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峰
孙吴县林木种子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黑龙江省黑河市 164299
摘要:为了促进我国实现环境友好型国家的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环境,不仅需要人们加强对环境的保护,针对森林环境遭到破坏的地区,需要造林人员采取有效的造林方法以及加强营林生产的管理质量,促进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对我国营林造林工程开展进行分析时发现,部分造林人员对现代化的造林方法在技术要点以及适用情况未能明确,同时营林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严重影响了造林工程的质量。因此,为了提高我国造林工程的质量,本研究对现代造林方法以及营林管理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为造林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林业;造林方法;营林生产管理;
引言
一直以来,林业都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林业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加大保护相关森林资源的力度,并精心进行培育,以便获得高质量的林木产品,凸显出林木资源的自然属性优势。进行林业建设的时候,包括了诸多不同的类型,诸如常见的造林、育林、护林等等。在林业产业当中包括了众多内容。当人口数量日益增多之后,林木资源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阻碍到林业的长远发展。为此,加强林业资源管理、造林方法的研究可谓十分关键。鉴于此,系统思考和分析林业资源管理与林业造林方法的有效应用策略显得尤为必要,拥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
1现代林业造林的主要方法
1.1播种法造林
播种法造林指的是造林人员直接采用林木的种子,进行大面积播种的造林方式进行。播种造林法是我国现阶段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造林方法,该种方法因为只需要将种子在指定地区进行播撒,操作简单,能够快速地完成大面积的造林工程,提高造林的效率。但是,由于该种种植方式在种子播撒之后仅依靠种子自身的生长进行造林,因此,造林人员在采用播种法进行造林的过程中,要对选取的林木种子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选取的林木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率,进而保障林木种植的成功率。同时,造林工作人员在种子播撒之后要做好对种植地区的管理工作,提高种子的萌发率。播撒造林法在造林过程中主要包括两种种植方法,分别为:一是播撒法,该种方法指的是直接将种子播撒在土壤表面,让种子裸露在土壤表面进行造林的一种方法,该种播撒种植的方法一般在土壤腐殖质相对较薄以及造林地块本身具备稀疏植被的地区,该种方法选取的种子要求较为严格,一般选择成活率较高的马尾松等适应性强的林木种子进行种植;二是穴播法,该种方法在进行种子播撒之前,需要在土壤表面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种子种植穴的挖掘,该种方法一般能选择在造林地区进行局部的整地作为播撒的地点,在种子播撒完成之后再用土壤将种子进行覆盖,并伴随着轻轻地按压。为了保证种子的成活率,在进行穴播之前,造林人员可以先将种子在水中进行浸泡,达到催芽的目的,确保造林的有效性。
1.2分殖造林技术
对于分殖造林技术而言,应该运用树木不同的营养器官来实施造林,充分发挥出此种造林方法的良好作用。比如,树木的根、枝干、叶、地下茎等等。通过运用分殖造林技术,一方面,可以使得林木的成活几率获得有效地提高,另一方面,也使得造林需要的经济成本得到进一步下降。与此同时,运用分殖造林这种造林方法,具体运用起来十分简单,实践应用性的特征非常明显。不过,和直播造林技术相同,此种造林方法在相关造林区域的场地方面的条件要求是非常高的。
1.3栽种法造林
栽种法造林是现阶段造林的重要方法之一,该种造林法在小面积的造林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栽种法在造林之前要先做好造林树种的育苗工作,一般在确定造林树种时,由造林人员选取合适地区进行前期的目标培育工作或者直接与苗木生产企业进行苗木的引进。在苗木准备好之后,造林人员需要预先准备好栽种地穴,地穴的直径在40~60m最佳。
在苗木种植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苗木在后期定根的过程中能够顺利地完成扎根,提高造林的成功率,种植人员要确保所种植的苗木能够固定在地穴的中间。在苗木种植完成之后,种植人员要做好对种植苗木水分的管理工作,确保其生根过程中能够有足够的水分提供其生长。该种造林方法虽然具备种植效率高以及灵活性强等显著的优势,但由于其种植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因此该种造林方法一般很少应用于大范围的造林工程之中。
2提高营林造林生产的有效管理措施
2.1重视营林工作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
人才对于任何工作高效开展,都具有重要价值,提高营林生产技术,离不开人才资源的大力支持。所以,全面提高营林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部门在结合林业具体生产需要的基础上,要积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林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培训活动,确保营林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及工作规范性都得到显著提升,进而为营林生产整体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安排专业能力强且工作稳定性高的优秀人才外出进修,有效解决营林工作中专业人才队伍断层的问题,实现营林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的目标。
2.2促进营林生产管理的创新性
现阶段我国林业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其营林工作开展的方式相对单一,主要采取的方式基于传统的营林管理方式进行开展,而造林面积与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传统营林方式在林木种植数量及种植规模上的缺陷逐渐显现。为了避免该问题的进一步出现,其管理人员要对其营林生产管理不断创新,提高其管理的有效性。针对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而言,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引进竞争性的管理方式,积极鼓励更多的营林生产的企业参与到该地区造林工作之中,不断规范并提高其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质量及有效性,提高该地区林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3优化林业经营模式
在林业经营原则的指导下,要不断创新营林模式,优化树种的搭配模式。从树种选择的角度来看,如果树林的原树种为针叶林,可以选择优质的阔叶树木在林区内进行合理的搭配,形成针叶树木与阔叶树木混合生长的模式,后期还要综合考虑市场的发展与需求,选择最佳种植模式。
2.4重点管理林木质量及产量
林业经营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管理工作者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对林木的产量与质量展开全面、系统的管理。加强培育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林木的整体质量,所以,要加大林木培育管理的力度,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林木要直接进行处理,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对于不适合某一树种的生长区域,切忌种植该树种,为林木的产量提供有力的保障。与此同时,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要根据林木的种类及生长情况,制定最佳的管理模式,要始终坚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从根本上确保林木产量及质量的提升,在确保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结束语
我国相关的营林造林部门以及相关的企业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学习现代化的造林技术以及营林生产管理的方法与措施,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使其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能够熟练地掌握核心的造林种植技术,提高其核心的竞争力,为我国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持。此外,相关的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强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宣传工作,提高人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进而减少由于不当的行为,造成我国森林资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王晓升.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J].农家参谋,2021(02):164-165.
[2]戴楠.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探讨[J].现代园艺,2020,43(11):196-197.
[3]王晓晶.新时期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J].农家参谋,2020(08):121.
[4]邵瑜.浅谈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J].农家参谋,2019(24):110.
[5]肖东红.新时期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J].江西农业,2019(20):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