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 王传启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卷6期   作者:王传启
[导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显著提高,
        王传启
        鲁班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滕州 2775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国家开始倡导绿色节能的生活方式,“绿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问题尤为突出,只有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加入绿色的理念,才能减少资源的过度浪费,促进社会的可持性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建筑设计;优化与结合
        
        
        前言:众所周知,我国人口资源众多,但是土地面积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就减少了人均占地面积,因此我们要注重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同时,降低施工能源消耗,始终坚持绿色环保的建筑设计理念,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促进建筑行业稳定长久的发展。
        1绿色建筑技术的优势
        1.1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在建筑设计中,加入绿色建筑技术,能够促进各种资源的循环利用。尤其是水资源,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通过合理的过滤,可以用来浇灌绿色植被;另外施工雨水也可以进行回收处理,用于道路清洁,美化自然环境。因此绿色建筑技术不仅可以净化空气,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还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
        1.2有效节约各种资源
        绿色建筑技术的宗旨是绿色节能与低碳环保,减少各种可再生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加大对不可资源的保护力度,例如太阳能资源、风能等,可以通过减少光污染等措施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节约资源,减少浪费,也是在为人类的生存做贡献。
        1.3加大建筑与环境的统一
        建筑工程周边环境对绿色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的优化结合具有巨大影响,因此在建筑设计前,一定要对建筑周边环境进行全面调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损害,有效资源环境因素,促进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绿色建筑设计打造独特、合理的自然景观,加大建筑与环境的统一发展。
        2绿色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
        2.1材料
        材料是建筑设计的前提,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体的建筑质量,因此选材环节尤其重要,一定要遵循绿色环保的建筑理念进行选材。首先,要把建筑的结构材料和外层材料做为重中之重,确保选材既要环保又具有空气调节的作用,保证材料合理性的同时,降低不必要能源的使用率;其次,室内选材也不容忽视,要确保保温与隔热功能要达到规定的要求。总而言之,所有选材都要遵循绿色建筑的设计准则,提升建筑居住的安全性与满意度。
        2.2气候
        气候条件是影响施工的重要外部因素。在建筑之前,设计人员一定要对施工当地的气候特征有详细的了解,根据其具体的气候特征,进行合理的建筑设计,既要保证建筑工程质量达标,又要做到节能环保。我国地域面积广阔,各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例如南方城市夏天雨水较大、多潮湿且气温较高,因此,在建筑设计中,一定要注重这些客观因素,因地制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建筑方案,针对南方这种情况,设计人员就可以采用大挑檐和坡屋顶的方式,增强建筑的排水功能,并减少太阳的辐射。
        2.3能源
        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能源近年生长速度放缓,能源短缺情况严重,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要重视能源的有效回收与利用。首先就是选材方面,要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在建筑的结构和外观上,做到资源的循环利用。例如,可以在建筑物屋顶上铺垫一层太阳能板,这样剩余的能源就可以合理的转化成生活能源,实现建筑与资源的和谐统一。
        3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不但要以绿色环保为基础,也要遵循客观发展原则。其中自然性原则、健康性原则、地域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协同性原则五大原则尤其重要。

自然性原则其宗旨就是实现能源使用的合理化,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健康性原则就是在既要降低建筑过程中的能源使用率与产生的污染,又要确保建筑的安全与居民的健康;地域性原则即综合考虑建筑周围的环境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建筑方案;经济性原则简单明了,就是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同时,采取经济实惠的材料,节约建筑成本;协同性原则是最为重要的,既要保证建筑的基本功能,也要与周边的环境协调发展,由此促进生态环境的和谐与稳定。
        4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
        遵循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理念,促进绿色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的优化与结合,以此促进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4.1建筑场地优化
        在前期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深入当地调查走访,对当地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环境深入了解,然后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制定具有针对性地建筑方案,优化建筑整体布局,例如采光、通风等。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严重短缺,因此在制定建筑规划时,要合理利用每一块土地,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需要注意下以下几方面:第一,采用绿地作为人群集散地,并对建筑屋顶进行绿化,实现能源的回收与利用;第二: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噪音源、光环境等,建筑中尽可能规避这些干扰因素;第三:合理开采地下空间。设置地下室是现在建筑比较常见的设计,用途广泛,深受居民喜爱,但是会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因此需要结合建筑场地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第四:遵循绿色发展的理念,合理设计出行方案,既要方便通畅,又要低碳环保。在后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丝毫的偏差都不可以出现,如果出现问题,需要及时与设计人员进行交流,确保工程质量。
        4.2建筑形态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物的形态是影响整体设计方案的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住宅建筑的在外观上要求不高,比较注重居住的舒适性,而一些商业建筑,就格外重视建筑的外观,要求独特新颖,符合时代的审美观,对于性能和成本方面的关注度不高,因此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必须解决商业建筑目前所面临的问题,首先要改变设计人员的思想观念,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打造独特亮丽的建筑物。例如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前期玻璃幕墙巨大,实用性不高,因此进行优化设计,把屋盖设计成采光玻璃,并采用BIM技术进行模拟,对其结果进行客观分析,最终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既不影响美观,也具备一定的实用性。
        4.3采光遮阳设计
        采光遮阳设计是实现节能环保的重要举措,也是现在建筑设计中考虑的重点。白天应该尽量避免过度使用人工照明,因此可以设计玻璃幕墙或者通风天窗进行采光,既保证了室内的自然光亮,也可以降低光污染。如果当室内平均辐射温度达到27℃时,为人体较为舒适的状态,就可以降低空调的使用率,减少能耗。建筑的遮阳设计应该避免对建筑本身造成破坏,另外,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段光照程度与人的需求程度不同,因此在不同的时间段采取具有针对性遮阳方式,防止过度光照而出现眩晕的感觉,合理扩散自然光,保证室内的基本亮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绿色建筑技术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潮流,要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技术的使用范围,加大对绿色建筑技术的研究力度,使其更好的应用于建筑设计。同时要确保绿色节能和建筑工程之间的平衡发展,加强生态环境的稳定与长久发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促进绿色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的优化与结合,节约自然资源,降低能源消耗,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清华.试析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建材与装饰,2019(07):76-77.
        [2]王欣怡.试析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华中建筑,2019,37(06):55-57.
        [3]吴健.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优化与结合研究[J].居业,2019(06):45-46.
        [4]郑方.试析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J].门窗,2019(08):7-8.
        [5]陆怀游.试析全寿命周期理论下的节能型建筑设计方法[J].地产,2019(15):60+62.
        [6]揭丰玮.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门窗,2019(22):23+25.
        [7]刘振宇.试析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居舍,2020(17):95-96.
        [8]孙敏,韩肖倩.可持续城市需要可持续住房(一)——发展中国家政策框架[J].人类居住,2014(01):15-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