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油田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卷6期   作者:郭娟
[导读] 在油田的生产过程中,经历了自动化
        郭娟
        (克拉玛依红山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 )
        [摘要]:在油田的生产过程中,经历了自动化、信息化等过程,正在逐渐进入到智能化时代。本文主要阐述了智能化油田的概念以及在我国各大油田的运用情况,并对未来我国智能化油田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能够推动我国石油事业的发展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智能化 油田 发展 应用
一 引言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十九大报告中八次提到了信息化相关内容,指出: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国石油把信息化纳入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目标体系之中,列为实施“资源、市场和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保证措施之一。
        油田作为原油生产企业,面临原油采出成本高、人员递减岗位缺员等实际问题,传统生产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发展需要。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大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促进生产管理模式变革,是油田破解难题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 智能化油田的概念与发展
        油田生产过程也随着工业革命的步伐经历了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等几个过程,即将进入智能化时代,计算机的应用对油田生产带来的变化具有革命性,没有信息技术的加持就谈不上科学勘探和精细开发,也无法实现数字油田和智能油田。油田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是工业、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不同阶段,但又相互依存,永远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油田智能化是指在油田生产经营过程中由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石油行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汇集而成的针对油田生产作业或科学研究某一个方面的集成融合应用。智能化最大的特征是智能算法的引入,如隐马氏模型、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灰色理论、模拟退火算法、贝叶斯网络等算法等,这些算法侧重于大量的数据、计算机判断和机器学习功能,和传统的逻辑判断及决策树方式有根本的不同。智能化还广泛采用对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如 Random Forest、SVM、深度学习等方法,通过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配套流程优化、组织结构调整实现勘探开发生产智能化、经营管理智能化,不断打造两化融合新型能力,建设智能油田,促进油田科学持续发展。智能化需要的数据分析平台固然重要,同时需要有一批能够深入理解油田应用问题,自如使用分析工具的油田工程师和分析人员,这些人员是训练智能机器学习能力的基础和导师。


三 智能化油田的运用
        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智能油井、智能水井、智能管网、智能油藏、智能监测等油田全面智能化,并打破油田各专业独立分割的局面,建立面向决策、管理、操作的地面地下一体化协同集成平台,促进油田生产管理提升。
        1) 智能采油:在载荷、电参、油套压等数据自动采集基础上,应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准确工况异常、生产异常报警,结合边缘计算思想,实现冲程、冲次、平衡度等参数自我优化及自动控制调节,间抽井自动启停控制等。
        2) 智能注水:在压力、流量等数据自动采集基础上,实现异常分析报警、安全预警,结合大数据分析、远程终端控制技术,实现单井注水方案自我优化和注水自动控制调节。
        3) 智能集输:应用GIS及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二、三维管网可视化展示,自动采集相关参数,通过压力、流量、温度、介质等大数据分析进行管网优化设计、结蜡预测、漏点分析判断等。
        4) 智能监控:利用高清摄像实现井间站生产单元的视频监控,并结合图像识别技术实现现场情况自动分析检测;利用无人飞机进行管网巡检,实时回传照片影像数据,进行异常检测;站库应用电子围栏进行周界防护报警,智能机器人进行站内自动巡检;从而实现油田生产单元的全方位自动巡检和异常检测,节省劳动力促进站库无人值守。
        5) 智能决策:应用VR等技术实现地质油藏的三维可视,从而实现更加精细的油藏地质描述;自动采集井下温度、压力、流量等数据,结合地质油藏和油田生产数据,建立油藏分析及预测等专家智能辅助系统,实现更加精细化智能化的油藏监测和动态分析,并对产量、含水等指标进行预测,自动形成调整方案指导生产。
四 智能化油田的发展前景展望
        建成智能化油田,将对油田的生产建设模式和管理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无人值守站的全面铺开,使油气井智能生产成为新常态,提升了安全环保监管水平;随着无人机、机器人、智能设备的深入应用,劳动生产方式形成新局面。智能化油田具备自主采集、分析、判断、规划、协调、重组与扩充、自我学习和自行维护等能力,能够实现油田的自我感知、自动预测、自主管控、自行决策,构建高效、节能、绿色、环保、和谐的人性化油田开发系统。但智能化油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然存在诸多难点,需要各油田单位通力协作、相互配合。
五 结束语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油田建设,在油田数据采集、远程监测、物资管理、地面全面信息化以及智能决策等领域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不仅可以实现跨地域协同工作,紧密连接生产的各个环节,还可以实现油田业务与技术的整合,进一步优化油田生产经营管理。
参考文献
[1]朱荣彬,赵小波,肖红卫,等.智能油田及其建设模式研究与探索[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8(8):16-18.
[2]姚军,张凯,刘均荣.智能油田开发理论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3]贾鹿,牛志杰,石国伟,等.油气上游领域智能化发展方向探析[J]. 石油科技论坛 ,2019,38(6):34-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