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肖涛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肖涛
[导读] 摘要:国家对公路交通工程规划建设有着越来越高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国家也在不断提高公路建设的标准和要求。
        中铁十九局集团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国家对公路交通工程规划建设有着越来越高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国家也在不断提高公路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公路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期公路交通的安全和使用寿命。如果质量不达标,将不可避免地严重威胁人们的出行安全。路基路面施工作为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控制的重点。只有合理的选择和利用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才能保证路基路面施工的质量,提高公路运行的稳定性,并满足国家出行的需要和国家质量标准。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当前道路路基路面施工常见问题的分析,合理应用施工技术,加强施工过程管理,以优化路桥施工质量,提高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水平效果。
        关键词:路桥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1路桥路面及路基施工程序
        1.1施工测量
        为了更好的控制路桥路面和路基的质量,在施工前要注意测量环节。结合施工需要,通过对设计图纸的研究,对道路中线进行现场现场修复,同时明确构筑物的位置,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
        施工单位应当将图纸上的平面内容转换为实际位置,如形状、位置、所需标高校准等,并标记实际施工截面,使各环节的操作与图纸要求一致。在实际施工中,对导线和水准点的数据要重新详细测量,对图纸要多次检查,对实际操作中的误差进行控制,掌握误差值。
        施工单位要注意测量和布设环节,在精确的数据下完成每一道工序,使纵横断面都能准确定位。复测时,综合桩的地面标高应与水平基底标高同时复测,以明确结构及要求的几何尺寸,减少误差。施工单位应当收集、绘制铺设在路面下的管网路线数据,并结合设计图纸完成全面、准确的施工勘测。
        1.2路基开挖
        路基开挖前,施工单位应优化防渗工作,及时清理地表,清除顽固障碍物,并做好排水环节的设计,如在合适的位置增设排水沟或截水沟。
        施工单位在开挖前应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勘察。通过对固定方案的设计,施工时可以不受邻近结构的影响,表现出较强的施工安全性。对于地质构造复杂的施工断面,施工单位应采用人工操作,配合自卸设备、大小挖掘机等设备进行开挖。
        实际操作时必须结合边坡实际情况,按照自上而下的施工原则进行开挖,避免多挖的情况,应根据图纸降低少挖的整体概率,不可超挖。若在开挖过程中发现土质的变化,须及时上报,对施工方案进行针对性优化处理。
        1.3路堤填筑
        部分大段路需要进行路堤填筑,施工单位应对土松铺系数完成精准收集,以确定后续的压实次数,提升路面及路基的耐久性、平整性。
        路基进行填方时,施工单位应结合土质试验,配合压实度、填土厚度等数据完成后续操作,与建设的实际需求相契合,保证填土干密度,凸显较高的压实度。
        针对同一坑中的土质,施工人员应注重土质变化,从多角度观察,对土质异常进行有效把控,使填土后的路面有更高的平整度,避免后续使用中的积水问题。除此之外,不同区段选用的压实方案存在差异,应划分为多个工序,避免压路机无法压实,保障土体密度,提升路面、路基的整体质量及施工水平。
        2路桥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2.1路桥路基防护技术
        在路桥施工过程中,地层的形成可能会受到破坏。因此,我们需要施加反作用力来保证地层处于平衡状态。当路基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使用时,周围环境会对其产生侵蚀,危及路基的稳定性。为了保证路基的使用效果,需要引入路基防护技术,有效解决路基坡面的岩土风化、地表水冲刷等问题,充分保证路基坡面的稳定性,从整体上为路基边坡稳定性提供保障。当前石砌筑是常用的路基防护技术。在路基坡面防护施工中,用混凝土预制块在路堤边坡位置进行砌筑,并且借助带窗孔的连片良好处理路堑边坡。混凝土喷射和挂网防护也是当前路基边坡防护中常用的技术,针对易风化岩石有着良好的防护效果。


        2.2路桥工程建设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路桥工程建设常常会遇到软土地质,如果没有合理处理很容易导致桥头搭板和桥梁伸缩缝处出现桥头跳车现象。为了避免沉降造成的路基路面不稳现象出现,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软土施工方案。当前常用的软土处理技术包括置换法、灌浆法、挤密法等。如果软土地基的厚度在3cm以内可以采用置换方法,用稳定性好、强度大的材料置换软土地质,将地基的稳定性提升。在土层位移问题上,可以充分利用土工格栅技术,避免不均匀应力出现影响路基路面的稳定性。
        2.3路基填筑及路面摊铺技术
        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情况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路桥工程质量的好坏。作为路桥工程中关键部位,路基路面施工关系着整体建设效果。为此,我们需要做好施工准备,加强施工过程技术控制。
        第一,施工放样。在正式开始路基施工前需要复测施工现场的各项数据,导线、中线、水准点都是复测的重要内容。在复测合格后工作人员要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做好导线和水准点的加入。在完成测量作业后,需要由监理工程师审核确认测量的数据,最后以图纸的要求为基础做好基准线等位置的测量放样。
        第二,合理选择路基填筑方式。当前,先采用水平层填筑再使用逐层填筑的方式是路堤填筑作业常用的施工方式。
        第三,摊铺。一般在摊铺施工时需要应用到诸多大型设备。施工单位要提前准备好推土机、平地机等,提前修整需要摊铺的路面,做好高度的调整,并且根据路堤试验段的数据确定好具体的摊铺厚度。大部分路桥工程按照10mm-200mm的标准控制松铺厚度。
        第四,碾压施工。在完成摊铺作业后压路机等设备可以进场完成碾压作业。通常按照初压、复压、终压的步骤完成碾压施工作业。在初压阶段,使用的是轻型压路机,之后可以改用重型压路机。在碾压过程中注意保持压路机的匀速运行,不得在碾压途中停留或者掉头。
        2.4搭板设计
        通常按照如下三点要去控制板坯长度。其一,为了避免道路结构受到沉降问题的影响而出现损坏的情况,可以按照1/300至1/200的标准设置过度搭板倾斜角,从而保证在无法及时处理沉降问题时加重垂直坡度。其二,对板坯长度进行合理控制,需要保证板坯能够和另一侧基座相接,从而保证压实土壤或者重合于背面间隙。
        2.5路基排水
        路基排水是需要重点控制的工作。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排水的有效性与公路使用寿命、后期的使用质量安全都有着直接影响,路基整体性能会直接受到含水量问题的影响。
        2.6路基路面的养护和维修
        路基路面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为了避免病害扩大化,避免对正常通车产生影响,需要加强养护维修路基路面。预防性养护和部分修补是当前常用的两种养护维修管理模式。所谓预防性养护,是在病害发生前或者只发生轻微病害的路基路面上采取处理措施,避免路基路面发生更加严重的损坏,将以为因素和环境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尽量降低。通过早期养护能够降低交通负荷超标而造成的公路使用寿命缩短现象发生,有助于路基路面使用性能的优化,有助于路桥工程使用寿命的延长。部分修补是对已经发生病害的部分进行处理。
        3结束语
        总之,作为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路桥工程路基、路面的施工效果直接影响到市民的出行安全。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技术管理,提升技术应用水平,促进路桥行业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成栋.路桥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20(21):265+267.
        [2]李赋俊.路桥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20(15):210.
        [3]黄跃.路桥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J].居业,2020(2):101-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