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勇
大庆市恒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大庆市16331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区地面建设已经几乎达到饱和状态,继续发展的空间十分有限。所以城市建设纵向发展成为必然趋势。空中、地下的空间要想充分利用,相关技术的研发和使用也必然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其中,因为地下工程涉及管道、电线等等诸多问题,所以技术难度相对较高。其中,防水工程属于地下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而本文针对于建筑地下工程当中防水施工的相关技术要点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建议。
关键词: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前言:为了合理,高效地利用空间,近年来,地下空间的利用越来越被城市管理者以及建设者所重视。但是,因为地下空间要想合理利用,需要土壤、水质、供电线路等等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保证其正常使用且互不干扰,专业性能较高且体系庞杂,难度较大。这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和专家们的专业性,但是,即便天时、地利、人和均具备,要想保证地下工程的长久可持续使用,防水工程的完善是关键。这取决于工程的质量及使用年限。而地下防水工程的完善,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基本功防水材料的选择要谨慎
一项工程,从地下到地上的所有建筑物作为一个整体来讲,若是地下工程质量不过关,将影响地上建筑以及整体的质量。因此,地下工程决定了整个工程项目最终质量好坏的基础。而做好防水工程又是地下所有工程能否有序推进使用的前提。防水材料的科学选择必然成为防水工程能否做好的前提,因为地下工程与地上工程从结构上有着本质的差别。工程的推进过程需要考虑到土壤、水质等相关因素,所以防水材料的选择也应该随着工程结构的调整而调整,在材料选择上要考虑它的长久可持续使用性。由于地下工程缺乏通风,材料选择也应该注重对于潮湿环境的抵抗能力。另外,要注重防水材料的本身的质量,在选择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选择有口碑的生产商,避免落入不法商家的消费陷阱,从源头上,避免因材料质量问题而造成的工程质量缺陷。制作混凝土时同样需要把控好制作原料的质量,例如骨料的粗细等级要有明确区分,砂石的选择也要按照行业标准确定粗细程度。不仅如此,混凝土制作成功后,不仅要对抗压性进行测试,还要对是否有渗漏情况进行检测。防止投入使用后出现渗漏现象,影响地下工程的主体施工。
二、整体规划、统筹布局、标准施工
任何成功的事情,必然要有规范的上层指挥系统。所以首先要成立施工领导小组,小组成员要包括各个领域的专家进行常驻指导。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并且要通过多部门协商合作,对于设计图的合理性、可实施性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并且,要形成正式的文件,合同等有约束力的标准化操作规范。不仅要在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监管,还要对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进行充分的预判,并且形成应对方案。对于混凝土等基础材料的选择过程中,要进行科学管理,不定期抽样检查,并且实时更新调整配比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出现的瑕疵问题,例如缝隙,要予以重视,及时修补,并且要对无法修复的瑕疵问题进行实时记录以及说明。合理规划工程的施工先后步骤,因为施工的步骤影响整体的施工效果。所以,不同的使用环境决定着不同的施工顺序。需要注意的是,通常顶部混凝土铺贴维护后,紧接着就要将防水层面铺贴成型,最后再对防水层面进行养护。
三、注重粘合剂、混凝土等配比的科学选择和合理性
粘合剂作为材料之间的连接,起到了将整个工程材料整合的作用。所以地下工程的粘合剂要注重防水性能,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程具备防水性能。混凝土水泥,砂浆等基础材料的配比要有科学性,要符合地下环境的使用。
水的含量不应超过灰的含量太多,因为水量过多将导致混凝土缺乏粘性影响整体的工程质量。不仅如此,选择水泥时要尽可能的降低水泥的水热化,因为水热话较高的水泥不适宜使用在大体积的混凝土工程中,较高的水热化会使混凝土的内部温度超过外部过多,较大的温度应力使混凝土表面容易产生裂痕,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等性能。在灌浇过程中,要实时的按照当前情况更新技术和施工计划。混凝土的材料要尽可能地选择具备防水性能的。搅拌治土过程也需要注意,选取的石头直径要符合国家要求的标准,制土的水也要选择成分简单的净水施工,搅拌过程要时刻关注,避免离析现象。充分利用专业器械提高混凝土的密度,保证其平整性。灌浇混凝土过程中要认真持续施工,内部骨架类建材避免碰到模具,必要时选择专业螺旋栓塞。浇筑过后要压实,以便延长使用寿命。
四、注重细节完善品质
万事万物细节决定成败。很多失败的工程就是在于细节没有把控好,例如在泥沙进场后,很多施工方只是简单地进行了铺平,没有打磨的步骤。并且,防水基层的坡度过大,影响了整体的排水性,排水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出现局部存水问题,而地下环境下一旦存水,再好的防水工程也将出现漏洞;在铺设地板之前有个细节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地面整洁干燥无垃圾,材料间的缝隙宽度不得低于8mm;另一个细节就是伸缩缝的处理,伸缩缝在地下建筑工程中起到了让建筑材料热胀冷缩的弹性作用,但是伸缩缝也是缝隙,所以不能掉以轻心,也要予以重视。首先伸缩缝的填缝材料也要采用防水材质,并且在填补缝隙之前要对缝隙内的灰尘及杂物进行清理。除此之外,对浆管和固定注浆的两个管道的距离要设置合理,控制在50厘米,不得出现过大偏差,一旦出现较大偏差,一定要及时的进行调整。在注浆的操作过程中,为了增强操作的稳定性,注浆压力要控制在0.4MPa左右,还能对相关的渗漏问题进行整改。
五、长远规划,功在当代下利长期可持续使用
防水工程是个整体的工程,由于地下环境缺乏通风,一旦某处防水工程出现漏洞,若不注重后期的维护。水滴石穿,整个防水工程以及地下工程就将如同被蝼蚁磕穿的堤坝。在工程结束之后,一定要进行防水排水的检测实验。除此之外还要对缝隙等问题进行检测,每一项不可逆的缝隙记录在册,形成维护方案,定期进行查看,避免落地投入使用过后发生漏水情况,对于由于技术进步可以维护的缝隙,可以进行局部注浆,进行堵漏缝隙的操作。这种操作虽然对工程其他材料和整体性不会产生过大影响,但是,实际操作时要注意室外温度,温度过低将会导致注浆不彻底,起不到堵漏的作用。在低温环境下,需要提前用水对表面进行彻底湿润,才能达到维护目的。工程结束之后,一定要成立后期维护领导小组,提高相关技术工人的专业性,责任心。地下工程是一个对技术要求极高的工程,不仅要有专业的领导团队也同样需要配备专业的技术工人,才能有良好的配合打造出质量过硬的作品。所以,要定期对工人进行专业培训,在后期的养护过程中,也要对工人进行监督指导,形成长效机制。
结语:综上所述,地下防水工程是一项体系复杂,技术难度较高,材料选择和制作配比较为严格的工程。从工程启动,到领导班子成立,再到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的选择、技术的配置、施工过程中的细节把控、工程结束之后相关检测过程和后期维护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这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着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从业人员要在工程的整体过程中思虑周全,充分利用自然规律和科学规范的技术要求,还有严格的监督过程,才能保证地下防水工程的保质保量完成。
参考文献:
[1]何兴望.浅谈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的技术要点[J].江西建材,2021(03):119-120.
[2]李鑫,杨光,王道春,王乐.住宅建筑工程防水施工中的技术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8):47-48.
[3]渠志雅.住宅建筑工程防水施工中的技术要点分析[J].价值工程,2020,39(04):148-150.
[4]陈世磊.房建地下工程中防水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地产,2019(16):121.
[5]陈亮.高层办公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J].建筑安全,2018,33(07):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