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林业工程中的荒山造林方法及创新 尔依再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尔依再·热木巴依
[导读]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荒山造林的相关工作,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农业增收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之一,在植树造林的相关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森林培育工作的关键性和基础性环节,在林业的快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吉木萨尔县荒漠植被河谷次生林管护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831700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荒山造林的相关工作,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农业增收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之一,在植树造林的相关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森林培育工作的关键性和基础性环节,在林业的快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荒山造林工作的质量,就需要从细节方面进行分析,对各种较好的施工和林木保护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从创新工作的角度提升荒山造林工作的质量,为后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林业工程;荒山造林;方法;创新
        引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在林业工程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尤其体现在荒山领域的林木种植环节。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地政府应当加强重视,加快林业单位对荒山区域林木种植方法的创新改造,力求将荒山造林的成本发挥到极致。通过创新荒山造林的方法,为我国荒山区域的林木种植夯实基础,实现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荒山造林的重要性
        现代化条件下,我国的荒山造林建设工作尚处于发展过程中,究其原因,是因为社会大众以及政府职能部门认知薄弱,导致荒山造林工作在较长的时间中都不能实现革新。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以飞速增长,而代价却是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对此已提高了重视。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以生态建设当作目标的荒山造林,并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的有效措施。可有效推进林业、农业的发展,有效提升综合效果,有助于促进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增强国内林业产业结构的高度优化,推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林业工程中荒山造林的方法
        2.1技术扶持
        荒山造林工作是为了人们有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也是将丰富的森林资源进行充分保护和利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重要的林木方面的资源,也能给野生动物提供一个好的栖息地。在不断发展和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自然资源丰富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已经实现了基本的绿化工作目标,而未实现荒山绿化的地区则面临着更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人员不足、交通不便、地形复杂等诸多问题,多方面条件的不足成为这些地区荒山造林工作的阻碍。因此,还需要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加大资金与技术方面的扶持力度,在提升种植树木存活率方面多做工作。
        2.2在当下的荒山造林工作中,林业部门选择的树种
        以本地树种为主,而这些树种在气候和地质方面有着很高的契合程度,在实际的种植与养护工作中都可以保证良好的工作效果,成活率也较高。另外,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到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山体的土壤条件,根据实际的荒山造林工作的地点进行全方位和综合性的分析工作。例如,荒山的顶部因为风的侵蚀作用较严重,在土壤的组成方面与山腰、山底的土壤有着较大的差异,并且山顶的水资源相对缺乏,面临着蓄水能力不足的问题。在树种的选择上,则应该选择根系发达、吸水量大的植物,并且所选植物的根部还需要有更大的固定性。山腰地区则面临着较大雨水的冲刷作用,这就要充分考虑水土流失的问题,选择有较强抓地能力的植物进行种植,逐步改善土壤条件,从而保证苗木的存活率。因此,荒山造林工作中应该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进行分析,在荒地土壤环境和自然气候都十分恶劣的情况下,对树种的抗逆性进行考量和分析,选择高大的乔木和一些灌木等进行搭配种植,以营造良好的种植条件。
        2.3整地方式
        整地的目的是给树木提供更好的土壤条件,提高树苗的成活率。整地的方式多样,以水平沟整地和鱼鳞坑整地为主。鱼鳞坑整地主要是在干旱的山体进行。需要注意的是,采用鱼鳞坑整地时,为了防止在特殊雨少季节出现土地的塌陷,应当将土坑挖成半圆形。采用水平沟整地一般是在一些山体坡度大且土壤肥力较少的山体部分进行,利用水平沟整地时应当注意搭建土埂。


        2.4造林时间
        造林的时间也是影响植物存活率的因素,因此,在荒山造林的过程中,应根据植物生长的科学规律,进行造林工作的全面分析和处理工作,要对树苗的种类、荒山土壤条件和水分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做好综合性的考量工作。通过做好前期的分析,掌握好第一手的基础数据,最后再决定造林的方式和时间。因为荒山造林工作的地点、土壤相对而言是较贫瘠的,无论是在养分还是在水分方面都可能存在不足的现象,植物的生长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应该选择耐贫瘠、抗干旱的植物树种。在实际的栽种季节应选择春天、冬天或多雨的季节,确保栽种时有一个良好的气候环境条件。
        3林业工程中荒山造林的方法创新
        3.1容器苗造林方式
        在实践应用中,容器苗造林方式的操作较为复杂,因此采用容器苗造林方法时,对执行的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有着严格要求。实际采用容器苗造林的树苗成活率高,而且持续的效果更佳。在确定采用容器苗造林方法后,工作人员应对当地的环境进行全面科学的调研,根据结果,采用全面监控的方式控制调查的质量,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有效性。在起苗之前应该要注意保护容器苗周围的土壤,并根据树种的生长情况控制好树苗的埋入深度。除此之外,还需要保证树苗的营养袋完全被土壤埋没,保证树苗根部处于存活状态。
        3.2栽植要点
        为了保证树苗的存活率,工作人员在树苗的栽植过程中要做好各个环节的精准控制工作,在相应的控制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因为荒山造林工作面临复杂的地理环境和贫瘠的土壤,应该在种植工作之后对于苗木进行保护,例如采用湿布进行覆盖,根据树苗吸收和生长所需水分进行有效的调控。此外,还要做好植树区域的监督和后续养护工作,一方面不受来自外部的伤害,另一方面要保证树根生长的顺直状态。
        3.3裸根苗造林
        裸根苗造林特点突出,这种方法操作简便,造林成本相对较低,而且适应性较强。树苗的早期状态叫裸根苗,运用裸根苗造林成活率较高,适应环境的能力高于容器苗,能够在容器苗不易成活的地方完成造林工作,缩短造林时间。与容器苗相比,裸根苗造林在培育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容器,因此,能够避免苗木栽植后所用容器对土壤环境的污染。裸根苗的种植方式简单而且育苗周期较短,较少受到市场价格的影响,种植成本低、运输方便,更适用于大规模栽植,利于荒山造林的发展。裸根苗技术能够充分体现绿色环保造林的工程理念,最大限度地节约人力及物力资源,能够减少机械设备的应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采用裸根苗造林工作中通过枝条扦插的方式来进行造林工作,还可以栽培沙棘等抗干旱树种。
        3.4抚育管理的创新
        相关工作人员应充分结合树苗的生长时期明确灌水的时间、灌水量和灌水次数,对于荒山特殊土质的情况和树苗本身的特点,工作人员应利用“少量多灌”的方式为树苗可吸取足够的水分进行保障。如果树苗的栽种地土地非常贫瘠,树苗的生长就会缓慢,工作人员需严格遵照树苗不同的生长阶段为树苗进行施肥,例如:在树苗的快速生长期,应适当的添加氮肥和钾肥等,在树苗不断的成熟阶段,应主加钾肥,为树苗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
        结束语
        总而言之,荒山造林工作是对于林业资源的一种调配工作,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应该提升工作的科学化程度,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明霞.荒山造林主要技术及新方法的应用[J].绿色科技,2018.
        [2]王颖.孝义市林业生态建设与政府职能的研究[D].晋中:山西农业大学,2017.
        [3]王艳芳.河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固碳成效及其潜力评估[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4]夏远友.林业工程中的荒山造林方法以及创新[J].时代报告,2017(22):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