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管理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期   作者:王丽霞
[导读] 随着电力工程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王丽霞
        聊城市光明电力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莘县分公司    山东省   聊城市   252400
        
        摘要:随着电力工程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建设的难度系数越来越大,所以必须要对技术进行不断的强化,对质量做好全面性的控制,以及对建设整个过程进行强化性的监督,保证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建设,能够满足各项实际要求,从而使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具体应用
        引言
        我国的地理环境具备一定的复杂性,输电线路工程设计人员应结合施工地点的地理环境来进行施工设计。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选择不同的施工技术,从而间接地提升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效率。在我国电力系统的建设取得一定的成就后,为能使电力系统建设能够持续不断的发展,电力施工单位对于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的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相关技术人员也在不断地对电力工程领域的技术进行研究。
        1我国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主要内容概述
        当前我国输电线路工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接地技术、防雷措施及施工天气的选择。导线在雷雨天气时,若没有做好防雷措施极有可能遭到雷电攻击,导致导线损坏,甚至对人身安全也会造成巨大威胁。输电线路在经受过雷电攻击后极易引起跳闸事故,人们的生活及企业的生产都将会受到影响,最终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电力施工单位在进行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时应做好输电线的避雷措施,目前最常用的避雷方式是通过避雷线的架设使电流能够分散传输,这能够有效地减少流经杆塔的电流,从而使导线能避免雷电的冲击,使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性能得以提升。在进行输电线路工程项目的设计时应重视接地工作的重要性,接地工作与防雷措施都能有效减少输电线路被雷电攻击后产生的消极影响,效降低雷电导致的跳闸故障产生的概率,从而使输电线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有最为基础的保障。天气对于输电线路工程的开展具有极大影响,雷雨天气或高温天气都极其不利于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工作人员在这类天气下进行的施工危险指数非常高。一个理想的天气状况能使输电线路建设的施工变得事半功倍,并能提高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因此在进行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时应注重天气情况的勘测,相关人员应收集全面的资料,如对施工场地的气象观测,对施工场地的气候条件、施工环境、特殊地貌进行详细的调查和了解,以此选择最佳的日期与地点来开展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使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能够得到保障。
        2存在的问题
        输电线路工程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因为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数量比较多,而且人员比较集中,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地方施工的时候,无法分配太多专业施工人员,有时候需要临时雇用一批施工人员,这些施工人员缺少专业的培训,整体素质也比较低,如果直接参与施工工作的话,就会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而且,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电力需求量的增加,施工单位为了缩短施工工期,就会忽略工程的质量,严重影响到了施工的安全性。因为自然环境的原因,输电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毕竟我国的地域比较广阔,地质情况丰富,经常会在特殊的环境中施工,加上天气变化的影响,也增加了很多风险。
        3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
        3.1 基础施工技术
        进行基础施工时,首要一点就是要对现场环境进行全面勘察,根据地理环境特征来确定最佳施工路径,降低作业难度,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杆塔下设坑道时,注意的要点在于掏挖施工、岩地施工基础以及联合基础技术等方面。

一般来讲如果面对的是软土质环境,挖坑适用于掏挖技术,合理确定掏挖位置,并且在开挖完毕后还需要利用混凝土浇筑加固,确保杆塔基础的稳固性。混凝土基础浇筑完毕后,利用振捣器进行充分振捣,直到表面不再有气泡冒出为止,以及要做好混凝土防塌作业。如果是面对岩石较多的区域环境,需要对岩石进行打孔浇筑施工,且要注意不得损坏岩石的整体性。另外,还有部分需要针对挖掘难度较大的环境,需要设置基础底板,并将基础底板与杆塔浇筑成一个整体,提高受力均匀性,提高杆塔的整体稳定性。
        3.2 架空线路铺设
        一是布线。当面对的作业环境不同时,所适用的布线方法不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常见的放线形式包括张力展放与拖地展放两种,选择张力展放形式时,注意线路不要与地面接触,可以更有效地预防线路磨损,同时又能够保证较高的作业效率,但是因为是机械作业,此方面投入的成本会增加。另外,在布线过程中要时刻观察线路是否出现破损,同时注意将线路水平张力控制在最大张力的 20% 以内。二是紧线。紧线前需要确认导线所在滑车中的位置,预防紧线过程中导线出槽。将线路捋顺确认没有绞绕的情况,并适当调试压接管位置。对需要设置的接地线设备需要提前准备好,然后才可以组织进行紧线作业。
        3.3 杆塔施工技术
        一是电杆就位。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电杆和预制构件不得产生碰撞,需要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装卸时需要安排专人现场监管,以免发生急剧坠落或不正确支吊的情况,对于部分杆顶封堵脱落的情况需要及时补封。将电杆运输到相应位置后将其竖直立好,控制位置偏差在允许范围内,例如横向位移小于20m m ,杆梢位移小于杆梢直径的 1/2。另外,转角杆需要向外角预偏,紧线后电杆不得向内角倾斜,同时向外角倾斜造成的杆梢位移需要小于杆梢直径。二是基坑施工。根据设计图纸提前对电杆基坑进行准确定位,一般来讲直线杆的横线路方向位移要控制在 50m m 以内,顺线路方向位移则需要控制在设计档距离的 3% 以内。另外,分支杆、转角杆、横线路以及顺线路方向的位移全部需要控制在 50m m 以内。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已存地下管线或者其他障碍物时,位移量超出最大允许值的情况,假如位移量在 1 个杆根便可以通过加卡盘或者拉线盘等方式来处理,相反位移量过大便需要对电杆位置进行重新定位。面对不同的地质水文条件时,同样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工艺做好基坑处理,保证基坑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固性,包括水田、地下水位较高以及土质松软的区域,可以通过加卡盘、人字拉线以及混凝土浇筑基础等方式进行电杆基础的加固;如果遇到有水流冲刷的区域,还需要设置围台或围桩。
        3.4 防雷处理施工
        针对配电变压器、柱上开关、敞开刀闸、户外电缆头等设备均需要安装避雷器,且尽量设置在与被保护设备的近距离位置,一般电气距离以在5m 以内为宜。架空线路的防雷处理施工,需要对新建绝缘线路直线杆安装外间隙氧化锌避雷器,内置避雷器柱式绝缘子。已建绝缘线路直线杆可以应用外间隙氧化锌避雷器或者双向穿刺型放电线夹,应用双向穿刺型放电线夹时需要考虑季节性因素,配置相应的扭矩螺母、扭断螺母以及紧固线夹。另外,通过搭架的结构也可以达到一定防雷效果,安装相关引导装置,将雷击产生的过大雷电流引导到地面,以此来实现对设备的可靠保护。
        结束语
        本文对我国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技术展开了分析和研究,使用的无人机可以帮助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持续性发展,给我国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高压输电线路工程需要不断地创新,研究新的技术,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输电线路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文岗.500kV输电工程线路施工技术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09):84-85.
        [2] 贾刚强.输电工程线路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1):96-97.
        [3] 陈鑫.输电工程线路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30):228-2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