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囊空肠导管在食管癌术后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与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5期   作者:黄枝玲
[导读] 目的 探讨液囊空肠导管在食管癌术后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与护理措施
        黄枝玲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人民医院 广西 南宁 530299
        【摘要】目的 探讨液囊空肠导管在食管癌术后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 将32例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术后均进行液囊空肠导管肠内营养支持,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分析营养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患者的BMI、ALB、PA水平高于护理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在食管癌患者术后实施液囊空肠导管肠内营养支持中有良好应用效果,有进一步推广价值。
        【关键词】液囊空肠导管;食管癌;肠内营养支持
        在消化道肿瘤中食管癌是主要的一种,该病在各个国家发生率、死亡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在我国尽管每年患病率呈下降趋势,但其还是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占据前五名[1]。为了延长生命需要积极的进行手术治疗,但是病变部位较特殊,40-80%的患者术后出现营养不良情况,而肠内营养(EN)支持是主要的干预措施[2]。而液囊空肠导管更有利于恢复胃肠道功能,防止肠黏膜萎缩,加速吻合口愈合。为了掌握液囊空肠导管的营养支持效果及护理措施,本院做好此次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32例研究对象都是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入院时间在2018年1月-2020年12月,年龄范围42-76岁,中间值(56.15±6.37)岁,男患与女患比例18:14。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在EN操作前,需要和患者、家属说明液囊空肠置管的方法、作用、优势等,比如:可以通过达到肠内营养支持和胃肠减压的效果,更有利于术后恢复,使患者在置管和后续护理中能积极配合。另外,讲解EN相关知识,以及营养液正确的灌注方法,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提高认知程度,改善依从性。
        1.2.2 液囊空肠管:
        
        1.2.2.1  结构液囊空肠导管由一条胃管和一条空肠导管组合而成,前端用特殊粘合剂粘合(进入胃肠后自行溶解分离),胃管末端同普通胃管,空肠导管末端分别有一水囊注水口和一空肠导管开口。空肠管长度120-150cm,空肠直接径0.15cm,胃管直接径0.25cm。
        1.2.2.2  留置:术前将液囊空肠导管与胃管末端涂上石蜡油,经一侧鼻腔缓缓插入胃内,推进过程中如有阻力,不要用力强行推进。术中待后壁吻合完,经红色接口缓缓注入3ml无菌水,术者一手用无齿卵圆钳夹住导管或请巡回护士将露于鼻腔外的导管往里推,一手隔着胃或肠壁扪着液囊往幽门或吻合口远端方向牵引,导管末端进入十二指肠降部或空肠,距离吻合口约30cm。
        1.2.3 肠内营养原则:①由于液囊空肠管直径小,所以灌注的食物要以菜汤、饭汤等流质食物为主,避免堵塞;如果食物有较多沉渣,需要提前过滤好,再灌注。②营养物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以38-41℃为宜,食物过热会损伤肠道黏膜,过低又容易诱发腹泻、腹胀。③每次灌注前后都要进行冲管,防止残留的食物造成管道堵塞,为细菌滋生提供条件,冲管时使用20mL温水即可。④一旦发现管道出现堵塞情况,可以使用碳酸氢钠溶液(5%)或是温水进行脉冲式冲管。
        1.2.4 不良反应护理:灌注不当患者容易出现腹痛腹胀以及腹泻等不良反应。经过分析发现,这与灌注速度、灌注液浓度等因素相关。一旦有腹痛腹胀症状,需要将灌注速度、液浓度降低,或是停止灌注;而腹泻的出现和灌注液温度、灌注量相关,如果患者出现该不良反应,需要加热灌注液,并积极的按摩、热敷腹部。
        1.2.5 口腔护理:EN过程中患者口腔会因为没有食物刺激,而降低唾液分泌能力,使口腔干燥,因此要每天做口腔护理至少两次,保证口腔卫生;并查看是否有破损情况,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检测所有患者护理前后的体质量(BMI)、前白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等营养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19.0软件整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s)描述,P<0.05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护理后各项营养指标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食管癌患者通常都存在进食困难情况,而且在手术后还会因为长时间禁食、较大的手术创伤、营养不良等情况,进一步营养状况,从而降低术后康复效果。相关研究发现,如果在术后不能自行进食阶段,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能够补充患者每天营养所需,促进身体机能恢复,加速切口愈合[3]。EN就是通过鼻饲的方式,将营养物质直接灌注到肠内,能够很好的支持胃肠道生理功能、解剖功能,避免长时间没有食物刺激而黏膜萎缩,影响屏障功能。另外,置管期间患者可以下床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更有利于术后身体机能恢复,缩短切口越好时间,还可增加患者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
        液囊空肠导管使目前应用效果良好的EN支持方式,既有胃肠减压作用,又能建立空肠通道,对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有着较大帮助。与全场外营养支持相比较,对肠道氧合作用的改善效果更显著,让患者更好的吸收营养,从而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另外,应用过程中不容易影响患者血糖、血清电解质,所以安全性、可行性较高。此次研究中,32例患者液囊空肠EN护理后BMI、ALB、PA水平明显升高,与护理前差异显著(P<0.05)。证实,液囊空肠EN和针对性护理的应用,能更好的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在食管癌患者术后实施液囊空肠肠内营养支持中有良好应用效果,有进一步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钟岚. 对食管癌切除术后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 17(010):86-88.
[2] 叶梅, 侯晓营, 王明欢,等.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高龄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 2019, v.17(23):91-93.
[3] 陈媛绮. 经空肠造瘘管与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恢复的影响[J]. 医疗装备, 2019, v.32;No.394(21):8-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