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期   作者:李友
[导读] 建筑行业会对水资源等相关方面产生巨大的损耗。
        李友
        汉滨区村镇建设与建筑节能事务所     陕西 安康      725000
        摘要:建筑行业会对水资源等相关方面产生巨大的损耗。针对于这样的情况,就需要着重做好节能节水工作,在给排水施工过程中切实有效的应用更为先进的节能节水技术,充分利用水资源,使其利用价值得到更显著的提升,以此促进整体建筑行业实现良性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探讨。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
引言
        近年来,建筑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们的节能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因此,对绿色建筑节能节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应重视绿色节水节能技术的作用,促进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发展,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通过一系列技术设计改进措施,实现节能。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实施起来仍然困难重重。同时,施工水平、产品管理和监督不完善,决定了必须加强管理。在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中,节能节水的目标是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1、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的重要意义
1.1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如今,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难题之一。水资源短缺不仅会导致生态环境问题,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节能节水技术拓展应用到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增大水资源利用率。另外,这对于打造节能环保型建筑,创造智慧化、集约化城市,推动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进步也具有重要意义。
1.2生产生活的现实需求
        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可以说,水资源在人类生存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水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得水资源供应短缺问题越来越显著。将节能节水技术拓展应用到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发挥出水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进而推动整个建筑行业,乃至全社会的良好发展。
2、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2.1给排水系统能源消耗较大
        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给水系统发生超压出流问题,主要是因为设计人员缺乏环保意识,导致给水系统长期处于高压的状态,从而浪费了水资源。另外,建筑排水系统存在的浪费问题,是因为排水系统安装在隐蔽区域,而当排水系统发生问题后,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延误了问题处理的时间,因此水资源的浪费,会影响整个建筑的给排水体系,后期维护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2.2热水供应系统的问题
        根据调查分析研究,调查者发现一个普遍现象,热水供应系统中存在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尤为严重。在使用热水供应系统时,热水供应系统会有预热的一个阶段,在热水放出之前会在管道中放出一部分冷水,而一般情况下,对于这部分冷水的处理办法就是直接放掉,从而造成这部分冷水资源的浪费。因此,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在使用热水供应系统之前,可以对该系统进行合理调配,适当加入新系统进行改进,或者提前设定好冷水的收集方式,将这部分冷水累积起来,可以回收用于其他方面。
2.3节水及节能技术应用重视程度不够
        当下很多住宅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之中,相关的设计团队以及最终的建设团队,对于住宅建筑给排水的节能节水改革并不重视。认为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以及建设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为建筑本身设计相应的给排水管道,保证日常的生活需要即可。这就导致在设计以及建设的过程之中,并没有充分应用到当下市场上的节水节能技术以及相关的先进设备。这自然而然就使得相关的节水节能改革没有办法顺利的进行。


3、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水技术的应用
3.1科学合理的收集和应用雨水
        为了使水资源得到更有效的节约,节水技术得到最大程度的应用,可以有效通过屋顶节水设计等相关措施,更全面深入的收集雨水资源,净化雨水,有效增加水资源的供给途径,以此使中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得到充分的解决,进而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政府和相关企业要结合实际的发展情况,充分应用高新技术,进一步有效构建更系统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和体系,以此实现雨水的二次利用,把收集而来的雨水在厕所冲洗、市政道路洒水等相关方面得到切实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能够为整体的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提供必要的优质水源。值得关注的是,要进一步提升对自然降水的利用率。自然降水是特别便利而且丰富的水资源获取渠道,当前中国对于雨水的利用率并不是很高,有着极大的提升空间,所以要着重做好雨水的回收利用工作,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促进建筑给排水节能技术的高效利用,充分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3.2完善管道设计
        为了解决管道泄漏问题,建筑企业要加强控制管道质量,加大施工监管力度,保障整体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中利用合格的材料,以满足建筑给排水设计标准。此外,还要定期维护建筑给排水系统,及时解决泄漏问题,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在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合理设计管道的位置和形态,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以减少管道承受的挤压力。在设计管道形态的过程中,要减少拐弯和交叉等情况的发生,保障形态设计的合理性,以避免发生管道泄漏问题。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还要合理进行选材设计,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管道材料。
3.3合理分配给水系统压力
        当前,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志。根据国家规定,城市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系统必须严格按照各分区卫生器具配水点的静水压力要求进行布局设计。通常情况下,静水压力要控制在0.35兆帕至0.45兆帕之间。然而,在实际建筑工程设计中,部分设计人员为节约投资成本,往往在居民用水点的静水压力达到0.35兆帕时就停止减压。而这样的设计方式,会增大管道中水流的压力,加快卫生器具的出水速度,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由此可见,对城市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分区压力开展合理分配至关重要。在给排水工程系统设计中,设计人员可以在配水点安装减压阀门、节流孔板等工具,将水管压力控制在0.2兆帕之内,从而在满足居民正常用水需求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控制水资源浪费。
3.4运用新型材料
        通过合理选择各项施工材料,能够明显提升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如果采用传统的施工材料,已经无法完全满足节水节能施工要求,材料质量问题不断增多,一旦出现水管破裂现象,会浪费较多水资源。通过应用新型材料,不仅能够提升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而且可以节省大量水资源,确保水资源得到良好利用。此外,通过应用新型材料,大力提倡节能节水技术,并合理划分消防给水系统和生活给水系统,能够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损耗。要想进一步满足建筑消防用水要求,做好水压分区工作特别重要,可以适当提升生活给水管道承载力,防止出现超量供水现象,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施工单位要结合建筑消防给水需求,设置多个水泵,并从经济角度来分析,将消防与生活系统有效分离,不仅能够减少水资源损耗,而且可以提高管道的安全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分析,能够明显看出,在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日益广泛的应用多种类型的节能和节水技术,对此,要高度关注,进一步提升节能节水的技术水平,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进,结合实际工程的运行情况,贯彻落实节能环保、低成本、高效率的基本原则,使水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更显著的提升,从而推进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更有效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彭伟荣.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J].湖北造纸,2020,(3).12-15.
[2]张泓,袁芳.浅析技术进步、清洁能源与环境保护[J].数字化用户,2020,(33).110.
[3]邓海明.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应用研究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8):3015.
[4]段金明.真空排污系统输送机理及系统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1-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