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章恒
摘要:在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园林建设工作成为必要的发展环节,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在园林建设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植物养护技术,那么往往难以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质量。园林建设周期也较长,建设过程很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这就更需要园林建设单位加大管理办法和养护技术的研究力度,保证可以实现绿化园林高质量建设的目标。本文就其施工养护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养护技术
1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及养护管理特征
1.1系统性
园林工程建设所包含的项目内容有很多,诸如园林景观灯的安装、绿化种植、园林道路建设等。在对园林工程开展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考虑美学、建筑学、生物学等专业课程。工程施工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往往也需要考虑交通、园林、位置等诸多因素。总的来说,园林工程施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只有做好多方面统筹协调,才能顺利有序地完成相关。
1.2长效性
和其他普通建设工程较为不同,园林工程不仅包含前期的工程建设,还包含后期养护,前期建设又包含对景观和栽植植被的规划,后期养护具体指的就是,园林工程完成建设后,为了保证植被健康成长,还要加强后期养护管理。总的来说,为了确保可以充分发挥出园林工程的生态效益,必须坚持管理工作的长效性。
1.3复杂性
园林工程涉及到的施工范围较广,施工内容也较为复杂,城市规划、公园设计、绿化广场、绿化带设计等都属于园林工程施工范围。园林施工完成后,还需要对园林进行养护,养护工作又包含植被修剪、病虫害防治、园林内部清洁和保护等。整个园林施工的过程非常重视景观效果的呈现,绿化管理又十分重视成果维护,园林建设施工和绿化管理两者缺一不可。
2园林工程施工与绿化养护应用原则
2.1合理分配植物资源并科学规划园林工程
植物种类多种多样,要根据当地条件和园林主题,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植物资源的合理分配。在现有的植物类型中,为了展现具有艺术价值的园林景象,应当根据生长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宜本地气候的植物类型,确保植物处在可茁壮成长的环境中,营造良好的绿化环境。
2.2统筹安排种植比例并提升绿化工程的美观性
在工程施工工作中,为了实现统筹安排,要提升种植比例的协调性,实现有效规划。如果只在园林工程中采用单一的苗木种类,导致绿化工程景象千篇一律,难以体现现代化绿化工程的建设价值[1]。为了给居民提供更为美观的园林景象,展现生物多样性,在不同季节要选择当季的多种植物,在统筹搭配的过程中,要展现植物的层次性和秩序性。为了展现植物的生长规律和自然魅力,在不同季节要展现城市绿化工程的不同景象,提升绿化工程的美观性。
2.3规范场地管理措施并提升植物成活概率
在完成植物栽种工作后,要做好加固操作。在绿化工程中,通常采用特殊定制的工字型支撑或三角形支撑来作为树木的支撑结构,确保树木生长的合理性。这也是为了避免出现病虫害,提升植物成活率。在完成绿化建设后,还要及时做好施工场地的整理工作,避免遗漏草皮,树枝和植物包装膜,提升绿化环境的整洁性。
3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的应用措施
3.1实现充足的施工准备
在开始绿化施工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园林工程的设计范围较为广泛,所做的准备工作较多,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和具体工序逐一开展。
首先要做好环境调查,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完成设计方案的编制工作后,要制定好施工组织计划书,对施工工序进行有效安排。为了保证园林工程的顺利开展,要做好施工进度的管理工作,也就是要做好施工进度的合理规划。每个工程组都要有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各个环节的沟通协作,分享各自的工作情况,在开展工程的过程中,发生意外现象要合理应对,有效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为园林工程的后续施工提供物质保障,调整施工状态。足以见得,施工准备对绿化施工有重要影响。
3.2确保设计质量
园林规划设计是园林正式施工建设前必须开展的工作,规划设计质量会直接影响园林最终的施工效果。为了保证整个园林工程施工的顺畅性,必须提高园林设计质量。具体来说,设计单位首先要选择设计水平高的设计人员从事具体的设计工作,提高园林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待设计方案确定后,设计单位就需要对所有的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和验证,选择最为合理的设计方案,为提高园林施工质量打好基础。另外,在园林开展具体规划设计的工作中,设计人员必须了解并掌握植物搭配的方法,通过合理的搭配,提高植物移栽后的成活率。
3.3建设材料质量管理
在正式开展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认真审核施工图纸,标注出施工建设过程需要应用到的材料种类、材料标准和规格,采购人员严格按照具体的采购要求购买相应的材料。一般来讲,在每个地区,这些材料都较为常见,购买渠道较多,但是在选择供应商之前,必须全面了解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确保所购进的材料符合具体的指标。对于已经采购的材料,在具体应用前,质检部门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避免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被投入到施工使用中,继而影响整个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水平[2]。每购进一批材料,入库时,都要详尽地记录采购的时间、渠道以及具体的供应商,只有这样,后续材料应用的时候出现问题,才能第一时间找到相关人员进行协商和沟通。
3.4重视人员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需要的施工人员数量较多,施工团队包括施工安排、人员调配,负责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管理、施工安全文明等,不同的职务所负责的内容有所不同,施工前,需要做好责任划定,这样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以追责到人。为了避免发生因为工作失误所导致的施工问题,施工企业在选聘工作人员时,必须重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定期开展相应的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水平[3]。另外,在实际管理中,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降低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问题的概率。
3.5强化施工后的养护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的后续管理对整体施工也带来极大影响。通常来说,园林施工的消耗时间大概在6个月左右,但园林养护管理工作要持续进行。园林养护工作的设计范围较为广泛,包括水产管理和植物绿化[4]。在开展养护工作的过程中,技术工人要认识到工作核心,尽可能提升植物成活率,做好生态环境的日常养护。另外,要做好水厂商的管理工作,保证园林景象的正常状态,提升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要充分进行各项工作,将养护管理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提升工作质量,实现有效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园林绿化工程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空气质量,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为了持续推动园林绿化工程和谐发展,相关单位必须加强对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方法和植被养护技术的研究,合理规划,提高花草树木的栽植成活率,进而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管理水平,凸显其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李言青.关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的研究[J].居舍,2019(09):129.
[2]袁成军.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及养护技术[J].四川水泥,2019(01):156.
[3]张维囯,陈达.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6):193.
[4]刘志勇.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初探[J].福建建材,2018(1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