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探析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祁明锋
[导读] 由于我国机械设计改革的逐步深化,
        祁明锋
        潍坊学院  261000

        摘要:由于我国机械设计改革的逐步深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也将随着中国机械制造产业需求的增长而扩大,为一批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做出贡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多支持,同时为产品的迭代优化提供更多支持,从而有效展示自动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的突出特点。此篇文章根据市场条件下机械自动化设计的原则以及所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讨论。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发展方向;探析

        随着我国机械行业即将步入科技技术化,做好市场条件下的机械系统设计工作意义重大。现下的机械行业应以追求机械设计技术创新与市场扩大化为重要目标。这对机械设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工作者应该加强机械市场调查研究工作,分析结构优化、机械体制改革和机械市场开拓等对机械需求的影响,收集各行业的发展信息[1]。在综合考虑资源开发利用机械工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对设计方案从多方面进行综合权衡分析,确定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达到最佳的方案,从而切实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优化为中心、以资源优化配置为重点,符合机械行业实际的机械制造设计工作的价值意义。
一、机械设计制造存在的问题
1、自动化控制存在不足
        工作人员应对自动化控制过程中发生的所有安全事故都应该认真进行时候分析研究,找出其根本原因。不过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因为维修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没有全面落实,以及大多数机械设备维修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其实也就是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对机械设备维修工作重视程度不够[2]。不仅如此,某些安全管理人员对机械设备维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认识不足,仅凭自己的过往经验来进行处理,这也是不正确的,这一系列的问题就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2、没有进行设备分析
        在机械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没有事先分析机械设备的基本要求,也没有确定其具体操作过程和可实现的目标。这也是一个问题。因此,当它们被确定后,设计人员应考虑其标准,以确保设计,同时确保所制造产品的最终质量。但如果设计师的设计过程不继续深入分析和思考,那么设计产品有一定的质量问题,虽然不能满足设备的基本需求[3]。例如,设计人员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加快操作以确保整体效率的机械设备。然而,在规划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检查和分析其中的细节,使有关产品和市场上现有的产品不会有更明显的差异。这不仅能满足市场的迫切需要,而且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机械设计制造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1、设计工作的新定位
        市场经济的根本问题是如何以低成本满足需求,如何以同样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效益。改革是由违反主流行业所设想的经济制度背景下建立的垄断业务模式、一体化传输、分销和供应部门以及建立一个竞争性和透明的机械企业而推动的。充分发挥市场角色资源的配置作用[4]。所以,从一定角度上看,只要市场机制至关重要,设计工作将侧重于了解市场和以市场为导向。
2、设计工作的新思路
        由于我国经济快速的经济发展,从前原计划的机械系统设计思路早已落伍,只有结合当下的发展规律和实际情况才能总结出新型的评定标准。根据发电能力规模配置资源,但在机械供需原则上平衡时,必须首先确定市场需求,然后组织机械项目建设。这不仅仅是一个顺序的变化,它还包括了最新的思想与方法的变更。可见,机械系统的设计应更加市场经济,加上机械企业的需求,都是受需求驱动。然后,根据市场经济体制,机械系统的工作状况和思路完善以往设计工作的内容和方法。现在许多研究者已经提出了许多解决机械系统设计中各种问题的新方法[5]。

改进设计的质量标准,增强设计的适应性,避免设计工作的预见性,避免面向未来的缺陷,加强设计创新。加强设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未来竞争力,增加设计评估中未来竞争力的权重。
三、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1、智能化
        智能化是21世纪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智能化是以控制理论为基础的,运营研究,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心理学、生理学和混合动力学,并模拟人类智能,使其具有判断推理[6],逻辑思维,独立决策等能力,使机械自动化产品具有较低层次的智能来帮助人类工作。
2、微型化
        国外称之为微电子机械系统,或微机械自动化系统,是指机械自动化产品的几何尺寸不超过1cm3,并用于微米和纳米的研制。具有体积小,功耗低,运动灵活等特点,其功能齐全同时也减少了企业工厂的土地利用,节约了企业的土地资源,原本放在机械设备的地方可以放两个或两个以上,在生物医学、军事、信息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7]。微机械自动化发展的瓶颈在于微机械技术。微机械自动化产品的加工采用精细加工技术,即超精密技术,包括光刻和刻蚀两种技术。
3、模块化
        模块化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硬件模块化易于实现数控系统集成和标准化。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CPU、内存、位置伺服、PLC、输入输出接口、通信等基本模块组成标准系列产品,通过积木增加或减少功能数量和档次。 由于机械自动化产品和生产厂家多种多样,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电源接口和环境接口的机械自动化产品单元非常复杂但也非常重要[8]。如在其中一个动力装置上开发一套减速,智能减速,电机,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控制单元功能和多种机械装置。这样,标准单元既可以用来快速开发新产品,也可以扩大生产规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探究机械设计制造以及自动化时应首先明白其原理与设计方向,才能够找准定位,打开市场。先进技术已经被投入到我国大部分的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当中了,先进科学的高科技技术能够有效促进我国机械系统自动化的快速发展,而且能够伴随着机械自动化控制领域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技术能够在未来得到很好地应用于发展,关系也会变得更加紧密。同时它也为我国机械科技自动化迈出了一大步,使我国的机械科技行业的新型产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扩大相关科技技术应用范畴。
        

参考文献:
[1]赵强.现代设计方法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05):187-188.
[2]曹凤梅,樊静波,王国斌.“成果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基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24):124-126.
[3]黄永程,黎志勇,刘顺彭.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中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20(19):253-254.
[4]宋志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应用研究——评《机电传动控制》[J].材料保护,2020,53(09):165.
[5]张丽娜,邢艳,于欢,朱晓慧.新工科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湖北农机化,2020(07):91.
[6]吕勇,徐晓华,李天明.做好校企深度融合,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J].科教导刊(下旬),2020(09):16-17.
[7]顾海,孙健华,徐媛媛,吴国庆.“新工科”视域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四用”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19(23):151-154.
[8]徐媛媛,李朱锋,金亚云,陆德荣,冒爱琴,顾海.“新工科”背景下服务地方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南通理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9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