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健
江苏科信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 江苏省扬州市 225000
摘要:在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提高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有效性,不仅仅能够确保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同时也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对岩土工程展开施工之前,作为工作人员一定要了解施工场地的水文地质情况,最终确保建筑物的质量,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查的地位及内容。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勘查;内容
中图分类号:TU75 文献标志码:A
1、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相关岩土工程的勘探工作已经成为了工程项目开展的核心。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相关勘探工作,勘察人员要充分考虑水文地质对勘探的影响,通过对水文地质的科学分析来降低工程项目的事故发生率,进一步推动岩土工程的发展。除此之外,相关部门也要重视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的重要性,对勘探调查结果进行客观合理的分析,确保勘探区域的安全性,促进岩土工程的良性发展。
2、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查现状
2.1、充分利用地质环境
在水文地质勘察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应用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于地质环境的研究。与此同时,地质环境研究也是确保水文地质勘察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推进水文地质勘察在岩土工程勘察应用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对周围的地质环境进行分析以及掌握,这不仅仅有利于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发展,与此同时,也能够帮助工作人员了解周围可能存在的安全危险因素。只有对地质环境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够更好的应用水文地质技术。其次,应当注重对于周围环境的保护,在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地质环境是工作作业推进过程中的重点保护对象,故意的人为破坏是不能够容忍的。因此,在推进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于周围环境的保护,而环境保护从长远角度来看也是必不可少的。
2.2、提高自动化水平
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很多事物都逐渐实现了自动化。在工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水平。因此,随着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也越来越趋向于自动化水平,提升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自动化水平也成为了当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之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地球,同时也在逐渐转向其他星球。在此过程中应当不断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推进水文地质技术的合理应用。
3、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的地位
3.1、地下水水位变化带来的影响
(1)地下水水位升高。一般情况下,地下水水位线升高是由于人工灌溉、降水以及岩体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可能是这些影响因素之一造成水位线上升也可能是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总之,一般都是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果地下水水位线过高,就会对岩土工程造成一定的影响,大大阻碍了工程项目的发展进度。由于这些外界因素造成的地下水水位线升高会对岩土工程的施工带来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施工区域的土质呈现沼泽化趋势,无法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大大增加了安全隐患;第二,地下水会渗透到建筑物的底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
(2)地下水水位降低。一般来说,地下水水位线降低是由于农田灌溉、矿业开采、修建水库水坝等原因造成的,如果地下水水位线降低就会导致土壤中的含水量大大减少,严重的话还会使得地面由于干裂枯燥而下沉干裂,除此之外,还有可能出现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3.2、地下水的动力作用
一般说来,地下水的正常运动是不会对岩土工程带来什么不利影响的,但是,如果由于人为影响而导致地下水出现了异常的运动状况,就会导致岩土工程因流沙、基坑突涌等意外状况而无法进行,这样就会大大阻碍岩土工程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过度的动力作用,地下水会对边坡造成额外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边坡的稳定性。
4、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查的内容与对策
4.1、自然地理条件
在建筑工程推进的过程中,应当加大对于施工区域地理条件的勘察,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并且保证施工质量。在对地理条件进行勘察的过程中,主要包括建筑周围的水文特征以及地貌特征,其中水文特征包括气候、风向以及季风带。而地形地貌特征主要包括施工地区周围的地貌侵蚀、堆积情况以及地形情况。
4.2、地质环境
在对地质环境进行勘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了解施工区域的地理构造特征以及土壤厚度控制等各个方面。
4.3、地下水位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地质作用带来的灾害不胜枚举,而地下水对于推动地质作用灾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岩土工程进行水文地质勘察的过程中,应当对地下水位展开全面的测量,其中包括地下水位的上升和下降情况以及该地区地下水位历史情况以及流动情况。在对地下水位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在静止水位中测试一段时间后能够了解水层的渗透性。
4.4、隔水层、含水层
工作人员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运用水土地质勘查技术能够深入勘测施工区域的隔水层以及含水层,通过了解施工区域隔水层和含水层的埋藏条件以及地下水位变化和幅度,了解地下水的实际类型。同时,也能够了解含水层的实际分布以及含水层厚度。通过在确保场地地质的条件下对于水位渗流会对建筑物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展开探讨,并且判断地下水位的水质会对施工材料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通过采用现场试验的方式,了解有关建筑地下水位渗透系数的地理参数,值得工作人员注意的是,在对地下水位流向展开测定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几何法进行判定,最终了解地下水位的实际流向。
4.5、水文地质参数
在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想要确定水文地质的实际参数,工作人员可以采用抽水试验的方式展开研究,在对岩土工程展开实验的过程中,首先应当选择合适的样本,在对岩心进行选取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在展开实验的过程中,避免出现样品被污染或是破裂的情况。抽水试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了确保最终结果的正确性,工作人员应当对不同深度的水展开测量,在测量时应当采用相同的仪器设备,同时仪器设备的口径也应当确保一致,在对抽水试验进行结束之后,也应当及时补充水分,在水位恢复之后才能够进行接下来的测量工作,通过严格判定岩石对于地下水软化程度,从而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采用正确的软化方法进行实现,同时由于岩石的受力情况与干燥程度处于正比的关系,因此工作人员可以采用合理的软化方式来测定岩石的耐水性以及透水性指标。
5、结束语
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之下,水文地质勘探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在对岩土工程进行勘察的过程中,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是岩土工程施工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岩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能够确保岩土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通过对水文地质展开勘察,不仅仅能够了解地下水文信息,同时也能够为施工的完成提供安全保障,为了有效避免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地质问题,我们应当对勘查工作展开严谨的评估和研究,从而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探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9(08):184+186.
[2]高跃.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查内容及地位勘察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4):251-252.
[3]曹亚伟.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查的地位及内容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8(12):25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