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庭瑶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00
摘要: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诸多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使工程建设的相关施工操作更加顺利,但是也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分析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希望能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为作业人员的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
关键词: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引言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建筑施工呈现出规模化、复杂化、机械化、信息化等特点,其中起劳动力替代作用的便是建筑机械设备。然而品类繁多且规格各异的建筑机械无疑会为安全管理带来较大难题。特别是在新时期,建筑行业形势转变,建筑施工的利益空间被压缩,在成本压力下多数企业采取职能机构精简调整的策略,这使得管理力量更为薄弱,无法做到建筑机械设备的全面、全过程管控。再加上设备安全管理效益是隐性的,无法带给施工企业明确的收益,以致其逐渐淡化设备管理工作,还有的采取“以租代管”的策略,完全放开建筑机械管理,这严重威胁建筑机械施工安全。
1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设备操作不规范
通常情况下,工程建设使用的设备是从专门从事机械租赁的单位租用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燃料、维护、租赁等费用由建设单位自行支付,所以部分单位为保障自身的经济效益、降低工程建设的成本,会减少设备的租用数量。尽管这会在短时间内节约成本,但是因为设备的数量较少,无形中会延长设备的工作时间、增加工作量,导致其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增大了故障概率,对其维修又会增加工程建设的成本。此外,如果长时间保持这样一种状态,就会导致设备受损,带来更多的安全隐患,影响到工程建设效率,并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构成危险。
1.2机械设备维修不及时
在进行施工时,很多建筑企业为提高施工效益,完成工期管控目标,让施工设备始终处在一个超负荷状态,同时又不注重设备维修工作,在设备发生故障时,不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针对性措施,导致建筑机械的过劳损坏,以至于妨碍施工进度。预防措施也没有落实到位,没能按时对施工质量和设备进行检测,这又大大提高了设备故障发生的概率。
2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改进与措施
2.1正确规范地应用机械设备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利于工作进行的恶劣环境,这些因素是无法人为控制的。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合理、规范地运用机械设备,避免由于环境恶劣而导致设备超负荷运转,保障其使用寿命,并最大限度发挥其自身价值。施工单位一定要了解工程建设的特点,并结合实际调整所选用设备,使其适合相关工作。在操作过程中,要规范和监督施工人员的操作方法和步骤,保证操作的正确性,有效发挥设备的价值。不同建筑机械设备的结构和特点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其在使用过程中所发挥的效能也存在差别,应结合施工环境条件及工作量的不同选择机械设备,在保证建设效率的基础上,尽量降低成本投入。此外,还要结合设备的特点配备工人,保证其能够正确操作并使用,更好地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
为防止机械设备因使用过度而损坏,要做好对设备使用时间的调查和记录,进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实现对设备的科学运用。同时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减少不必要的调动,实现设备的充分利用。管理者要认识到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的重要性,明白定期维护和保养工作能更好地保障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可以组织人员成立一个部门,专门负责相关工作并定期进行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延长其使用年限。
在日常使用中,还要关注设备运行的状态,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避免因为故障或损坏而导致成本增加。
2.2实行安全责任制
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于整个工程来说至关重要。当需要使用相关设备时,施工单位应当提前做好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原则上要求工作人员取得相关执业证书才可以到施工现场工作。当需要租借设备时,施工单位需要提前做好调研工作,考察租借单位资质是否达标,然后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高的施工设备。施工单位还应当重视设备维修工作,加大培训力度,一旦设备发生故障,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维修,保证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安全责任制,职责划分明确,督促工作人员自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进一步提高维修效率。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能够明显改善施工质量。
2.3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相关单位要尽快完善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明确机械设备的管理单位,建立相应的机械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并将各种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建立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派遣专门的人员负责相应的机械设备,将设备管理、维护目标责任到人,落实到具体的岗位上,尽量减少操作人员的更换频率。坚持机械设备安全例会制度,在公司内部定期开展机械设备安全调度会,对班组和当班工作人员实行岗前、岗中、岗后预测报制度,及早预防机械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当日的机械设备能够安全运行。
严格进行登记备案工作,这类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派遣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建筑施工企业当前所拥有的建筑设备进行登记和查验。登记核查工作要每年进行一次,以便及时发现并总结出现的问题。建立相应的机械设备技术档案,具体内容包括历年大修经过、运转时间、事故出现类别及次数等。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统计数据和相关性能参数,提高信息数据处理能力,编制相应的统计报表,定期组织分析。针对部分大型建筑设备登记备案工作一定要先经过国家监管部门审核,确保符合相关的使用规程和安全管理条例,检查无误后才可投入使用。例如,针对建筑施工中常用的起重机,要对各个起重机进行逐个编号,确保实现每台器材设备都有相应的编号,避免出现弄虚作假的事情。
2.4做好机械设备的检查验收工作
建筑机械的检查验收工作是促进机械维持稳定运转的有效保障。而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应该注重以下问题:首先,在正式施工建设前,应对机械设备外观进行全面检查,具体涵盖机械设备的质量和设备的完整性。比如,不同零件的漏气问题、漏水问题、漏油问题及部件的润滑状况、紧固状况等。其次,针对机械设备实施有效的试运行工作,具体包含负荷试验及空运转试验等,该检测具体涵盖机械制动性、安全性、操纵性能等,相关检测主要是深入了解建筑机械的制动性、安全性及操纵性能等实际状况,确保建筑机械能够维持最佳的应用状态,充分满足不同技术的要求。针对机械设备实施全面复核,即认真落实多种试验,预防建筑工程中的各种缺陷及故障问题,针对其中的问题实施合理的调整和紧固,保障机械检验达标后能够顺利投入工程建设中。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占有重要位置。为减少成本投入同时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就要提高对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制度完善、提高培训力度、加强安全管理等措施,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樊香兰.现代建筑机械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0):129.
[2]张国华.新时期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方法探索[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139.
[3]陶英锐,王成.浅谈塔式起重机的安全技术管理[J].内燃机与配件,2019(24):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