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28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行业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只有全面提高质量和保障工程进度,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整体经济发展。建筑工程管理最大目的是提高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帮助企业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建筑工程企业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严重阻碍了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因此,对现有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措施,以此来推动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对策研究
引言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推进的背景下,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需求开始凸显。为了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便需要针对当前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基于建筑工程进行管理的必要性,能够深入研究负面因素,并了解需要采取的控制措施。通过采取对应的策略,能够大幅提高建筑工程进行管理的效果,有利于未来的施工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在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和建设规划越做越大,建筑企业也随之发展而壮大。在此发展过程中,由于一部分企业和施工人员在管理水平、素质上都比较欠缺,他们不懂技术、不懂标准、能力水平低,无法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最终导致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甚至还会引发安全事故,给国家、企业、人员等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每个环节的质量也都决定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如施工材料、人员技术水平、机械设备、气候因素,等等。尤其建筑工程和其他商品不同,一旦出现问题,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拆除或者修补,给建筑企业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给企业主带来生命财产损害。而以上问题,都可以通过建筑工程管理来改善,合理、科学的管理不但能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还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建筑企业更好地发展和进步。
2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安全管理效果不佳
在建筑工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安全控制不到位的问题。如果没有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便会导致施工风险大幅上升,无法及时排除隐患因素,最终引起安全事故。当前,施工安全监管力度普遍较弱,经常会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部分管理人员或施工人员为了追赶建设进度,选择冒险操作或施工的方式,严重削弱了安全管理的效果。同时,还存在部分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管控方法落后的现象。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效果较差,降低了整体控制有效性,不利于未来的进一步建设。
2.2技术管理不到位
在建筑工程进行管理的流程内,经常会出现施工技术控制不到位的问题。技术属于施工流程的关键部分之一,其对于整体质量管控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情况下,建筑项目的技术环节排列较为紧密,涉及大量资源的调动[2]。如果没有重视技术管理,便会导致施工操作或建设流程出现问题,对后续的进一步应用造成负面影响。
2.3没有重视材料管控
建筑工程需要应用大量的材料,这些材料类型会消耗施工活动70%左右的费用。如果没有采取可靠的材料质量或价格管控措施,便会导致施工效果与设计目标出现偏差,不利于进一步建设与应用。同时,如果材料本身存在致命缺陷,还会导致建筑出现隐患问题,对施工人员与居住人员产生安全威胁。此外,由于材料消耗的成本较大,而可靠的管理能够降低浪费问题出现的概率。如果没有重视材料应用管控,便会导致建筑项目经济效益受损,不利于未来的成本管理。
3建筑工程管理的应对措施
3.1强化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
施工材料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要想能够促使施工单位在最少的经济投入下,稳步提高建筑项目的质量,那么就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做好现场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首先,从施工材料采购环节进行分析,在施工单位进行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求相关的采购工作人员先对市场上各种施工材料的价格进行调查,挑选出价格最低质量最优的材料,确保施工单位获取到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发挥出施工材料的性能以及应用价值。除此之外,身为施工项目现场材料管理的工作人员,应该具备极高的专业能力,能够从材料的类型以及特点出发,对所有的材料实施合理的保存以及管理,要求施工人员用多少取多少材料,严禁施工材料浪费现象的发生。
3.2优化机械设备性能
对于目前的建筑工程而言,机械设备性能对于整体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关的设备管理部门以及人员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当中,需要严格按照建筑施工设备管理的规范制度进行操作,同时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保障设备的正常运作,避免安全问题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除此之外,相关的技术管理部门还需要紧密结合现今的发展潮流与动向,进行机械设备的性能优化,保障机械设备在建筑施工工程中的正常运行,提升机械设备的运作效能,实现建筑施工效能的有效提升,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3.3构建高效培训体系,提升人员综合素养
培训教育是施工企业日常基础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增强全体员工责任意识,促进员工整体素质提升的一条有效路径。因此,企业应当结合建筑工程的规模、投资额度、建设重点以及现有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权限,制订一个可行性高、适用性强的培训教育计划,将建筑施工管理要点、管理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有效应对、员工的个人综合素养、施工企业的企业文化等内容纳入到培训计划当中,并通过集中培训或者线上远程培训等方式,使参训人员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在实际工作当中做到恪尽职守,积极向上,以带动其他员工的工作热情,为提升建筑工程质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尤其是部分管理人员对一些特殊的施工工艺类型比较陌生,而且欠缺这方面的管理经验,就很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因此,可以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向管理人员灌输施工工艺流程以及管理要点,保证在现场施工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管理效力,使一些管理难题迎刃而解。比如在雨季来临时如何做好软基施工的管理工作,管理人员接受内部培训以后,就会掌握施工现场的各项管理要素。像做好面层排水,在雨水来临前保证摊铺的松土压实完毕等。由此可以看出,培训体系的逐步完善对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与综合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
结语
建筑工程想要更好地发展,就必须加强管理,只有完善、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才能在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推动建筑企业更稳定健康的发展。在建筑工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解决相关问题因素,使建筑工程能够正常进行施工,达到理想的建设目标,为以后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章勇.浅谈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模式的优化策略和改进措施[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20(5):283.
[2]孟庆芳.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模式的优化措施[J].精品,2019(8):174-174.
[3]柏治荣.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模式的优化策略和改进措施研究[J].低碳世界,2020,10(6):123-124.
[4]张伟.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华东科技(综合),2019(10):1.
[5]李鹏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2020(6):357-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