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顺
司唯得石油天然气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135
摘要:在海上石油生产过程当中,海洋钢结构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是海上油气资源钻采的重要基础。近年来石油能源需求日益增长,海上石油工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这也极大地带动了海洋钢结构的大量生产,为了确保海洋钢结构质量,必须要加强海洋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基于此,下文结合实践,探讨分析海洋钢结构的特点。与其类型,并研究分析海洋钢结构焊接质量检测技术与控制措施,希望能够确保海洋钢结构焊接质量的同时为海上石油工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海洋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检测技术
海洋钢结构作为海上油气资源开采的重要支撑物,长期处于海洋特殊的环境条件下,而且由于海洋开采工作不断迈向更深层的海域,海洋钢结构面临的环境更加恶劣。与常规钢结构相比,海洋钢结构在焊接质量方面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只有确保其焊接质量,才能确保海上油气资源钻采工作的安全稳定运行。所以必须要对海洋钢结构质量检测与控制工作给予充分重视。
1.海洋钢结构的特点与类型
低合金钢与低碳钢是海洋钢结构应用的主要钢材,而确定钢材强度等级,需要充分考虑海洋钢结构的类型和工作条件。一般而言,海洋钢结构主结构一般选用400MPa、420MPa、500MPa屈服强度的高强钢,厚度在10~15cm之间,次结构钢,通常运用235MPa屈服强度的钢材。自升式钻井船桩腿,一般运用500MPa、550MPa 等屈服强度的屈服强度的高强钢,其他类型则运用屈服强度为350MPa的低碳钢。海上油气钻采工作主要以海洋钢结构为支撑,钻探设备方面,主要包括半潜式钻井平台与自升式钻井平台,不同的状态设备以及开采设备,对于海洋钢结构有着不同的要求,应当根据各自的特点,对钢结构进行选择。
2.海洋钢结构的焊接质量检测技术
2.1.射线探伤方法(RT)
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射线探伤方法是利用(X、γ) 射线源发出的贯穿辐射线穿透焊缝后使胶片感光, 焊缝中的缺陷影像便显示在经过处理后的射线照相底片上。主要用于发现焊缝内部气孔、夹渣、裂纹及未焊透等缺陷。
2.2.超声探伤(UT)
利用压电换能器件,通过瞬间电激发产生脉冲振动, 借助于声耦合介质传人金属中形成超声波,超声波在传播时遇到缺陷就会反射并返回到换能器,再把声脉冲转换成电脉冲,测量该信号的幅度及传播时间就可评定工件中缺陷的位置及严重程度。超声波比射线探伤灵敏度高,灵活方便,周期短、成本低、效率高、对人体无害,但显示缺陷不直观,对缺陷判断不精确,受探伤人员经验和技术熟练程度影响较大。
2.3.渗透探伤(PT)
当含有颜料或荧光粉剂的渗透液喷洒或涂敷在被检焊缝表面上时,利用液体的毛细作用,使其渗入表面开口的缺陷中,然后清洗去除表面上多余的渗透液,干燥后施加显像剂,将缺陷中的渗透液吸附到焊缝表面上来,从而观察到缺陷的显示痕迹。液体渗透探伤主要用于:检查坡口表面、碳弧气刨清根后或焊缝缺陷清除后的刨槽表面、 工卡具铲除的表面以及不便磁粉探伤部位的表面开口缺陷。
2.4.磁性探伤(MT)
利用铁磁性材料表面与近表面缺陷会引起磁率发生变化,磁化时在表面上产生漏磁场,并采用磁粉、磁带或其他磁场测量方法来记录与显示缺陷的一种方法。磁性探伤主要用于:检查表面及近表面缺陷。该方法与渗透探伤方法比较,不但探伤灵敏度高、 速度快, 而且能探查表面一定深度下缺陷。
2.5 PAUT 检测技术
PAUT 检测技术,即相控阵技术,在军事,医疗、航空等诸多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是一套超声波图像采集实时成像系统,能够实现 A 扫描、B 扫描、C 扫描等多种扫描, 能够为超声波检测数据分析提供所需强大功能。PAUT 检测技术采用较长的常规超声探头,探头内有 128 个小晶片, 可以单独激发。使用该技术对海洋钢结构焊接质量进行检测,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精确度与可信度,且无辐射、安全可靠,是海洋钢结构焊接中采用较多的一种质量检测技术。
2.6 TOFD 检测技术
TOFD 检测技术,即超声波衍射时差法,其采用两个探头,一个探头作为发送端一个探头作为接收端,形成一发一收的探测形式,产生非聚焦的纵波,实现对检测对象的探测。该技术在海洋结构钢焊接质量检测中的应用主要是对工件内部结构缺陷进行检测,通过对结构钢内部端角与端点两处探测所得到的衍射能量信号,实现对缺陷的检测与定位,从而及时发现缺陷并将其解决,提高海洋钢结构焊接质量。与传统检测技术相比,TOFD 检测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效率高、范围广,检测结果数字化,可以实现永久保存,检测结果准确率高,对工件的表面裂纹、气孔、 横纵向裂纹等缺陷有着良好的检测效果。值得注意的是, 在采用 TOFD 检测技术、PAUT 检测技术等技术对海洋钢
结构焊接质量进行检测时,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来进行。目前,许多国家已经为 TOFD 检测技术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为该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3.海洋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
3.1 冷裂纹控制
海洋钢结构焊接冷裂纹的产生主要是由温度控制不当所引起的,当焊接过程中的冷却温度降到 200℃以下时钢结构就容易出现冷裂纹,其是海洋钢结构焊接中经常出现的一类质量问题。根据海洋钢结构冷裂纹产生的原理,即焊缝中残余应力、扩散氢与塑性组织综合作用的结果,对这类质量问题的控制应做到以下几点:加强对焊接过程质量的控制,避免缺陷出现,减少应力集中发生概率;适当提高预热温度,减缓焊缝冷却速率,降低焊缝中扩散氢的含量,并在焊后对焊缝中的扩散氢进行清除,进一步降低焊缝扩散氢含量;尽可能采用低氢焊接材料,焊接时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提高焊条与焊剂烘焙的规范性。 为了减少烘焙过程中焊条与焊剂对空气中水分的吸收量, 应使用保护罩将焊丝罩住,焊接完成后取下焊丝;充分考虑海洋钢结构的工作环境,合理设计钢结构,降低接头处应力。
3.2 抗疲劳性能控制
提高海洋钢结构的抗疲劳性能也是其焊接质量控制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在海洋钢结构中含有大量的 T、K、Y 节点,这些节点处的应力非常复杂且很容易集中,为了防止因节点应力集中而降低钢结构抗疲劳性情况发生,需要对这些节点处的焊缝进行打磨处理,使其光滑,即加强焊缝轮廓控制。加强焊缝轮廓控制,提高海洋钢结构抗疲劳性能,需要对焊缝、焊底脚进行打磨,打磨方向垂直于焊缝轴线,降低焊底脚与母材之间的缺口效应,改善焊缝完工剖面形状,合理设计焊缝轮廓,良好的焊缝轮廓应成凹形。
3.3 应力腐蚀开裂控制
海洋钢结构的应力腐蚀开裂现象主要是由海水中含有的硫化氢所引起的,而海水硫化氢含量多少与其海域受污染程度有着直接的联系,污染程度越高,海硫化氢含量就越多,对海洋钢结构的应力腐蚀就越强。根据大量实际案例分析,硫化氢应力腐蚀对海洋钢结构造成的开裂部位主要发生在焊接底脚,并向母材处扩展。而试验证明,适当降低焊缝处的硬度可以较好的避免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现象发生。因而对于这类问题的防治需要采取的措施有采用抗硫化氢应力腐蚀的金属材料,对焊缝进行焊后热处理, 控制好焊后热处理质量,降低焊接接头处的硬度;适当提高预热温度,降低焊缝冷却速度,采用较小的焊接热输入量,合理控制层间温度, 避免硬组织、脆组织产生。
总结:用于海上油气钻探的海洋钢结构在海上石油、 天然气等的钻探开采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实现海上钻采的重要基础设施。而加强海洋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 则需要从焊接温度、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焊接工艺等各个方面入手,做好每一环节的质量控制,重点控制裂缝、腐蚀等问题,全面提升海洋钢结构焊接质量,为海上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孙钟现,赵利东.超大型海洋钢结构焊接质量检验与控制[J].电焊机,2014, 01: 91-94.
[2]张志磊,徐江虎.超大型海洋钢结构焊接质量检验技术创新应用[J].焊接技术,2014,01:48-51.
[3]吴敏玉.海洋石油平台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J].化工管理,2015,27:138.
[4]郭志伟.海洋平台用高强钢复杂节点焊接残余应力预测[D].江苏科技大学,2012.
[5]孟小军.油气管道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及工艺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21: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