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鱼台县唐马镇人民政府272353
摘 要:随着国家对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视,在有关政策颁布和支持下获得了迅猛发展,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也得到了全面升级。近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逐年增多,建设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发挥重要作用。社会发展进步推动了科学不断创新,新型技术手段层出不穷,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呈现多元化管理模式,信息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中逐渐普及,促进水利水电工程高效运行。本文阐述了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技术,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特点,不断研究新型管理技术。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应用研究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职责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性,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稳定运行。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部门要统筹全局,对各项工做环节加以规划,根据工程项目特点找出工程施工环节存在的问题,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信息化管理,促进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
1信息技术的有效建设对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意义
1.1加强对工程数据管理,促进精细生产
水利水电工程相关数据管理在信息化技术的作用下可提高数据收集和分析效率,通过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信息数据库,对接水利水电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数据信息,通过科学分析,准确了解工程完工进度以及目前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促进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控制。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施工环节产生的数据有效整合,对相关数据资料收集整理并分析,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信息化技术运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中,可以创建良好的资源整合环境,为信息数据储存和共享提供空间优势,促使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更加全面、科学、有序,提升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运行效率。
1.2有效建立信息化数据建设
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中,采用信息化技术可以促进项目进展效率,对施工过程产生的数据信息能够实时跟踪,针对项目方的各项要求,可以及时有效传递工程相关信息,方面对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深入了解,相关数据的整合分析为管理人员提供了数据支撑,对工程运行状态采取及时指导,一旦工程发生任何问题及时作出决策,使资源配置更加完备合理,提升工程安全管理能效以及整体管理水平。
2信息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应用现状
2.1理论与实际不匹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离不开科学合理的项目建设方案,项目规划期应考察大量理论资料和基础数据,科学合理预估项目可行性,并形成可行性报告分析。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依托于先进的技术手段支持,依据大量的数据信息展开科学分析,对工程整体情况综合评价,才能最终确定工程项目的可行性。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特点,信息数据未能实现实时有效采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缺乏精准度,严重影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开展。有关部门在对这些数据分析处理过程中,基础数据与实际需求不匹配,信息数据产生偏差,制约了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能效,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进程。
2.2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性能较差
为了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水平,日常工作过程中应及时对岗位信息数据及时收集整合并展开分析。但由于各部门之间各司其职,缺乏大局意识,只顾完成自身岗位工作内容,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数据采集方式单一,信息采集范围受到局限性,致使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不具体、不全面,缺乏依据。
这就要求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方应健全管理体系,规范岗位职责,各部门工作人员应加强统筹协调能力,促进各业务部门之间有效沟通、协调作业,确保数据信息资料采集的完整性和精准性,确保对数据动态考核,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节有效融合。
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关于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技术应用策略
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通过人为操作实现信息数据采集和保存,在对集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后期修正。因此,信息化技术未能在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发挥实效,甚至有些技术功能未能全部开发,表明了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为了最大化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专业技术软件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安全运行,应从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施工建设出发,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行业特点展开深入分析研究,有针对性的对水利水电工程创新技术方法,根据工程实际研究出相契合的管理软件。如果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方没有足够的研发实力,也可以在自身应用的技术软件上加以完善,通过服务外包形式给具备软件开发能力的企业,实现信息技术的全面升级,促进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高效运转。
3.1现有软件升级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信息化进程也随着时代进步呈现大踏步向前发展。水利水电领域管理工作也迎合时代变革和改革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找准市场定位,探索一条适应自身发展的改革路径。为了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将现有软件升级再利用,这样可以提高工作进度的同时,减少资金成本的投入,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实施预算控制,大力推进项目进展速度,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水平。
3.2加强软件拓展渠道及开发力度
为了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需要,信息化技术是当前改革大势所趋。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技术的软件开发工作,应拓展信息化技术应用渠道。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要创新科学技术手段,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完善软件开发工作。通过对现有信息化软件深入研究,并结合当前发展的优缺点,开发一款适应自身发展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同时,要加强对公司信息技术人员的培养,加大研发力度,利用多种手段实现对信息技术部员工业务升级培训,提升软件开发能力,同时建立学习合作平台,让信息技术人员打破思维限制,探索更加深入的技术内涵,鼓励与有实力的软件公司协作发展。在控制项目成本的同时,提高软件开发工作效率。从而促进水利水电安全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高效运用。
3.3有效运用数据采集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可以体现工程项目进展情况,因此,用有效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科学整合数据信息,提升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精准性。目前应用广泛的全球定位技术和遥感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中发挥了信息技术优势,确保信息数据准确、高效,为项目工程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撑。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能够及时收集和处理,可提升数据信息的时效性,为安全管理人员提供数据支持,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水平。
4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覆盖各行业,大数据普及运用,推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各行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为水利水电工程领域提供了工作便利。信息技术作为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要求信息技术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因此,水利水电领域信息技术软件开发应引进大批信息专业的高精尖人才展开技术研究。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应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促进安全管理水平,随着施工需要不断创新技术手段,让信息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中发挥助力作用。
参考文献:
[1]卢临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J].新农业,2021(06):93.
[2]栾希忠.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滴灌技术的运用探析[J].农家参谋,2021(06):186-187.
[3]左毅军.小型农田水利供给机制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21(03):46-47+88.
[4]孙渊.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的应用探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05):113-115.
[5]谷加平.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分析[J].智能城市,2021,7(05):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