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曹县水产服务中心 山东曹县 274400
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生活质量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水产品深受大众的喜爱,并且需求量也不断增大。基于这种情况下,继续沿用传统水产养殖模式难以使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这就促进了规模化水产养殖的发展。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规模化水产养殖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展开论述。
关键词:规模化水产养殖技术;效率;影响因素
引 言: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推进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进程,当前阶段已经逐步朝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但是,结合当下规模化水产养殖的现状展开分析,发现存在众多问题制约了规模化水产养殖的发展速度,所以需要针对各项影响因素展开分析,进而提出有效性的解决对策,促使规模化水产养殖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化、健康地发展目标。
1.规模化水产养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水产养殖方式需进一步创新
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并未对所养殖的产品各方面的需求予以关注,比如品类的丰富性要求、养殖方式的多样性要求,这就使得所养殖的水产存在品种过少、种类普通的问题,养殖的品质也不出众,局限了养殖方式发展。此外,养殖户在养殖理念方面停滞不前,在对资源进行分配的时候,合理性方面体现出明显的不足,不仅使资源的利用率不高,还造成了资源浪费的情况。在实际开展水产养殖的过程中,采用的养殖模式一般都过于传统,通常都采用围网养殖的方式,而对于具备创新型养殖方式很少会去尝试。
1.2在使用渔药的过程中污染了水体
由于水产养殖户采用的养殖方式多为围网养殖的方式。为了能够保证水产生长的健康需求,尽可能地将病害对水产健康的威胁性减少,大多养殖户都会对鱼药进行使用,并且使用的数量较多。再加上渔药市场的监管力度现阶段依然存在不足,使得水产养殖户在对渔药进行选购的时候,存在这较大程度的污染性几率,进而使得在使用的过程中引发水体污染问题的出现,经过长期积累下人们在食用的时候对健康产生危害。
1.3投喂饵料的过程中污染了水体
水产养殖的过程中投喂饵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一个主要环节。在进行饵料制造的时候,普遍都会使用防腐剂及各种添加剂。而在养殖之中颗粒类饵料与饼粕类饵料是非常常见的,其中饼粕类饵料具有易溶于水的特性,促使其接触水之后稳定的形态就会被打破,不仅造成了浪费现象,而且那些没有被鱼类吃掉的饵料很容易堆积在水底,进而导致污染水体情况出现[1]。
2.规模化水产养殖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
2.1水质问题带来的影响
水质能够对水产养殖质量造成极大程度的影响。在对水质进行衡量的时候,需要从多方面来具体实施的,主要包括含氧量、含氨量、有机物含量以及水温等因素。含氧量受到水中浮游生物数量的影响,浮游生物在水中通过光合作用下,对二氧化碳进行吸收进而产生氧气,还能够将水中大量的氨进行吸收,进而实现改善水质的目的。但是在水产养殖之中,水中的浮游生物又是鱼虾的捕食对象,如果能够充足的提供浮游生物的数量,不仅能够减少饲料的投入量,还能够降低水体污染的程度。此外,水温的影响对于鱼虾的生长而言也是非常显著的,所以在具体实施养殖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水温控制好,尽量使温度维持在25℃左右。
2.2 投喂饵料带来的影响
饵料是为保障水产品重量与大小的关键因素,养殖的时候饵料的数量必须要满足水产生长的需求。但是在保证饵料充足的同时,也使得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增多,进而使水质发生了变化,影响了水产品的正常生长。在这个过程中水产品死亡现象的出现也是难免的,而那些已死亡的水产品也会占用了大量的水产品生存空间,这种恶性循环将会使得水产品产量大大降低。因此,在实际实施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饵料的投放量、频率等方面,进行全面充分的考虑,以保证水体的污染程度尽可能被降低,同时还需要为水产品提供充足的生存空间及良好的生存环境。
2.3疾病因素带来的影响
疾病问题是水产养殖中较为普遍的现象,疾病问题一旦出现,那么将会对水产品带来极大的危害性,使其难以正常生长。疾病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细菌、寄生虫以及病毒等因素都可能会造成疾病问题的出现。其中,病毒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是极为巨大的,它只有通过精密仪器的使用下才能检测到,所以非常容易带来大面积疾病传染的现象。养殖户面临着一方面问题的时候,之能尽量将水产品的抵抗力进行提升,使其感染疾病的机率得到降低[2]。
3.规模化水产养殖问题的相关解决对策
3.1针对水体的含氧量进行有效提高
在对水体含氧量进行提高的时候,通常都需要借助于增氧设施才能实现。通常采用的增氧方法为管道充气法,这种方法的使用原理就是对水中的浮游生物进行利用,实现光合作用进而产生氧气,并通过气泡的形式使氧气溶入水中,但是氧气的溶解度是有限的,所以在提升水体含氧量的效果方面并不明显。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相关设备,进而使得科技进步的同时也能真正将相应的问题得到解决。
3.2预防水产的疾病问题加强水质的改善程度
要想保证水产养殖的产量、质量都得到明显的提升,就必须要预防疾病问题的发生,同时将水体的质量予以改善。例如,在对细菌、寄生虫等因素造成的疾病进行预防的时候,可通过喷洒药物的方式来实现。当水体之中的亚硝酸盐、硫化物等物质的含量过高的时候,可通过药物的方式来实现其含量降低的目的,不仅能够使水产养殖的效率得到提高,还能够使水体变得澄清。微生物制剂比较适用于水体消毒环节,在实现水体健康化的同时,也使得水质得到了提高[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也不断提高,使得水产养殖不断扩大规模,在此过程中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影响了水产品的正常生长。因此,广大养殖户们需要对更加科学、先进的养殖技术进行使用,进而实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而维持生态平衡是水产养殖的重要基础,只有保证生态平衡的状态下,才能实现规模化水产养殖技术效率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群.规模化水产养殖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J].农家科技(下旬刊),2021(1):114.
[2]李敬荣.规模化水产养殖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现代农业研究,2020,26(12):95-96.
[3]王义东.规模化水产养殖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江西水产科技,2019(2):55-56.
作者简介:王新凯(1983.08.18);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山东曹县人,学历:专科,毕业于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现有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产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