
(1)熟悉并明确采样任务
结合采样方案的要求,到现场实地勘察并了解周围环境情况,了解方案中所规定的各个监测点所在的具体位置。不仅要确定最佳调查、采样以及样品保存等方法,而且要合理分配人员工作,确保采样工作的顺利和高效开展。
(2)开展人员培训与监督管理工作
针对人员短缺问题,需要适当提高工作人员福利待遇并改善其工作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此工作。做好人员岗位分配之后,结合不同岗位的采样工作要求和质量控制目标,开展对采样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教育工作。保证工作人员掌握采样工作所需技术,明确具体工作任务和要求,要求其端正工作态度,严格按照采样操作规程要求来保证所采集样本的真实性。在此过程中还要定期开展人员考核,做好工作人员培训效果的监督管理。同时,还需要在具体采样作业过程中做好对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通过工作人员互相监督以及具体细化质量监督等方式,保证有效发挥监督人员主观能动性,保证监督工作的严格开展。
(3)选择采样器材
结合监测工作任务和技术要求,在分析监测现场具体情况之后,确定所需要采购的采样器材,采样设备应经过检定和校核、审核之后投入使用。同时还要结合采样方案,分析整个采样过程中可能用到的材料和试剂,做好采购以及分配、标识等工作。还要安排专人来核查和保管采样仪器和材料等,做好材料供应商档案,保证材料及时供应。
(4)建立监测采样出门清单
防止在采样作业过程中细节工作被遗漏,可采取建立采样出门清单方式,保证现场监测工作的连续有序开展。同时,基于清单可以方便快捷地了解采样作业中各类物品的使用情况,有利于采样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
(三)采样现场阶段的质控措施
在到达采样现场开展工作之前,需要对周围环境、污染源生产工艺、企业生产和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等内容进行调查,并现场填写环境调查表等各类情况检查表,确定现场不存在影响采样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保证现场条件达标后才能开展正式的监测工作。在采样现场作业中,重点要预防采样操作中的不规范行为,避免出现忽略现场环境、采样时间不准确、仪器操作不规范、采样数量不足、操作工艺不恰当以及应急措施不正确等问题。完成准备工作后,严格按照仪器的正确、规范操作方式开展采样工作,同时针对仪器设备使用中容易出现的故障做好故障隐患排查和异常、故障处理等工作。最后,在采样过程中做好采样记录工作,保证监测原始记录的完整性。最好设计不同采样表格,详细、准确地填写记录,可以对现场采样情况以及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拍摄,还可以拍摄记录现场以及周围环境等可能对现场采样分析造成影响的场景等。
结束语
综上,现场采样会受到较多的非人为因素的影响,涉及范围大、环境复杂、综合性较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控制。因此,要对环境监测现场采样工作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保证现场采样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分析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J].王秀英.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8)
[2]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要点和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徐春梅.质量与市场.2020(02)
[3]水和废水现场采样对环境监测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宗仁琴.化工管理.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