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郑艾蔓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郑艾蔓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质量影响着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汕头市建安(集团)公司  广东省汕头市  515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质量影响着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作为建筑施工的重点,为使其具有更佳的技术性操作,需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进行进一步分析。针对技术使用过程中可能面对的一系列问题,只有通过科学、严谨的研究才能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使用效果,提升建筑施工时的施工速度、缩短工期,同时确保施工质量。严格做好相关操作,全方位考虑其相关技术,确保技术的应用质量达到更佳。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技术作为一种常见的应用技术,在施工中有着重要作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也体现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实际工作中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提升技术应用水平,规避质量问题,延长建筑项目的使用周期,为施工提供质量保障,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能够为土木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混凝土在施工难度、性能、体积方面与一般混凝土有着较大区别,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①体积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顾名思义,与普通形式的混凝土结构进行比较,在厚度与体积方面会大得多。②连续性要求高。要保证混凝土结构避免出现不齐全或者分裂现象,在浇灌时不能间隔,必须保证其连续性。而大体积混凝土对此方面的要求则更高,比如在浇灌时间、浇灌速度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规定。③防渗性要求高。大体积混凝土有着使用量大、结构表面易出现裂缝、断面多等特点。而大体积混凝土一般用于地面以下或者工程基础结构部分,但是地下环境通常比较潮湿,混凝土在此环境下会发生水化,并释放水化热,产生较大温度应力与收缩应力,致使混凝土表面开裂,随着裂缝的逐渐变大,混凝土的耐久性、整体性以及防渗性都会不断降低,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工程施工时必须在防渗性方面做好对应措施。
        2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2.1施工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应用时,应当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这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与前提。因此在施工流程中各阶段的准备工作相当重要,其能促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稳步进行。首先需要配备各种类型的施工工具,比如配电箱、平板振捣器、混凝土插入式振捣器、塔吊、水泵、扫把、平锹、尖锹、铝合金刮尺、白线等,备齐各个阶段的施工工具,避免因施工工具不足导致相关施工技术无法顺利开展。其次,准备好混凝土施工技术实施中所需的各项材料,比如有害物质较少的水资源、膨胀系数较小的骨料。最后,还应合理分析施工各个阶段所需的施工技术,避免盲目、不切适宜地使用施工技术,并在施工前检查各种机械设备,在保证无误的情况下再进行施工。
        2.2混凝土制备的数据比例控制
        混凝土的制备对混凝土质量具有较强的影响,对此为保障混凝土使用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就混凝土制备的数据比例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明确原材料之后,为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的制备质量,需要就各材料的比例进行调试,以保障混凝土能够满足工程使用需求。建筑工程之间受工程类型与建筑环境的影响,不同建筑工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制备需求具有差异性,因此为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施工人员需要首先就混凝土制备的数据比例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障各原材料性能的凸显。
        2.3搅拌技术
        建筑工程中最基本的施工材料就是混凝土,混凝土的使用和养护对整体建筑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是一个非常具有技术操作性的过程。一般混凝土都具有流动性、粘结性和保水性,这些都是混凝土的基本要求。要想达到这样的要求,就要对混凝土进行搅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把控水和水泥的比例,充分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而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要求。

另外还要把握好石子的添加比例,再结合实际的需求对泥砂的比例也要严格控制,在对水的用量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对于外加的使用要合理规划,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添加。在进行搅拌的时候,要结合混凝土使用的时间,具体的用途,施工季节和环境温度进行控制,合理地控制混凝土初次凝固的时间,制作出符合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和料。保证在施工的时候混凝土可以顺利地进行运输,泵送和浇筑,振捣,成型等,尽可能地发挥出混凝土搅拌的作用,实现混凝土构件施工。
        2.4混凝土的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开展之前,首先需要做的是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在混凝土配制好之后,严禁向其中加入水,严禁使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混凝土。如果是使用分层浇筑法的话,在各层混凝土初凝之前,需要保证每一层的混凝土都均匀的被上层的混凝土覆盖密实,同时还要能够保证上下层之间混凝土的浇筑时间要能够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这样就能够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进行有效的把控。除此之外,浇筑环境和气候的选择对于最终的浇筑质量也有着较大的影响,要尽量避免雨季浇筑,如果浇筑环境的温度较高,在浇筑的过程中还要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
        2.5温度控制
        通常来说,为了避免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要将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控制在20℃以内。如果混凝土的性能水平较高,具有较强的抗裂能力,可以适当放宽温差区间,将温差控制在20℃~24℃之间。另外,为了快速而精准地完成测温工作,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要提前埋设好测温管,结合外部测温仪器进行有效对比,发现温差过大时,要及时进行补救。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温度进行有效控制:其一,当外部温度超过内部温度时,可在混凝土外部泼洒冷水,从而实现外部降温,但要避免泼洒过多水分,造成混凝土的含水量过高。其二,当内部温度超过外部温度时,在浇筑工作中要提前预埋好冷水管,向冷水管内注入冷水,实现内部降温。其三,混凝土的正值温度过高,也就是整体温度过高,要同时进行降温操作。其四,混凝土的负值温度过低,也就是整体温度过低,要采取有效的增温保暖措施,比如覆盖塑料膜,铺设草席等。
        2.6混凝土的养护
        水泥在进行浇筑完成后会产生很强的水化热,如果水化热产生或者放出热量的速度和大小超过相关要求会对水泥水化的进程造成影响。水化热太快就会造成混凝土温差太大,非常容易出现混凝土构造产生裂缝,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建筑工程的质量。所以,要结合建筑施工不同的位置和需求,选择合适类型的混凝土,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混凝土的养护实际上就是对其温度和湿度进行把控,有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两种方式。为了使水泥能够充分地进行水化,要对混凝土进行覆盖保护,尽量不让其暴露在外面,减少表面的水汽流失。在混凝土最外面的一层凝固前,用刷子对其表面进行搓压,等到表面光滑之后再次进行覆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进行覆盖的时候覆盖物不要和混凝土外表接触,避免混凝土在凝固的过程中和覆盖物粘连在一起。
        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为了使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实用性和耐久性得到可靠的保障,我们要能够继续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研究力度,要能够在现有技术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优化升级,为整个建筑行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田维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0).
        [2]庞永志.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4(5):74-74.
        [3]邓东海.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7(6).
        [4]张华.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四川水泥,2020(12):27-28.
        [5]董哲勍.多变截面大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福建建材,2020(11):42-43+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