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中机电一体化应用的问题研究 徐祥文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徐祥文
[导读] 摘要:机电一体化是指一种将信息处理、控制功能融合、附加到机械装置中的复合化技术,将该技术应用到市政工程建设中,能够提高工程建设的精度和质量,因此,应针对该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以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促进市政工程的机电一体化,推动市政工程领域的发展。
        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江西南昌  330000
        摘要:机电一体化是指一种将信息处理、控制功能融合、附加到机械装置中的复合化技术,将该技术应用到市政工程建设中,能够提高工程建设的精度和质量,因此,应针对该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以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促进市政工程的机电一体化,推动市政工程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市政工程;机电一体化;应用
        1机电一体化技术特征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其他有关技术相比,其是多种技术结合发展的综合体,因此关于机电一体化的发展不能只注重技术的某一个层面,而应当将多种核心技术进行创新发展,构建出性能突出的机电一体化设施与技术。大部分研究表明,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科学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不但可以使生产效果出现质的提升,还能够有效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体积小、重量轻,因为机械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改革发展,机电一体化设备体积越来越小,所以其得到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2)生产效率高,为了满足市场对经济的需求,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生产制作都采用了许多高效保质的生产技术;3)安全性高,机电一体化设备运用了较多先进的信息技术,因此其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只需要通过计算机进行操作,就能够满足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操作需求。
        2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机电一体化的进一步完善,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因此,当前相关领域的学者通过大量研究,为机电一体化的完善和相应科学体系的形成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多学科交叉综合发展是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发展趋势,通过结合包括电子、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在内的多项学科内容,实现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为人类生活带来福音。
        2.1智能发展
        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结合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发展的重点。因此,在机电一体化的建设过程中,人工智能逐渐成为了主要的研究内容,获得国内外高度重视。智能化主要是对机器人行为的描述。在机电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通过进行理论控制,并融合包括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运筹学、人工智能等在内的多项新思想和新内容,使机器人具有模拟人类智能的能力。在决策推理上,使机器人具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和自主能力,逻辑思维方式也逐渐向人类靠近,并在此达到更高的控制目标。因此,模块化成为其中一项极为艰巨的工程。智能发展对于机电一体化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标准发展
        研制和开发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将会直接决定机电一体化革新的效率及质量。但是在具体的标准机械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等研制过程中又不得不面对十分繁杂的生产工序;再加上生产厂家众多,产品种类繁杂,使得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变得更加复杂。因此,为了开发出既能够大规模生产,又能够满足定制标准的新产品,厂家应当充分利用标准单元的优势,通过研发出集减速、智能调速、电机等优势于一体的动力单元和能够做到视觉处理、图像处理等多项功能的控制单元,以保障各个单元、各个部件在匹配和接口时能够顺利进行。
        2.3依托网络
        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在于,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所取得最突出的成就,政治、军事、教育,乃至日常生活都在网络技术的影响之下实现了飞速的变革。网络将全球经济、生产进行了紧密连接,使企业竞争具有全球化特点。随着网络的普及,远程控制终端这一机电一体化产品也得到新的变革,远程控制技术、监视技术迎来了新一轮的革新热潮。并且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独到的功能,若质量符合标准,在全球市场的销售上也将会十分火热。


        3市政工程中机电一体化应用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完善配套制度
        在配套制度方面,应根据市政工程运行、施工的机电一体化程度,按照各岗位工作者的实际工作程序,编制配套制度,使配套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其指导、规范工作者日常工作行为的作用,提升市政工程的机电一体化应用水平。以市政工程施工机电一体化的配套制度建设为例,在制度建设中,应考虑设备中的信息处理、控制装置运行状态、规律,清晰梳理这部分装置的调试、养护操作程序、步骤,然后,按照现行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规范、要求等方面文件,为各项程序步骤设置相应操作标准、操作规范,再基于此,整理出一套关于机电一体化装置的操作管理制度条款,并将该部分条款设置在原有的制度内容中,之后进行修正、整理,形成新的施工配套制度,以规范化工作者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增强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3.2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在设备操作方面,为了更好地实现机电一体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应做好相应的设备操作培训,并及时下发设备操作细则,缓解该项应用问题,提升机电一体的应用水平。在此过程中,应注重实践操作培训,并积极组织实践操作培训活动,同时,也要清晰梳理各类设备的操作步骤、操作标准,然后,编制出设备操作细则,再将细则纳入实践操作培训内容中,深化工作者对操作细则的理解,提升其设备操作能力,以促进机电一体化在市政工程中的顺利使用。
        3.3加强配套安全防护系统的建设
        在设施配置方面,在软件设施配置中,应注意做好配套安全防护系统的建设,并积极引入防火墙、信息加密等技术,完善软件设施配置,缓解该项机电一体化应用问题。在此过程中,考虑到机电一体化的软件架构中存在大量的边界位置,因此,需加强防火墙的配置,同时,还要借助SSL技术为中控部分的TCP/IP上设置安全协议,规避信息泄露风险。此外,还可以直接在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市场上,购买定制的信息安全防护方案,以深入优化信息安全防护效果,消除设施配置方面的问题。
        3.4合理设计供电线路
        在设备供电方面,应在原有的备用供电体系基础上合理化供电线路设计,以保证不间断供电,增强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效果。在此过程中,工作者可以采用分阶段母线形式的供电线路设计方案,分别为各个系统设置单独回路,同时,还要注意在回路线路设置时,避免缆线的交叉或距离过近,而且应结合变电站的分布,整合设备供电体系设计方案,降低突发断电事故对市政机电一体化工程运行的影响,以缓解设施供电方面的问题,深入优化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效果。
        3.5优化通信技术应用系统
        在通信技术设施建设中,可以考虑保留原有通讯工作流程,并引入Aeonix技术,构建出一个低成本、灵活的纯IP平台,形成一个Aeonix软交网络,以借助星型组网实现收费站、直属机构的纯IP通信,这样可以有效降低通信费用,减少通信技术革新对资金的需求,增强市政工程的机电一体化发展水平。此外,通信技术的应用也使得原有的市政工程运行机制中出现的冗余,管理部门通过加大冗余的裁撤,可以降低市政工程的运行成本,并将节约出来的成本用于通信技术建设,即可有效解决机电一体化应用中的通信建设问题,达到更好的市政工程运行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机电一体化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多技术融合成为其主要发展趋势,是多向技术的智慧结晶。相信,机电一体化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门玲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11):118-119.
        [2]赵向威.试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科学技术创新,2019(29):195-196.
        [3]孙志鹏.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炭企业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门窗,2019(17):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