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相关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期   作者:曾凯
[导读] 城市道路交通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不可分,
        曾凯
        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城市道路交通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不可分,伴随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已经不再符合道路发展需求。在当下城市道路设计中,普遍存在缺陷与诸多问题,急需解决处理,否则会影响到交通安全,造成交通拥堵。因而针对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的思路与技术关键点进行探究,有极大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思路;技术关键点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促使公路路网不断完善,桥梁作为公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在快速发展。解决公路设计的隐患是保障人民出行的关键,更是提高我国道路安全稳定性的重点,认清当前公路设计中的隐患和潜在问题,是提高公路建设质量和水平的有效途径。
1市政道路的设计现状
        1.1市政道路环境保护方面考虑不够全面
        要想进行市政道路的建设,那么在建设时不可避免地要对原有的建筑及环境进行一定的拆除或者破坏,这是道路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城市的发展及形成需要经历悠久的岁月,并且在朝代的更替中也会留下一定的文化遗产,并成为城市的地标式建筑,而在对市政道路进行改造时就需要对原有的建筑进行一定的拆除,这样就对城市的文化内涵造成一定的破坏。如果要在保留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实现市政道路的改进,那么必然就增加了设计及道路改造的难度,而有些城市为了市政道路能够更加符合现代化城市的要求,并发挥其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忽视了城市原有风貌的保护,城市的人文特征也受到一定的破坏,而且在道路改进的施工中也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2城市红绿灯数量不足分布不合理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在设置红绿灯的时候都将其设置在繁忙的交通路口,但一些城市道路和城外道路相接的部分和一些三岔路口红绿灯设置的数量却相对较少,这样就会导致这些路口出现交通拥堵的现象,直接影响整个城市的交通秩序。另外,有些地方还会存在红绿灯分布不合理的情况,有的地段红绿灯设置数量过于密集,三种颜色指示灯的时间设置缺乏规律或者不符合实际道路流量特点,这也是容易引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
        1.3忽视交通情况分析
        交通情况分析是影响道路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不仅包含流向、流量、车辆组成,还涉及车速、周边路网等诸多因素,要提升道路设计质量,就必须注重这些要素的系统分析。然而在当前设计中,道路设计忽视交通情况分析的情况层出不穷,如设计人员没有考虑到路网规划要求,对于道路的等级定位不合理,导致部分道路与城市其他道路不均衡等;还有的项目在设计中随意加大设计道路的宽度;此外,在穿越中心区的道路设计中,还存在对于车辆优先的设计不合理问题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道路通行的效率,给人们的出行安全造成了较大威胁。
        1.4设计与经济间的矛盾性
        设计与经济之间的矛盾性隐患问题大多出现在理想设计与成本投入之间,实际施工中可能无法实现全部设计想法。在控制成本较低的情况下,可能会选择低价材料,而这会影响整体公路桥梁质量,产生设计隐患。当前,任何领域和行业的竞争压力都非常大,资源或者经济上的压力迫使设计逐渐走向开源节流。节约成本、压缩工资的工作状态有时给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带来诸多限制,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很难照顾全面,进而留下潜在隐患。


2改进市政道路设计的可行对策
        2.1合理设计支路及交叉路口
        在以往的城市道路的建设中,设计人员总是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主干道的建设上而对支路和交叉路口等方面的建设存在一定的疏忽,然而支路和交叉路口在分散交通压力上存在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够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支路,那么其能够在分散主干道人流、减少拥堵等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所以设计工作人员要充分重视支路及交叉路口的建设。在建设时要对该路段的交通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如果该路段的人流量比较大,那么就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对设计标准进行提升。在交叉路口的建设中指示灯是非常重要的,其可以有效地避免行人与车辆的相互交织使得交通更加有秩序,此外有调查研究表明驾驶人员在道路交叉口处会无意识地加快车辆的行驶速度,使得其自身的心理压力进行一定的缓解。然而这一行为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所以这就需要在对交叉口进行设计时要配置一定的控制车速的装置,还要对交叉口中的冲突点进行规避,这样就可以让车辆进行左转弯时能够更加安全行驶。
        2.2合理设计盲道
        盲人的出行问题是一项不容忽视的民生问题,科学合理的盲道设计可以促使盲人群体更加积极地融入社会生活,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在进行盲道设计时:首先,要重视盲道北向砖的利用,要将其用到盲道的设计中去,并对其使用方法进行不断的优化,使得盲人在盲道行走时可以实现方向的辨认;其次,方向定位砖也是盲人行走时重要的依据之一,所以设计人员要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并且可以使用不同数量的棱条及箭头来表示医院、超市、厕所的方位,可以使得盲人能够更加方便地实现目的地的查找;再次,在一些建筑布局较为复杂的地区,道路设计人员可以在盲道两侧或者路口设置一定的导盲路牌,路牌的设计要具有很强的凹凸感,并且在内容的设置上也要简洁明了,使得盲人能够轻松地实现相关信息的获取;最后,在进行盲道的设计时,要将附近的路障拆除,这样就可以使得盲人出行时能够更加顺利。
        2.3充分考虑交通安全的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工作中分隔带的应用主要包括绿化带、双黄线、道路分隔栏杆以及分隔墩等,目前我们最常使用的是绿化带和双黄线,一般情况下,中央分隔带的宽度为1.5米到2米之间,交叉路口的车辆通行数量较多可以使用分隔带增加左转车道,宽度可以调整到5米到8米之间。在实际设计工作中,要结合交通流量的具体需求以及绿化带宽度设定具体数值,我们要结合行驶车辆的横向安全距离以及不同车辆的实际宽度进行分析,研究车辆的横向安全距离和行驶过程中车辆偏移和摆动的宽度之间的关系,结合相邻车道的安全距离做出进一步的分析,根据城市道路中路面的实际情况、车辆的行驶速度以及交通规则等因素进行合理、科学的计算,最终确定出机动车车道的宽度。非机动车道的设置方面,我们要考虑到我们国家的实际国情,由于我国自行车使用量较多,所以要更多地考虑到自行车的情况,
        2.4研究道路交通供需平衡
        随着城市交通需求的增加,人们在城市交通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在不断增多,确保道路交通供需平衡是道路工程设计的内在要求。新时期,出于道路交通供需平衡考虑,在进行道路工程设计时,道路交通规划部门及设计者首先要进行充分的调研,然后通过修缮、拓宽干道、增加支路等设计手段,不断提升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质量,保障道路交通供需平衡。在开展供需平衡设计时,应从路网容量、路网布局结构等多个层面入手,解决道路拥堵问题。
结束语
        道路交通流量安全及顺畅情况和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很大关系,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会起到重要影响。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道路拥堵情况日渐严重,作为道路设计规划工作人员,要确保道路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保证所设计的道路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实现道路规划的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越晓冬,越晓峰.浅淡城市道路的空间及景观设计[J].城市交通,2000,(01):10-11.
[2]项新里.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融公路于自然环境之中[J].公路,2002,(04):127-128.
[3]张岐.城市道路景观环境设计--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为例[M].天津科技大学,20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