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项目管理原则与实施见解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胡孝先
[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项目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坚持的原则和各环节实施过程中的注意要点展开研究,通过分析EPC总承包项目管理在招投标环节、组织体系建设环节、设计–生产–施工环节和采购配送环节以及信息化管理等环节的关注要点,探究该模式的正确应用形式,为EPC总承包项目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合理建议。
        温州市名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项目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坚持的原则和各环节实施过程中的注意要点展开研究,通过分析EPC总承包项目管理在招投标环节、组织体系建设环节、设计–生产–施工环节和采购配送环节以及信息化管理等环节的关注要点,探究该模式的正确应用形式,为EPC总承包项目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合理建议。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EPC工程总承包模式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是当前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建筑实施管理模式,应用该形式可以保障其采购和设计施工等环节工作按规定模式顺利开展,需要相关人员结合装配式建筑的特点来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原则,并就其实施方向向等提出合理建议,这样才能保障后续各项工作以更加规范的方式开展。
        一、招投标管理
        招标环节是EPC工程项目的初始环节,通过加快招标进度可以减少招标时间和招标模式等带来的时间损耗,继而实现缩短工期的目的。在该模式中,业主只需要和总承包单位签订合同即可,不需要过多关注分包管理的相关工作,其合同一般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可以帮助业主在前期尽快确定项目的施工成本,后期只需要根据合同来确定相应的管理方法和管理范本文件,并由总承包项目团队对现场的施工情况和管理人员等进行综合管理即可[1]。
        二、EPC组织体系建设
        为保障装配式建筑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其所选择的管理跨度的重视,结合施工要求来设置对应的层次,并完成人员分工,可以实现对不同阶段员工的动态化管理。一般来说,使用该模式在构建组织体系过程中,需要及时将EPC总承包项目层和企业保障层落实到位,其中企业保障层主要负责管理相关的工作,包括在技术领域、材料采购领域以及项目管理领域和对外市场发展领域的工作等。而EPC总承包项目层主要包括各环节的项目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其组织体系的双级管理模式可以实现建筑生产的有效联动。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采购等其他问题的几率明显降低,对提高施工进度也具有一定作用。
        三、EPC工程总承包设计和生产管理
        (一)遵循一体化原则
        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在应用过程中,通过对各产业和管理体系进行联动整合,打造出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可保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应用的生产管理模式与其所选择的技术体系相匹配。在工程总承包方进行统筹管理的过程中,可以灵活协调工程设计以及材料采购和产品制造以及装配式建筑施工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而保障各项工程进度的合理衔接[2]。其生产规划开展过程中,以相对系统的方式明确了在设计和生产等环节应当使用的技术,对应的生产装配计划的一体化程度相对较高,其设计出来的产品可以满足工厂的规模生产要求,整体组装也比较简单,与装配式建筑的简洁高效优势相匹配。
        (二)设计管理环节
        装配式建筑一般会在设计环节明确其相应的规模和结构,在此基础上明确各类材料和构件的细节特点,并展开整体化的设计构造。也就是说,设计在装配式建造工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通过设计产品的主要性能和各类材料特点并明确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规避的结构和内装机电问题,在此基础上,响应建筑结构体系的整体化要求来打造响应的内装体系设计方案和设备管线方案,可有效满足装配式建筑在设计过程中提出的模块化和一体化建设要求,其内部装饰品的标准化程度等较以往明显增强。在应用EPC开展综合设计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加强对构件类型优化工作的重视,设计过程中尽可能使用拆分设计形式,通过深化设计来保障其各项构建的精准度符合要求,推动后续施工顺利开展。


        (三)生产管理
        装配式建筑在生产过程中应当建立相对高质量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并明确其产品标识,在此基础上,按照预先设计的技术方案对预制构件等进行拆分处理,并及时将其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设备等准备到位。工作人员以此为基础对各环节的细节构件进行设计处理,通过在钢筋加工以及钢筋骨架组装等环节引入自动化技术,可有效提高预制构件施工的自动化水平,后期构件连接过程中的精准度也会随之提高。
        (四)施工管理
        装配式工程应用PEC总承包项目开展工作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其各阶段接口管理工作的重视,通过分析在各项接口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与相关人员取得联系并编制对应的交叉接口管理方案,明确在各交叉管理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对应的协调措施,以此来保障分包单位的穿插作业可以按照规定程序开展,可降低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以及影响施工进度问题的几率。
        四、采购和配送管理要点
        EPC总承包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加强对采购和配送特点的重视,在采购环节应当及时制定项目采购计划并编制规范化的采购流程,严格按照流程开展采购平台管理工作及产品审核工作,在此基础上,规范物资加工制作周期以及物流运输周期等相应数据,并建立供应商管理档案,可有效提高对各类供应商的管理能力,保障其采购质量。其次,在配送环节,为了避免配送过程中出现材料问题以及时间之后差等问题,在设计配送管理方案过程中必须提前考虑业主需求以及材料特点,以此编定送货路线和现场装卸规范等制度文件,可保障各项工作以更加规范合理的方式开展。
        五、重视信息化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工程总承包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及时引入信息化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其各环节沟通效率,保障数据生产管理质量。首先要加强对Bim协同设计工作的重视,在专业化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利用Bim模型来搭建对应的机电模型和建筑结构模型等,并及时利用其三维可视化深化设计模型来预测各环节装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继而确定各环节的资源使用方案,可以引导相关单位迅速做出反应。在生产和装配环节也可以使用Bim技术来用数据呈现生产信息,并将其各模块工作用网络联系起来,推动各项管理工作以数字化方式开展,提高信息统筹的时效性[3]。而在装配环节可以利用Bim技术来完善构建运输和安装管理细则,必要时可以使用三维可视化模式等指导现场的装配工作,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构建和劳务人员的信息化管理,保障各项工作以更加高效规范的方式开展。
        六、业主管控
        业主需要加强对装配式建筑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定义环节的重视,结合及施工要求来制定相应的投资决策方案,并在规划过程中明确施工图纸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将项目工程管理要点包括进度管理和成本管理等的质量要求融入到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规范过程中,由专业单位进行管理。同时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其他问题,业主还应当定期对总承包商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保障其各项工作运行处于受控状态下,后期开展总承包管理审阅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明显减少。
        结语
        装配式建筑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是当前装配式建筑工程发展过程中使用较多的形式之一,他为业主和总承包商合理划分风险并明确彼此的权责界限提供了有效工具,使得各项工作可以以更加规范高效的方式开展,同时在应用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化技术,大大提高了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率,对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子华. 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策略[J]. 城镇建设,2021(8):234.
        [2]胡洋. 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BIM全过程应用研究[J]. 建筑与装饰,2021(7):185.
        [3]王莹. 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研究[J]. 城镇建设,2021(8):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