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三生融合”发展理念的城市新区规划——以岑溪市岑东新区概念性规划及城市总体设计为例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代方 王欢
[导读] 摘要:生产、生态、生活融合发展是当今城市新区开发、旧城更新的新理念,旨在发展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优先保护生态环境、注重提升生活品质。
        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规划二所  广东广州  510500
        摘要:生产、生态、生活融合发展是当今城市新区开发、旧城更新的新理念,旨在发展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优先保护生态环境、注重提升生活品质。岑东新区积极融入湾区经济体系带动经济发展,同时保护生态基底、构建生态网络,加强服务配套、提升人居品质。
        关键词:三生融合;城市新区;概念规划;城市设计
        1、“三生融合”发展理念及重要意义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问题。在城镇发展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生态发展的主轴,以环保低碳的要求,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镇发展模式。
        网络生态。强调生态基础设施对城镇扩张和土地开发利用的刚性控制。通过将不同规模的生态廊道层次化、网格化,按照层级结构构成生态网络,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持。
        集约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通过更密集化的土地利用方式、集中化的生活方式实现城市的高效运转。强调资源集中、公共交通,实现集约性与舒适性共存。
        节能高效。注重发展低碳经济,强调环保节能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减小到最少。
        复合功能。强调在居住社区的组织和构建上注重各种功能活动的多元均衡,强调混合用地、邻里中心,增加社区活力,增加商业业态,实现温馨宜居。
        2、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东南部,距主城区5公里内,位于国道G324以南、深岑高速公路以北、义洲大道以东,规划范围约3平方公里。交通便捷、生态优越、建设条件良好。
        3、相关规划要求
        发展定位:岑溪位于梧州主要发展轴上,是梧州副中心城市,桂东南山水园林城市。岑东新区为岑溪的交通枢纽、现代服务核心区和中央城区养生区。
        功能与用地:主要功能为岑溪市主城区东部生活、配套服务及休闲公共活动,用地以二类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为主。
        道路交通规划:规划范围内道路形成两横两纵的方格网式骨架,应加强与区域性通道和主城区之间的交通衔接;完善规划片区内部交通体系,明确车行、步行流线组织;完善公共交通和社会停车设施。
        城市形象设计:应塑造现代都市副中心商业办公聚集区、文体中心、生态居住、滨江休闲等形象,形成东部新城地标。规划应重视空间环境设计,营造富有创意、亲切舒适的宜居宜业宜游氛围。
        4、规划目标与理念
        4.1存在问题
        (1)空间结构松散,主城联系不足。现状整体布局混乱,自由生长,缺乏规划引导。新区与主城之间的联系不紧密、不明晰,产业脱节,功能凌乱。
        (2)对外衔接不足,内部交通欠缺。目前主城仅通过G324国道联系,与周边区域衔接不足;义昌江两岸用地缺少连接通道,内部道路体系不完善,公交系统、慢行体系与交通设施缺乏。
        (3)配套服务滞后,亟待完善提升。现状多以居住用地为主,与之配套的设施如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配比严重不足,明显滞后,制约了新区的快速发展。
        (4)生态资源闲置,亟需保护利用。山体、水体及绿化资源非常丰富,但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大多山体和水体处于闲置状态。
        4.2规划定位与发展目标
        规划定位:综合岑东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依托宏观解读和基地分析,以自然景观为基底,以提升整体品质为目标,充分发展多元现代功能,提出岑东新区的规划目标为岑溪新门户,江韵新绿城。
        发展目标:打造大梧州城镇空间群组的南部功能区、副中心城市;打造配套设施完善内外交通便捷的生态之城、山水之城;打造提升岑溪城市形象品质的活力宜业之城、温馨宜居之城。
        4.3规划理念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问题。生态型的发展模式,将是未来我国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集中体现。

在城镇发展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生态发展的主轴,以环保低碳的要求,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镇发展模式,确保生产、生态、生活深度融合。
        5、总体概念规划
        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一核六片、蓝带绿环,两纵主轴、带动发展,三横三纵、协同两岸的整体结构。
        功能划分:包括现代居住、滨江居住、文体活动、行政中心、商业商务、综合商业、商务办公和滨江公园8大功能片区。
        用地布局:紧邻义昌江两岸布局公园绿地,外围布局文化体育、综合商办、商住混合、现代商业等用地,最外层布局二类居住和服务配套用地,形成圈层式空间布局,利于景观共享。
        道路交通规划:规划主干路与区域通道顺畅衔接,加强与主城区及高速公路衔接;内部形成“三横三纵”主干路网结构,加密次干路与支路网,纵向加强两岸交通联系;构建公共空间慢行、滨江空间慢行和居住社区慢行体系;规划社会停车场与公交首末站。
        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市区级与居住区级公共设施两个层级,完善设施类型,规划5组邻里中心。
        景观绿地规划:构建“一带、两轴、两廊、多节点”景观结构;生态型景观节点与城市型景观绿地交相呼应;形成“外围绿环+十字绿带”绿地系统,南北两侧山体和滨江蓝绿带通过楔形绿地渗透。
        建设指标:开发强度由用地性质和城市景观设计共同决定,内核高、外围低,疏密有致、集约用地,打造更多开敞空间;建筑高度由外围向滨江地区整体降低,保证各类建筑共享滨江景观,新城地标控制在150米。
        6、城市设计
        6.1规划构思
        规划提出“理水成带、引绿连环、拥江塑心、引脉营城”的总体构思。
        6.2城市设计要素
        包括分区、路径、界面、通廊、开放空间和节点六大要素。分区即功能分区,路径以规划道路为骨架,界面主要包括滨江界面和主要道路界面,通廊为与江垂直渗透的景观廊道,开放空间以滨江绿地和市级文体中心为主,节点包括门户节点、滨江节点、商业节点等。
        6.3规划框架
        缤纷水岸,三心拥江。作为岑东新区的母亲河,规划以义昌江为脉,打造一个新区核心,串联三个中心,通过现代服务功能的引领,实现生态、智慧、休闲、居住多元互动的趋势。
        核心发散,脉连新区。在核心区呈发散形放开,通过路网调整形成以服务功能为吸引点的中央绿核和服务核心,通过几条轴线的放射,与北部的东山风景区西部的岑溪市区形成呼应。
        水绿融城,网络复合。新区设计以水为脉,通过滨江景观带向两边放射的网络构成组团空间,结合地形整合现有水系和绿地空间,形成水绿交融、网络复合的景观特征,实现引水入城,引绿透城的效果。
        6.4公共空间设计
        开放空间设计。包括规划片区的门户空间、滨江公园及湿地公园、城市广场、重要市级公共建筑及外部空间、街坊绿地等。
        滨水空间设计。对义昌江岸线功能进行主题划分,包括邻里滨江段、运动休闲段、湿地风光段、滨江商务段、生态涵养段和文化活动段。打造生态滨水宜居示范带、多元复合休闲服务带和传统文化特色体验带。
        6.5重要节点设计
        对义洲大道门户节点、滨江景观重要节点、生态公园、湿地公园、沿江步道、休闲商业街及商务广场进行设计。
        6.6建设风貌指引
        对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商住建筑、办公建筑、文体教育建筑的体量、建筑风格、外立面、空间形态、主要色彩及材质等风貌提出建设指引。
        6.7户外家具设计指引
        针对公共休闲服务设施、公共卫生服务设施、交通服务设施的不同需求提出户外家具及环境设计指引。
        结语:
        本次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践行“三生融合”的基本理念,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以生活服务为根基,以义昌江为纽带串联各功能片区,通过功能重组、用地调整、空间形态控制和基础配套优化,打造岑溪新门户、江韵新绿城,使规划片区成为环境优美、功能完善、高度文明的现代化滨江宜游宜业宜居宝地。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